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布朗族历史 "沧江怒水"之间的布朗族

布朗族历史 "沧江怒水"之间的布朗族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1517 更新时间:2023/12/8 18:11:52

在伟大祖国的西南边陲,“沧江怒水”之间的山岳地带,有一个历史悠久、勤劳善良的民族——布朗族。从茫茫的远古至今,布朗族人民一直在这片富饶美丽的土地上劳作、生息繁衍,与周围的汉、傣、佤、拉祜、哈尼等族人民和睦相处,共同为开发和捍卫祖国边疆作出了贡献。作为跨国境民族之一的布朗族,他们还与居住在缅甸境内的布朗族及其他民族人民友好相处,互通有无,有不少家庭还结为异国姻亲,增进了中缅两同人民的交往与团结。

布朗族自称“娃”。汉族称布朗族为“蒲满”,傣族称布朗族为‘‘腊”,佤族称布朗族为布恩”,拉枯族称布朗族为“卡昔”,彝族称布朗族为“蒲满”。

布朗族先民是古代的“濮”人。汉晋时期,“濮”人分布在今云南省境内澜沧江两岸及其以西的广大地区。到唐代,已经分化、发展成不同称呼的多个族群。其中的“朴子蛮”,分布在当时的永昌(今保山地区)、银生(今景东县)一带。明清时代的献中写作“蒲蛮”。“蒲即蒲蛮,今顺宁……永昌景东七府有此种”,“居多傍山,不畏深渊,寝无衾榻,食惟荞种。

汉、晋以来,县境内已有“蒲”人居住(包括布朗族、佤族的先民)。傣族.拉枯族都认为布朗族是县内最古老的世居民族之一。小黑江边的赛罕布朗族称:“我们的祖先,自古以来就住在这里。”1960年以后发现过不少粗糙的红陶器,还有石砌的古老寨墙。不少布朗族又称人们的祖先来自“勐卯”。

布朗族的先民在先秦时为百濮的一支,汉晋时称濮,唐时称朴子蛮,元明清时称蒲蛮。新中国成立前,布朗族有多种称谓,自称因地区而异,有“布朗”、“波朗”、“翁拱”、“蒲满”、“乌”、“阿娃”及“本人”等。他称则因民族而异有“拿娃”、“蒲蛮”、“阿别”、“卡坡”和“乌”等。解放后党和政府根据本民族人民的意愿,统称为布朗族。

布朗族有自己的语言,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布朗语支,分布朗和阿尔佤两个方言,没有本民族的文字,使用傣文和汉文。多数人信仰小乘佛教,极少数人信仰基督教,同时大多数地区尚保留原始宗教,崇拜祖先图腾。

布朗族大都居住在海拔1500米以上的山岳地带,主要从事山地农业,除生产粮食供自己消费外,还生产茶叶、紫胶等经济作物供商品交换。70年代末以来,布朗族地区还发展了橡胶、甘蔗、热带水果等经济作物的生产。布朗族地区是驰名中外的“普洱茶”、“勐库茶”的主要原料产地之一,茶叶生产是布朗族群众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

由于布朗族居住地区较为分散,各自所处的具体历史条件、自然环境及与先进民族的交往程度都互不相同,因而其社会经济发展程度极不平衡。

到本世纪50年代,临沧、保山,思茅等地区的布朗族已发展到封建地主制经济阶段,而西双版纳地区的布朗族仍处于原始社会末期阶级社会过渡的农村公社阶段。

同时还保存部分氏族公社的内容,土地绝大部分属于村社公有和氏族占有,“刀耕火种、轮歇抛荒”的耕作方式是这里的主要农作方式,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十分落后,生产力水平极低。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二十四节气中的"大寒"从何而来?都有什么习俗呢?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传统文化

    大寒(GreaterCold)一、大寒节气的时间:每年01月20~21日二、大寒节气由来,大寒节气气候变化,大寒节气介绍:每年1月20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300°时为大寒。《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十二月中,解见前(小寒)。”《授时通考·天时》引《三礼义宗》:“大寒为中者,上形于小寒,故谓之大……寒气之

