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历史文化探索:马革裹尸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历史文化探索:马革裹尸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323 更新时间:2024/1/18 15:49:36

马革裹尸,拼音是mǎgéguǒshī,意思是指用马的皮革把尸体包起来。多指军人战死于沙场,形容为国作战,决心为国捐躯的意志。出自《后汉书·马援传》。那么典故马革裹尸的主人公是谁呢?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

东汉初的名将马援,英雄善战为东汉王朝的创建立下汗马功劳。后来,他又率兵平定了边境的动乱,威震南方。公元41年被刘秀封为伏波将军。

过了三年,马援从西南方打了胜仗回到京城洛阳,亲友们都高兴地向他表示祝贺和慰问。其中有个名叫孟翼的,平时以有计谋出名,也向马援说了几句恭维话。不料马援听了,皱着眉头对他说:“我盼望先生能说些指教我的话。为什么先生也随波逐流,一味地对我说夸奖的话呢?”

孟翼听了很尴尬,一时不知如何应对才好。马援见他不说话,继续说道:“武帝时的伏波将军路博德,开拓了七个郡那么多的土地,而他得到的封地只有数百户。我的功劳比路将军小得多了,却也被封为伏波将军,封地多达三千户。赏过于功,我怎么能长久保持下去呢?先生为什么不在这方面指教指教我呢?”

马援见他还是不说话,便继续说下去道:“如今,匈奴和乌桓还在北方不断侵扰,我打算向朝廷请战,提出当个先锋,作一个有志的男儿。男儿应该战死在边疆荒野的战场上,不用棺材敛尸,而只用马的皮革裹着尸体回来埋葬,怎么能躺在床上,死在儿女的身边呢?”

孟翼听了,深为马援豪迈的报国热情所感动,不禁真诚他说道:“将军真不愧是大丈夫啊!”马援不说空话,在洛阳仅呆了一个多月,匈奴和乌桓又发起侵袭,他主动请求出征,前往北方迎战。

建武二十四年,武陵的少数民族首领相单程率众发动叛乱,光武帝派兵去征讨,结果全军覆没,急需再有人率军前往。光武帝考虑马援年纪大了,不放心他出征。马援见没有下文,直接找光武帝,说:“我还能披甲骑马,请皇上让我带兵去吧。”说罢,当场向光武帝表演了骑术。光武帝见他精神矍铄,矫健的动作不减当年,便批准了他的请求。于是,六十二岁的马援又领兵远征武陵、五溪蛮夷。建武二十五年(49年)三月,马援受阻于壶头山(今湖南沅陵县城壶头山),水急,船难溯行,天炎溽暑,士卒多疫死,援亦病死於军中,应了他当年“马革裹尸”的誓言。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马援传》:“男儿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手中邪?”“马革裹尸”体现的一种人生价值取向,能为后人传颂。古代社会受儒家思想影响最大,其中“忠孝”一直是作为人生的最高价值。其中“忠”显得尤其高尚。“忠”就是效忠国家,效忠朝廷。所以受到历代统治者的青睐。而在战场是为效忠国家最激烈,最显著的地方。战场上存活下来,表面上看来还不能表现尽忠。而战死,则是无可争议的尽忠!所以一些爱国将领以此为最高荣誉。

标签: 成语典故

更多文章

  • 如何解释成语"三寸之舌"?背后有什么历史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三寸之舌”?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三寸之舌【拼音】:sāncùnzhīshé【解释】:比喻能说会辩的口才。【成语故事】:公元前257年,秦军包围了赵国都城邯郸赵王派平原君到楚国去请求援兵,同时缔结联合抗秦的盟约。平原君决定带20个

  • 如何理解成语"引狼入室"?成语背后有何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引狼入室”?有什么典故?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成语】:引狼入室【拼音】:yǐnlángrùshì【解释】:引:招引。把狼招引到室内。比喻把坏人或敌人引入内部。【成语故事】:有个牧羊人在山谷里放羊。他看见远远地有只狼跟着,就时刻提防着。几个月过

  • 成语"内助之贤"是什么意思?出自于哪个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内助之贤”?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内助之贤【拼音】:nèizhùzhīxián【解释】:妻子能够帮助丈夫,使丈夫的事业、学业、品格方面有了进展,增加丈夫在社会上的地位。【成语故事】:晏婴是战国时齐景公的宰相,躯体不甚高大,据说不满

  • 成语"一木难支"有什么历史典故吗?"一木难支"含义详解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一木难支”有什么历史典故吗?成语“一木难支”是什么意思?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一木难支】故事的主人公:袁粲(420-477年),初名愍孙,南朝宋大臣,太尉袁淑侄子。少孤好学,颇有清才。【一木难支】是什么意思?大楼将要倒塌,不

  • 历史文化探索:赤膊上阵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成语典故

    赤膊上阵,读音是chìbóshàngzhèn,意思是光着上身,指不穿盔甲,形容作战英勇,全力以赴地进行战斗。后比喻没有准备或毫无掩饰地从事。出自《三国演义》。那么成语赤膊上阵的主人公是谁呢?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成语故事】:赤膊,不穿衣甲。比喻作战毫无掩护或不讲策略。《三

  • 成语"病入膏肓"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病入膏肓”?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病入膏肓【拼音】:bìngrùgāohuāng【解释】:膏肓:古人把心尖脂肪叫“膏”,心脏与膈膜之间叫“肓”。形容病情十分严重,无法医治。比喻事情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成语故事】:春秋时,晋景公患

  • 如何理解成语"之乎者也"?成语背后有何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之乎者也”?有什么典故?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成语】:之乎者也【拼音】:zhīhūzhěyě【解释】:这四个字都是文言虚词,讽刺人说话喜欢咬文嚼字。也形容半文不白的话或文章。【成语故事】: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在当上皇帝以后,准备拓展外城。他来

  • 成语"满城风雨"是什么意思?出自于哪个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满城风雨”?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满城风雨【拼音】:mǎnchéngfēngyǔ【解释】:城里到处刮风下雨。原形容重阳节前的雨景。后比喻某一事件传播很广,到处议论纷纷。【成语故事】:宋朝时有个诗人叫潘大临,他善写诗文,推崇苏轼和黄

  • 成语"室如悬磬"的具体含义是什么?背后有何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室如悬磬”?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室如悬磬【拼音】:shìrúxuánqìng【解释】:悬:挂;磬:乐器,中空。屋里就象挂着石磬一样。形容穷得什么也没有。【成语故事】:有一次,齐孝公出兵去征伐鲁国,鲁君想派人去说服齐国,制止齐国的

  • 成语"萍水相逢"是什么意思?这个成语来源于哪个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萍水相逢”?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萍水相逢【拼音】:píngshuǐxiāngféng【解释】:浮萍随水漂泊,聚散不定。比喻向来不认识的人偶然相遇。【成语故事】:“萍水相逢”这则成语的萍是在水面上浮生的一种蕨类植物。比喻素不相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