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成语"笑里藏刀"该如何理解呢?有怎样的历史故事呢?

成语"笑里藏刀"该如何理解呢?有怎样的历史故事呢?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4804 更新时间:2023/12/22 3:42:19

【成语】:笑里藏刀

【拼音】:xiàolǐcángdāo

【解释】:形容对人外表气,却阴险毒辣。

【成语故事】:

唐太宗时,有个名字叫义府的人,因善写章,被推荐当了监察御史。李义府还善于奉承拍马,他曾写文章颂扬过唐太宗,因此,博得太宗的赏识。唐高宗时,李义府又得到高宗的信任,任中书令。从此,更加飞黄腾达。李义府外表温和谦恭,同人说话总带微笑,但大臣们知道,他心地极其阴险,因此都说他笑里藏刀。李义府在朝中为所欲为,培植亲信,任意让妻儿人索取钱财,还随意封官许愿。高宗知道这些以后,曾婉转地告诫过他,但李义府并不放在心上。有一次,李在官中看到一份任职名单,回家后,让儿子把即将任职的人找来,对他说:“你不是想做官吗?几天内诏书即可下来,你该怎样谢我?”那人见有官做,立刻奉上厚礼。之后,高宗得知了此事,不能再容忍了,就以“泄露机密”为名,将李义府父子发配边疆。

标签: 成语典故

更多文章

  • 成语"乘兴而来"有什么历史典故吗?"乘兴而来"含义详解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乘兴而来”有什么历史典故吗?成语“乘兴而来”是什么意思?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乘兴而来】故事的主人公:王徽之(公元338年-公元386年),字子猷,东晋名士、书法家,书圣王羲之第五子。【乘兴而来】是什么意思?乘:趁,因;兴:

  • 历史文化探索:二桃杀三士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成语典故

    二桃杀三士,最早记载于《晏子春秋》,后演变成成语,表示用计谋杀人,借刀杀人。那么成语二桃杀三士的主人公是谁呢?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成语故事】:二桃杀三士这则成语的意思是一朝被谗言,二桃杀三士。比喻借刀杀人。这个成语来源于《晏子春秋.谏下二》,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事景公

  • 成语"守株待兔"的具体含义是什么?背后有何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守株待兔”?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守株待兔【拼音】:shǒuzhūdàitù【解释】:株:露出地面的树根。原比喻希图不经过努力而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现也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成语故事】:春秋时代有位宋国的农夫,他每天早上很

  • 历史文化探索:莫测高深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成语典故

    莫测高深,汉语成语,拼音是mòcègāoshēn,意思是高深的程度无法揣测,指处世的态度、或说话、文章的内容(多不用在正面,带贬义)。出自《汉书·严延年传》。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汉宣帝时,有位刚正不阿的官员,名叫严延年。他起先被任命为涿郡太守。当时,这里的豪强势力相当强大

  • 如何理解成语"约法三章"?成语背后有何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约法三章”?有什么典故?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成语】:约法三章【拼音】:yuèfǎsānzhāng【解释】:原指订立法律与人民相约遵守。后泛指订立简单的条款。【成语故事】:秦二世是个无能的皇帝,他不但信任奸臣赵高,而且还杀了许多忠心的大臣。老

  • 成语"开门揖盗"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开门揖盗”?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开门揖盗【拼音】:kāiményīdào【解释】:揖:拱手作礼。开门请强盗进来。比喻引进坏人,招来祸患。【成语故事】:孙策临终时,长史张昭等人都来看他。他对张昭说:请你们好好扶助我的弟弟孙权!这时

  • 呕心沥血是什么释义?这个历史典故又有怎样的成长心语?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成语典故

    典故这个名称,由来已久。出自《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亲屈至尊,降礼下臣,每赐宴见,辄兴席改容,中宫亲拜,事过典故。”一指典制和掌故;二指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的词语;三指具有教育意义且大众耳熟能详的公认的人物、事件。那么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呕心沥血的历史典故,一起来看看吧!【

  • 成语"高枕无忧"有什么历史典故吗?"高枕无忧"是什么意思呢?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成语典故

    还不知道:成语“高枕无忧”有什么历史典故吗?成语“高枕无忧”是什么意思?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拼音】:gāozhěnwúyōu【解释】:垫高枕头睡觉,无忧无虑。比喻思想麻痹,丧失警惕。【成语故事】:春秋时代,在齐国有位名叫孟尝君的人,他非常喜欢与文学家还有侠客风范的

  • 成语"感戴二天"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感恩图报”?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感恩图报【拼音】:gǎnēntúbào【解释】:图:设法。感激别人的恩情而想办法回报。【成语故事】:春秋时候,吴国的大将军伍子胥带领吴国的士兵要去攻打郑国。郑国的国君郑定公说:“谁能够让伍子胥把士

  • "糟糠之妻不下堂"的典故出自于哪里?是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成语典故

    “糟糠之妻不下堂”的典故出自于哪里?是什么意思?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一起看看吧。糟糠之妻,汉语成语,拼音是zāokāngzhīqī,借指共过患难的妻子。出自《后汉书·伏侯宋蔡冯赵牟韦列传》。解释糟糠:穷人用来充饥的酒渣、米糠等粗劣食物。出处《后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