  • 汉族建筑 汉族园林的飞动之美在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传统文化

    中国古代工匠喜欢把生气勃勃的动物形象用到艺术上去。这比起希腊来,就很不同。希腊建筑上的雕刻,多半用植物叶子构成花纹图案。中国古代雕刻却用龙、虎、鸟、蛇这一类生动的动物形象,至于植物花纹,要到唐代以后才逐渐兴盛起来。在汉代,不但舞蹈、杂技等艺术十分发达,就是绘画、雕刻,也无一不呈现一种飞舞的状态。图案

  • 宋朝佛教渐衰,此时敦煌壁画的特色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传统文化

    宋朝佛教渐衰,因供养人张氏、曹氏家族跟敦煌关系疏远,还受到“院体”绘画的限制,敦煌飞天开始保守并走下坡路。那么此时的敦煌壁画特色是什么呢?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敦煌壁画的动作虽然生动,但表情、动态刻画单调变化较少。身体很长、飘带较长。宋代的飞天缺少了热情洋溢的创作,飞天变得没有灵魂

  • 中元节的由来是什么?中元节的习俗又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传统文化

    对中元节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中元节,俗称“七月半”、“鬼节”,时间为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中元节被叫做“鬼节”是因为,传说这一天地狱之门大开,鬼混被全部放出,但事实上,中元节与除夕、清明节、重阳节一同组成了我国的祭祖大节。那么大家知道中元节的由来吗?中元节的习俗

  • 西魏时期,敦煌壁画的整体风格是什么样的?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传统文化

    西魏时期,敦煌壁画的整体风格是什么样的?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敦煌西魏洞窟壁画内容、壁画描绘手法、西魏时期审美与文化与装饰色彩特征之间的关系,做了如下研究。敦煌壁画用色理念受中国传统绘画的色彩观影响,在敦煌壁画中,这种具有主观意向性

  • 今日立冬,气候将产生哪些变化?立冬有哪些习俗?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传统文化

    2022年11月7日18时45分,将迎来冬季的第一个节气——立冬。立冬,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九个节气,也是冬季第一个节气。元代吴澄编著《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写道:“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在古人传统的季节划分中,以二十四节气中的“四立”作为四季的始点,因此自古以来立冬一直是民间非常重视的节

  • 金木水火土代表什么,古代五行说到底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传统文化

    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古代五行说的文章,欢迎阅读哦~中国哲学的一套学问叫五行始终学说,中国古代王朝轮换运用的就是这一套学问。比如东汉末年,张角黄巾起义,口号叫“苍天已死,黄天当立”。五德说创立于春秋战国时候,是著名的阴阳家邹衍所创,刘邦建立的汉朝,汉人认为秦朝尚黑色为水德,大汉就是火

  • 大壮卦"贞吉悔亡,藩决不羸"表达的是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传统文化

    大壮卦“贞吉悔亡,藩决不羸”表达的是什么意思?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一起看看吧。大壮卦九四。贞吉悔亡,藩决不羸,壮于大舆之輹。《象》曰:藩决不羸,尚往也。意思就是,大壮卦九四。正固吉祥而懊恼消失。藩篱裂开不再缠住,因为大车的车輹很坚固。《象》说:藩篱

  • 黄香简介:东汉时期孝子,是二十四孝中的"扇枕温衾"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传统文化

    《二十四孝》全名《全相二十四孝诗选集》,是元代郭居敬编录,一说是其弟郭守正,第三种说法是郭居业撰。由历代二十四个孝子从不同角度、不同环境、不同遭遇行孝的故事集。那么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黄香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黄香(约68年—122年),字文强(一作文疆),江夏安陆(今湖北云梦)人

  • 古代的"鸡人"是什么职业?没有他们不知道时间!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传统文化

    古代的“鸡人”是什么职业?没有他们不知道时间!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倘若说起古代人的晚上生活的话,人们都会觉得十分无趣,因为古人们晚上基本不出门,更何谈夜生活。不过这也有一个好处,保证了古人们的睡眠的时间和质量。当然,说起古人的晚上,人们想到的不仅仅是夜生活,还包括了一类特殊的人——更夫。在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