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成语"萍水相逢"是什么意思?这个成语来源于哪个故事?

成语"萍水相逢"是什么意思?这个成语来源于哪个故事?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1515 更新时间:2023/12/26 16:00:43

如何解释成语“萍水相逢”?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成语】:萍水相逢

【拼音】:píngshuǐxiāngféng

【解释】:浮萍随水漂泊,聚散不定。比喻向来不认识的人偶然相遇。

【成语故事】:

“萍水相逢”这则成语的萍是在水面上浮生的一种蕨类植物。比喻素不相识的人偶然相遇。

这个成语来源于《王子安集.滕王阁序》,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王勃字子安,是唐初著名的文学家。他少年时便很有才学,6岁时就能写文章,而且写得又快又好;14岁时,已能即席赋诗。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文辞齐名,合称“初唐四杰”。他15岁应举及第,曾经担任参军(将军府的重要幕僚),后因罪免官。

公元676年,王勃去交趾(在今越南境内)探望做县令的父亲。途经洪都(今江西南昌)时,都督阎伯屿因重修的滕王阁落成,定于九月九日重阳节在那里宴请文人雅士和宾客朋友。他的女婿吴子章很有文才,阎伯屿叫他事先写好一篇序文,以便到时当众炫耀。王勃是当时有名文士,也在被请之列。

宴会上,阎伯屿故作姿态,请来宾为滕王阁作序。大家事先都无准备,所以都托辞不作。请到王勃时,他却并不推辞,当场挥毫疾书,一气呵成,写就了著名的《滕王阁序》,各宾客看了一致称好。阎伯屿读后也深为钦佩,认为这篇序文比自己女婿写的要高明得多,也就不再让吴子章出场着文了。

《滕王阁序》构思精绝,文气通顺畅达,而又纵横交错。序文在铺叙盛会胜景的同时,也流露出王勃壮志难酬的感慨:“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这几句的意思是:关山重重,难以攀越,有谁为失路的人悲哀?今天与会的人像萍浮水面,偶然相遇,都是他乡之客。表达了他生不逢时,慨叹自已命运不佳的心情。

不久,王勃离开洪都,前往交趾。不幸的是在渡海时遇难,死时才26岁。

标签: 成语典故

更多文章

  • "一日夫妻,百日恩义"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历史典故吗?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成语典故

    “一日夫妻,百日恩义”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历史典故吗?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一起看看吧。“一日夫妻,百日恩义”出自蒲松龄所写的《聊斋志异·九卷·张鸿渐》。蒲松龄虽然作者,但主人公却是张鸿渐。书中是这样记载的:谚云:“一日夫妻,百日恩义”,后日归念卿时,

  • 成语"大器晚成"有什么历史典故吗?"大器晚成"是什么意思呢?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成语典故

    还不知道:成语“大器晚成”有什么历史典故吗?成语“大器晚成”是什么意思?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拼音】:dàqìwǎnchéng【解释】:大器:比喻大才。指能担当重任的人物要经过长期的锻炼,所以成就较晚。也用做对长期不得志的人的安慰话。【成语故事】:东汉末年,有个叫崔

  • 历史文化探索:探骊得珠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成语典故

    探骊得珠,拼音是tànlídézhū。意思是指在骊龙的颔下取得宝珠;原指冒大险得大利;后常比喻文章含义深刻,措辞扼要,得到要领。出自《庄子·列御寇》。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很久很久以前,有一户人家住在黄河边上,靠割芦苇、编帘子簸箕为生,日子过得非常贫困。有一天,儿子在河边割

  • 成语"一挥而成"该如何理解呢?有怎样的历史故事呢?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一挥而成【拼音】:yīhuīérchéng【解释】:挥:挥笔;成:成功。一动笔就写成了。形容写字、写文章、画画快。【成语故事】:文天祥是南宁人,他二十岁那年,在集英殿接受皇帝考试时,针对朝廷的弊端,对皇帝进行劝谏,皇帝非常赏赐他的见解,在这次考试中,文天祥也得到第一名。文天祥曾做地刑部郎官

  • 成语"众志成城"该如何理解呢?有怎样的历史故事呢?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众志成城【拼音】:zhòngzhìchéngchéng【解释】:万众一心,象坚固的城墙一样不可摧毁。比喻团结一致,力量无比强大。【成语故事】:周朝末年,周景王即位以后,为了个人行乐,下令把全国的好铜收集起来,铸造两口大钟。单穆公劝谏说:“大王,你两年前铸大钱废小钱,使百姓受到很大损失,现在

  • 历史文化探索:半部论语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成语典故

    半部论语,拼音是bànbùlúnyǔ,意思指旧时对儒学经典之一《论语》的夸赞之辞,掌握半部《论语》,人的能力就会提高,就能治理国家。出自《鹤林玉露》。那么成语半部论语的主人公是谁呢?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成语故事】:这个成语来源于宋.罗大经《鹤林玉露》,人言普山东人,所读

  • 完璧归赵是什么释义?这个历史典故又有怎样的成长心语?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成语典故

    典故这个名称,由来已久。出自《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亲屈至尊,降礼下臣,每赐宴见,辄兴席改容,中宫亲拜,事过典故。”一指典制和掌故;二指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的词语;三指具有教育意义且大众耳熟能详的公认的人物、事件。那么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完璧归赵的历史典故,一起来看看吧!【

  • 历史文化探索:沉默寡言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成语典故

    沉默寡言,汉语成语,读音为chénmòguǎyán,指人不声不响,很少说话。出自《旧唐书·梁崇义传》。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唐朝时期,梁崇义由于臂力很大成为长安城赫赫有名的人,他能够随意的把长兵器卷曲起来。他投靠到平定“安史之乱”的名将来瑱并来到了襄阳。梁崇义是个沉默寡言的

  • 历史文化探索:不辨菽麦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成语典故

    不辨菽麦,读音是bùbiànshūmài,辨:分清;菽:豆类,原意指愚昧无知,分不清豆子和麦子。现常用来形容脱离劳动,缺乏实际生产知识。出自《左传·成公十八年》。那么典故不辨菽麦的主人公是谁呢?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公元573年周历正月初五,晋国的栾书、中行偃派程滑杀死了晋

  • 诗经·小雅·无将大车原文、译文以及鉴赏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成语典故

    无将大车佚名〔先秦〕无将大车,祇自尘兮。无思百忧,祇自疧兮。无将大车,维尘冥冥。无思百忧,不出于颎。无将大车,维尘雍兮。无思百忧,祇自重兮。译文不要推那沉重车,只会落得一身尘。不要想那愁心事,只会痛苦惹上身。不要推那沉重车,尘土遮空灰蒙蒙。不要想那愁心事,心中不安会得病。不要推那沉重车,尘土遮路看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