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二十四节气中的"大寒"从何而来?都有什么习俗呢?

二十四节气中的"大寒"从何而来?都有什么习俗呢?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3824 更新时间:2023/12/21 12:28:41

大寒(GreaterCold)

一、大寒节气的时间:

每年01月20~21日

二、大寒节气由来,大寒节气气候变,大寒节气介绍:

每年1月20日前后阳到达黄经300°时为大寒。《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十二月中,解见前(寒)。”《授时通考·天时》引《三礼义宗》:“大寒为中者,形于小寒,故谓之大……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这时寒潮南下频繁,是我国大部分地区一年中的最时期,大,低温,地面积雪不化,呈现出冰天雪地、天寒地冻的严寒景象。这个时期,铁路、邮电、石油、海上运输等部门要特别注意及早采取预防大风降温、大雪等灾害性天气的措施。农业上要加强牲畜越冬作物的防寒防冻。

我国古代将大寒分为三候:“一候鸡乳;二候征鸟厉疾;三候水泽腹坚。”就是说到大寒节气便可以孵小鸡了;而鹰隼之类的征鸟,却正处于捕食能力极强的状态中,盘旋于空中到处寻找食物,以补充身体的能量抵御严寒;在一年的最后五天内,水域中的冰一直冻到水中央,且最结实、最厚。

同小寒一样,大寒也是征天气寒冷程度的节气。近代气象观测记录虽然表明,在我国绝大部分地区,大寒不如小寒冷;但是,在某些年份和沿海少数地方,全年最低气温仍然会出现在大寒节气内。大寒时节,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多为6℃至8℃,比小寒高出近1℃。“小寒大寒,冷成一”的谚话,说明大寒节气也是一年中的寒冷时期。所以,继续做农作物防寒工作,特别应注意保护牲畜安全过冬。

对于某些作物来说,在一定生育期内需要有适当的低温。冬性较强的小麦、油菜,通过春化阶段就要求较低的温度,否则不能正发育。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常年冬暖,过早播种的小麦、油菜,往往长势太旺,提前拔节、抽苔,抗寒能力大大减弱,容易遭受低温霜冻的危害。可见,因地制宜选择作物品种,适时播栽,并采取有效的促进和控制措施,乃是夺取高产的重要一环。

小寒、大寒是一年中雨水最少的时段。常年大寒节气,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雨量仅较前期略有增加,华南大部分地区为5至10毫米,西北高原山地一般只有1至5毫米。华南冬干,越冬作的这段时间耗水量较小,农田水分供求矛盾一般并不突出。不过“苦寒勿怨天雨雪,雪来遗到明年麦”。在雨雪稀少的情况下,不同地区按照不同的耕作习惯和条件,适时浇灌,对小麦作物生长无疑是大有好处的。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节不少年份是在大寒节气内。节日期间,哈尔滨冰灯晶莹绮丽,广州花市万紫千红,“天府”红梅斗寒盛开。辽阔的祖国大地,气象更新,人们将欢庆一年一度的传统佳节。

三、大寒节气习俗:

按大寒节气变化备农事

大寒节气里,各地农活依旧很少。北方地区老百姓多忙于积肥堆肥,为开春作准备;或者加强牲畜的防寒防冻。南方地区则仍加强小麦及其他作物的田间管理。广东岭南地区有大寒联合捉田鼠的习俗。因为这时作物已收割完毕,平时看不到的田鼠窝多显露出来,大寒也成为岭南当地集中消灭田鼠的重要时机。如“大寒天若雨,正二三月雨水多”(广西)、“大寒见三白,农民衣食足”(江西)、“大寒不寒,人不安”(福建)、“大寒白雪定丰年”(贵州)、“大寒无风伏干”。

小寒之后过15天就是大寒,也是全年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这时节,人们开始忙除旧饰新,腌制年肴,准备年货,因为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春节就要到了。其间还有一个对于北方人非常重要的日——腊八,即阴历十二月初八。在这一天,人们用五谷杂粮加上花生、栗子、红枣、莲子等熬成一锅香甜美味的腊八粥,是人们过年中不可或缺的一道食。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汉族建筑 汉族园林的飞动之美在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传统文化

