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成语"扑朔迷离"是什么意思?这个成语来源于哪个故事?

成语"扑朔迷离"是什么意思?这个成语来源于哪个故事?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744 更新时间:2024/1/18 6:29:17

解释成语“扑朔迷离”?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成语】:扑朔迷离

【拼音】:pūshuòmílí

【解释】:指难辨兔的雌雄。形容事情错综复杂,难以辨别清楚。

【成语故事】:

“扑朔迷离”这则成语的原意是把兔子捏住耳朵提起来,雄兔脚乱踢,雌兔眼半闭,可是在地上跑的时候就辨认不出雌雄了。形容事物错综复杂,不易看清真相。

这个成语来源于北朝.无名氏《木兰诗》,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木兰诗是我国古代的一首民歌,诗中叙述的是我国古代一位智勇双全的孝顺女孩代父从军的经过。

在古代,有个姑娘名叫花木兰,他的父亲原是朝廷的武将,后来年纪大了,退休在家。花木兰小时候,经跟父亲习武,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

有一年,国家发生战争,朝廷征召民众出来为国家效力,花木兰的父亲也在被征召之列。花木兰看到父亲年纪大了,身体又不好,而弟弟年龄还小,不能代父从军,于是就想自已女扮男装,代父亲前去从军。

她把自已的想法给父母说了,她的父亲起先坚决不肯,但后来被她的孝心所感动,并且一时之间也无法可想,最后终于同意了。

花木兰辞别了父母亲,随着大军辗转到边疆去作战。她虽然是个女子,但武艺高强,反应灵敏,聪明机智,在战场上表现得十分英勇,屡次建立了奇功。这样经过十年的苦战,花木兰终于她的战友们一起打败了敌人,凯旋荣归。

因为在战场漫长的战争中,花木兰的功劳最大,皇上在奖励有功人员时,一定要封花木兰为兵部尚书。可是,她却再三辞谢,说:“谢谢皇上的恩典,但我不想做兵部尚书,只求皇上赐给一匹千里马,让我早日回家和父母团圆。”

不久,花木兰如愿以偿回到家里。当她脱下战袍,重新穿上女装时,她那些一起征战多年的伙伴才大吃一惊地说:“同行十二年,竟然不知木兰是女郎!”

这首诗的最后几句用比兴的手法写道:“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以分不出兔的雌雄,来比喻穿上了战袍,分不出男女,分辨不出木兰是男的还是女的。

标签: 成语典故

更多文章

  • 成语"萧规曹随"的历史典故是什么?"萧规曹随"是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萧规曹随”的历史典故是什么?“萧规曹随”是什么意思?现在往往用来比喻按照前人的成规办事,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惠帝二年,萧何死了,而曹参当初地位卑微时,跟萧何友好,等到做了将军、相国,两人有了隔阂。到萧何将死的时候,所推荐的贤相只有曹参。于是曹参接替萧何做汉朝的

  • 成语"妄自尊大"出自于哪里?"妄自尊大"是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妄自尊大”出自于哪里?“妄自尊大”是什么意思?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妄自尊大】故事的主人公:马援(前14年-49年),字文渊。汉族,西汉末至东汉初年著名军事家,东汉开国功臣之一。公孙述(?―36年),字子阳,新莽末年、东汉初

  • 历史文化探索:临渴掘井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成语典故

    临渴掘井,拼音是línkějuéjǐng,感到渴了才掘井,意思是比喻平时没有准备,事到临头才想办法。出自《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那么典故临渴掘井的主人公是谁呢?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临渴掘井的来源春秋时期,鲁昭公因年轻幼稚,听信谗言,激怒了季氏、叔孙氏、孟氏三大家

  • 如何解释成语"入室操戈"?背后有什么历史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入室操戈”?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入室操戈【拼音】:rùshǐcāogē【解释】:操:拿;戈:古代象矛的武器。到他的屋里去,拿起他的武器攻击他。比喻引用对方的论点反驳对方。【成语故事】:后汉时期,有一位著名的文学家和教育家名叫郑玄

  • 成语"开诚布公"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开诚布公”?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开诚布公【拼音】:kāichéngbùgōng【解释】:开诚:敞开胸怀,显示诚意。指以诚心待人,坦白无私。【成语故事】:《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评》,诸葛亮之相国也......开诚心,布公道。三国

  • 成语"发愤忘食"是什么意思?出自于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成语典故

    还不知道成语“发愤忘食”的历史典故是什么?“发愤忘食”是什么意思?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感兴趣的朋友就一起看看吧。春秋时期,孔子和他的学生子路来到楚国叶县。县官沈诸梁间子路:孔子是个怎样的人?子路回答不上来。后来子路把沈诸梁的问题告诉给孔子,孔子说:你为什么不这样回答呢,孔子的生活

  • 成语"众志成城"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何历史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众志成城”?有什么典故?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成语】:众志成城【拼音】:zhòngzhìchéngchéng【解释】:万众一心,象坚固的城墙一样不可摧毁。比喻团结一致,力量无比强大。【成语故事】:周朝末年,周景王即位以后,为了个人行乐,下令把

  • 成语"一诺千金"有什么历史典故吗?"一诺千金"是什么意思呢?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成语典故

    还不知道:成语“一诺千金”有什么历史典故吗?成语“一诺千金”是什么意思?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拼音】:yīnuòqiānjīn【解释】:诺:许诺。许下的一个诺言有千金的价值。比喻说话算数,极有信用。【成语故事】:秦朝末年,楚国有一个叫季布的人,他这个人个性耿直,而且

  • 成语"刚愎自用"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刚愎自用”?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刚愎自用【拼音】:gāngbìzìyòng【解释】:愎:任性;刚愎:强硬固执;自用:自以为是。十分固执自信,不考虑别人的意见。【成语故事】:“刚愎自用”成语由“刚愎不仁,未肯用命”变化来,意思是倔

  • 历史文化探索:抱薪救火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成语典故

    抱薪救火,拼音bàoxīnjiùhuǒ,指抱着柴草去救火。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消除灾祸,结果反而使灾祸扩大。那么典故抱薪救火的主人公是谁呢?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战国后期,秦国渐渐强大,它取用远交近攻的策略,不断向邻近的国家扩张。从公元前276年到公元前274年,秦国连续三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