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一不做,二不休"是哪个人物引申出来的?其中有哪些故事呢?

"一不做,二不休"是哪个人物引申出来的?其中有哪些故事呢?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734 更新时间:2024/1/4 18:34:09

【成语】:一不做,二不休

【拼音】:yībūzuò,èrbùxiū

【解释】:原意是要么不做,做了就索兴做到底。指事情既然做了开头,就索兴做到底。

【成语故事】:

公元755年,唐朝的节度使安禄山起兵叛乱。在与叛军的一次交战中,朝廷方面的大将思礼坐骑被箭射中倒毙。就在他处境危急的时刻,一个名叫张光晟的骑兵把马让给他,使他脱险。

叛乱平定后,王思礼升了官,但他不忘张光晟的救命之恩,和张结为兄弟,并一再朝廷保举,从而使张的官越做越大。783年,一支军队在京师长安哗变。德宗帝仓皇逃到奉天(今陕西省干县),叛兵推立太尉朱酢为帝。张光晟以为唐朝气数已尽,便依附了朱酢,做了他手下的节度使。

朱酢自称大秦皇帝,领兵进逼奉天,张光晟当了副将。不料出师不利,围城一个多月未能攻克,而各处来援救德宗的军队日渐接近奉天。在这种情况下,朱酢、张光员只能退回到长安。

次年,朱酢又改国号为汉,自称汉元天皇,封张光晟为宰相。这时,唐军将领晟等己迫近长安。朱酢将五千精兵交给张光晟,命他驻扎在九曲一带抵御唐军。

张光晟见朱此大势已去,便暗中派人与唐军将领李晟取得联系,希望归降朝廷。李晟表示欢迎,同时指挥军队猛攻长安。张光晟作为内应,劝朱酢赶快离开长安,并亲自护送他出城。待朱酢逃远后,再返回长安,率领残部向李酢投降。李晟答应奏告朝廷,减免他叛变投敌的罪行。张光晟对李晟感激涕零。

此后,李晟每次举行宴会,总要邀请张光晟参加,并且奉为上宾。宾客们对此非常反感,有的当众发作,表示不愿与反贼同席,李晟见众怒难犯,只得将张光晟看管起来,等待朝廷发落。不久,德宗颁下沼书,处死叛逆张光晟。李晟无法再为张光晟说情救命,只好执行。

临死时,张光晟悲哀他说:“把我的话传给后世的人:第一不要做,第二做了就不要罢休!”

标签: 成语典故

更多文章

  • 成语"见猎心喜"出自于哪里?"见猎心喜"含义详解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成语典故

    还不知道:成语“见猎心喜”出自于哪里?成语“见猎心喜”是什么意思?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见猎心喜】故事的主人公:程颢(1032年—1085年)字伯淳,学者称明道先生。北宋哲学家、教育家、诗人和北宋理学的奠基者。【见猎心喜】是什么意思?猎:打猎。看到打猎心里就高兴。比

  • 历史文化探索:请君入瓮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成语典故

    请君入瓮(qǐngjūnrùwèng)是由寓言故事演化而来的兼语式成语,该成语出自《资治通鉴》(一说出自《朝野佥载》)。喻指以其人之法,还治其人之身。在句子中作谓语、定语;常用作书面语。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唐朝女皇武则天,为了镇压反对她的人,任用了一批酷吏。其中有两个最为

  • 历史文化探索:逐鹿中原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成语典故

    逐鹿中原,拼音是zhúlùzhōngyuán,意思是指群雄并起,争夺天下。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那么典故逐鹿中原的主人公是谁呢?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东晋时期,十六国中后赵的开国皇帝名叫石勒。有一天,石勒设宴招待高丽的使臣,喝酒喝得快醉的时候,他大声地问臣子徐光道:“我

  • 成语"长袖善舞"出自于哪里?是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成语典故

    还不知道成语“长袖善舞”的历史典故是什么?“长袖善舞”是什么意思?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感兴趣的朋友就一起看看吧。“长袖善舞,多钱善贾”——舞蹈者靠着袖子长,舞起来就翩翩多姿,容易达到体态优美的效果;做买卖的人,凭着本钱多,他的业务也就容易开展。这句话,在《史记》的《范雎蔡泽传》中

  • 成语"自惭形秽"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何历史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自惭形秽”?有什么典故?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成语】:自惭形秽【拼音】:zìcánxínghuì【解释】:形秽:形态丑陋,引伸为缺点。因为自己不如别人而感到惭愧。【成语故事】:晋朝时候,有个骠骑将军名叫王济,相貌英俊,待人接物也很有风度。虽然

  • 如何解释成语"穷兵黩武"?背后有什么历史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穷兵黩武”?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穷兵黩武【拼音】:qióngbīngdúwǔ【解释】:穷:竭尽;黩:随便,任意。随意使用武力,不断发动侵略战争。形容极其好战。【成语故事】:东吴后期的将领陆抗,二十岁时就被任命为将军,他带领父亲陆

  • 成语"吴市吹箫"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历史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吴市吹箫”?有什么典故?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成语】:吴市吹箫【拼音】:wúshìchuīxiāo【解释】:吴:古国名。原指春秋时楚国的伍子胥逃至吴国,在市上吹箫乞食。比喻在街头行乞。【成语故事】:春秋时,楚平王听信谗言,将太子建的师傅伍奢及

  • 成语"望帝啼鹃"背后有什么典故?用来描写怎样的心情?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望帝啼鹃”指的是杜鹃鸟的悲啼,常用以描写哀怨、凄凉或思归的愁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典故,和大家一起分享。传说远古时候,蜀地有一个部落首领叫杜宇。他非常贤明,也非常能干,他领导着老百姓,脱离了茹毛饮血的日子,过上了比较稳定的农耕生活。老百姓都非常爱戴他,尊称他为“望帝”,意思是说

  • 如何理解成语"所向无前"?背后有何历史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所向无前”?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所向无前【拼音】:suǒxiàngwúqián【解释】:所向:指军队所指向的地方。军队所指向的地方,没有阻挡。【成语故事】:“所向无前”成语出自《后汉书·岑彭传》。岑彭字君然,南阳棘阳(今河南新野

  • 成语"​置之度外"是什么意思?该如何理解呢?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置之度外”?有什么典故?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成语】:置之度外【拼音】:zhìzhīdùwài【解释】:度:考虑。放在考虑之外。指不把个人的生死利害等放在心上。【成语故事】:西汉末年,刘秀起兵打败了王莽的新朝,又镇压和收编了河北、山东一带的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