    中国古代工匠喜欢把生气勃勃的动物形象用到艺术上去。这比起希腊来,就很不同。希腊建筑上的雕刻,多半用植物叶子构成花纹图案。中国古代雕刻却用龙、虎、鸟、蛇这一类生动的动物形象,至于植物花纹,要到唐代以后才逐渐兴盛起来。在汉代,不但舞蹈、杂技等艺术十分发达,就是绘画、雕刻,也无一不呈现一种飞舞的状态。图案

  • 宋朝佛教渐衰,此时敦煌壁画的特色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传统文化

    宋朝佛教渐衰,因供养人张氏、曹氏家族跟敦煌关系疏远,还受到“院体”绘画的限制,敦煌飞天开始保守并走下坡路。那么此时的敦煌壁画特色是什么呢?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敦煌壁画的动作虽然生动,但表情、动态刻画单调变化较少。身体很长、飘带较长。宋代的飞天缺少了热情洋溢的创作,飞天变得没有灵魂

  • 中元节的由来是什么?中元节的习俗又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传统文化

    对中元节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中元节,俗称“七月半”、“鬼节”,时间为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中元节被叫做“鬼节”是因为,传说这一天地狱之门大开,鬼混被全部放出,但事实上,中元节与除夕、清明节、重阳节一同组成了我国的祭祖大节。那么大家知道中元节的由来吗?中元节的习俗

  • 西魏时期,敦煌壁画的整体风格是什么样的?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传统文化

    西魏时期,敦煌壁画的整体风格是什么样的?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敦煌西魏洞窟壁画内容、壁画描绘手法、西魏时期审美与文化与装饰色彩特征之间的关系,做了如下研究。敦煌壁画用色理念受中国传统绘画的色彩观影响,在敦煌壁画中,这种具有主观意向性

  • 今日立冬,气候将产生哪些变化?立冬有哪些习俗?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传统文化

    2022年11月7日18时45分,将迎来冬季的第一个节气——立冬。立冬,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九个节气,也是冬季第一个节气。元代吴澄编著《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写道:“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在古人传统的季节划分中,以二十四节气中的“四立”作为四季的始点,因此自古以来立冬一直是民间非常重视的节

  • 金木水火土代表什么,古代五行说到底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传统文化

    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古代五行说的文章,欢迎阅读哦~中国哲学的一套学问叫五行始终学说,中国古代王朝轮换运用的就是这一套学问。比如东汉末年,张角黄巾起义,口号叫“苍天已死,黄天当立”。五德说创立于春秋战国时候,是著名的阴阳家邹衍所创,刘邦建立的汉朝,汉人认为秦朝尚黑色为水德,大汉就是火

  • 大壮卦"贞吉悔亡,藩决不羸"表达的是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传统文化

    大壮卦“贞吉悔亡,藩决不羸”表达的是什么意思?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一起看看吧。大壮卦九四。贞吉悔亡,藩决不羸,壮于大舆之輹。《象》曰:藩决不羸,尚往也。意思就是,大壮卦九四。正固吉祥而懊恼消失。藩篱裂开不再缠住,因为大车的车輹很坚固。《象》说:藩篱

  • 黄香简介:东汉时期孝子,是二十四孝中的"扇枕温衾"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传统文化

    《二十四孝》全名《全相二十四孝诗选集》,是元代郭居敬编录,一说是其弟郭守正,第三种说法是郭居业撰。由历代二十四个孝子从不同角度、不同环境、不同遭遇行孝的故事集。那么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黄香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黄香(约68年—122年),字文强(一作文疆),江夏安陆(今湖北云梦)人

  • 古代的"鸡人"是什么职业?没有他们不知道时间!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传统文化

    古代的“鸡人”是什么职业?没有他们不知道时间!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倘若说起古代人的晚上生活的话,人们都会觉得十分无趣,因为古人们晚上基本不出门,更何谈夜生活。不过这也有一个好处,保证了古人们的睡眠的时间和质量。当然,说起古人的晚上,人们想到的不仅仅是夜生活,还包括了一类特殊的人——更夫。在很

  • 邵阳布袋戏的发祥地是哪里?有哪些表现特色呢?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传统文化

    大家对邵阳布袋戏了解吗?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和大家介绍一下。邵阳布袋戏的发祥地白竹村燕窝岭位于邵阳县九公桥镇。据刘氏家谱记载:元末明初,为避战乱,刘姓祖宗胜公携家眷肩挑布袋戏逃难至燕窝岭定居,至今已有六百余年。布袋戏从胜公传至"永"字辈,共18代,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表演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