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成语"望帝啼鹃"背后有什么典故?用来描写怎样的心情?

成语"望帝啼鹃"背后有什么典故?用来描写怎样的心情?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2383 更新时间:2024/1/17 12:24:05

成语“望帝啼鹃”指的是杜鹃鸟的悲啼,常用以描写哀怨、凄凉或思归的愁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典故,和大家一起分享。

传说远古时候,蜀地有一个部落首领叫杜宇。他非常贤明,也非常能干,他领导着老百姓,脱离了茹饮血的日子,过上了比较稳定的农耕生活。老百姓都非常爱戴他,尊称他为“望帝”,意思是说他就是百姓的期望。

在蜀地的东边的荆州地区,有个人叫鳖灵。他犯了法被判了死刑,他不甘心就这样被杀掉,就越狱了。他驾着一条小船,连夜奔逃,沿着长江溯流而上,最后就到了蜀地。鳖灵听到蜀国望帝的名声,就去拜见他。望帝发现这个人谈吐不凡,而且胸怀壮志,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就任命他做蜀国的宰相。鳖灵上任后,干得非常出色,他领导着人们兴修水利,发展生产。这样,蜀国的百姓更加富足了,都能够安居乐业,蜀地也因而成了“天府之国”。

谁知,过了几年之后,当地的气候突然变得酷热异常。蜀国都城西北的玉垒山上积雪消融,洪水泛滥,蜀国的大部分地区都遭了水灾,许多百姓离开了家乡,流离失所。这时,鳖灵没有灰心丧气,他带领几万民工,挖土担石,疏通河道,修筑堤坝,植树造林。他们历尽了千辛万苦,终于消除了水患,蜀地百姓得以重建家园。

当鳖灵凯旋回到都城时,望帝亲自出城去迎接,并为他设下了庆功宴。望帝已经决定要禅让帝位给鳖灵,但又怕鳖灵不肯接受,他就在庆功宴后乘夜悄悄离开宫殿,到西山隐居修道去了。临走时,望帝留下一道命令,遍告天下人,说他把帝位禅让给了鳖灵,新君的帝号叫“开明氏”,希望百姓能服从他的领导。

没想到鳖灵接过帝位后,一改过去的勤苦作风,恶劣的本性暴露无遗。他不再关心国家大事和百姓生活,一味地骄奢淫逸,不久便掏空了国库。然后他就开始横征暴敛,结果弄得民不聊生,怨声载道。消息传到西山后,隐居的望帝懊悔不已,但又没有什么办法,没过多久就郁郁而终。

传说望帝死后,他的魂魄变成了杜鹃鸟,叫声十分哀怨凄苦,直到啼出血来。他死后也没有忘记他的人民,每到早春二月,他就会在山中呼唤着“布谷———布谷”,催促百姓下田播种。因此人们又称杜鹃鸟为“布谷鸟”。

这个故事最早见于晋代张华注引汉朝膺的《蜀志》中:“望帝称于蜀,得荆州人鳖灵,便立以为相。后数岁,望帝以其功高,禅位于鳖灵,号曰开明氏。望帝修道,处西山而隐,化为杜鹃鸟,或云化为杜宇鸟,亦曰子规鸟,至春则啼,闻者凄恻。”后来,许多人墨客的诗词文章中都引用过这个典故,连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都援引说:“人言此鸟,啼至血出乃止。”

后人就用“望帝啼鹃”比喻冤魂的悲鸣:用“望帝、望帝魂、杜宇、杜宇魂、杜魄、杜宇魄、蜀王魄、蜀帝魂、古帝魂、蜀鸟、蜀魄、蜀魂、蜀鹃”等指杜鹃鸟;用“杜鹃啼血、子规啼血”等指杜鹃鸟的哀鸣。常用以描写哀怨、凄凉或思归的心情。

标签: 成语典故

更多文章

  • 如何理解成语"所向无前"?背后有何历史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所向无前”?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所向无前【拼音】:suǒxiàngwúqián【解释】:所向:指军队所指向的地方。军队所指向的地方,没有阻挡。【成语故事】:“所向无前”成语出自《后汉书·岑彭传》。岑彭字君然,南阳棘阳(今河南新野

  • 成语"​置之度外"是什么意思?该如何理解呢?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置之度外”?有什么典故?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成语】:置之度外【拼音】:zhìzhīdùwài【解释】:度:考虑。放在考虑之外。指不把个人的生死利害等放在心上。【成语故事】:西汉末年,刘秀起兵打败了王莽的新朝,又镇压和收编了河北、山东一带的农

  • 成语"扑朔迷离"是什么意思?这个成语来源于哪个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扑朔迷离”?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扑朔迷离【拼音】:pūshuòmílí【解释】:指难辨兔的雌雄。形容事情错综复杂,难以辨别清楚。【成语故事】:“扑朔迷离”这则成语的原意是把兔子捏住耳朵提起来,雄兔脚乱踢,雌兔眼半闭,可是在地上跑

  • 成语"萧规曹随"的历史典故是什么?"萧规曹随"是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萧规曹随”的历史典故是什么?“萧规曹随”是什么意思?现在往往用来比喻按照前人的成规办事,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惠帝二年,萧何死了,而曹参当初地位卑微时,跟萧何友好,等到做了将军、相国,两人有了隔阂。到萧何将死的时候,所推荐的贤相只有曹参。于是曹参接替萧何做汉朝的

  • 成语"妄自尊大"出自于哪里?"妄自尊大"是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妄自尊大”出自于哪里?“妄自尊大”是什么意思?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妄自尊大】故事的主人公:马援(前14年-49年),字文渊。汉族,西汉末至东汉初年著名军事家,东汉开国功臣之一。公孙述(?―36年),字子阳,新莽末年、东汉初

  • 历史文化探索:临渴掘井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成语典故

    临渴掘井,拼音是línkějuéjǐng,感到渴了才掘井,意思是比喻平时没有准备,事到临头才想办法。出自《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那么典故临渴掘井的主人公是谁呢?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临渴掘井的来源春秋时期,鲁昭公因年轻幼稚,听信谗言,激怒了季氏、叔孙氏、孟氏三大家

  • 如何解释成语"入室操戈"?背后有什么历史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入室操戈”?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入室操戈【拼音】:rùshǐcāogē【解释】:操:拿;戈:古代象矛的武器。到他的屋里去,拿起他的武器攻击他。比喻引用对方的论点反驳对方。【成语故事】:后汉时期,有一位著名的文学家和教育家名叫郑玄

  • 成语"开诚布公"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开诚布公”?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开诚布公【拼音】:kāichéngbùgōng【解释】:开诚:敞开胸怀,显示诚意。指以诚心待人,坦白无私。【成语故事】:《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评》,诸葛亮之相国也......开诚心,布公道。三国

  • 成语"发愤忘食"是什么意思?出自于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成语典故

    还不知道成语“发愤忘食”的历史典故是什么?“发愤忘食”是什么意思?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感兴趣的朋友就一起看看吧。春秋时期,孔子和他的学生子路来到楚国叶县。县官沈诸梁间子路:孔子是个怎样的人?子路回答不上来。后来子路把沈诸梁的问题告诉给孔子,孔子说:你为什么不这样回答呢,孔子的生活

  • 成语"众志成城"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何历史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众志成城”?有什么典故?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成语】:众志成城【拼音】:zhòngzhìchéngchéng【解释】:万众一心,象坚固的城墙一样不可摧毁。比喻团结一致,力量无比强大。【成语故事】:周朝末年,周景王即位以后,为了个人行乐,下令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