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如何解释成语"穷兵黩武"?背后有什么历史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穷兵黩武"?背后有什么历史典故?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1017 更新时间:2024/1/14 18:15:50

如何解释成语“穷兵黩武”?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成语】:穷兵黩武

【拼音】:qióngbīngdúwǔ

【解释】:穷:竭尽;黩:随便,任意。随意使用武力,不断发动侵略战争。形容极其好战。

【成语故事】:

东吴后期的将领陆抗,二十岁时就被任命为将军,他带领父亲陆逊留下的部众五千人守卫东吴的边防。公元264年,孙皓当了东吴的国君,三十八岁的陆抗担任大将军。

当时,东吴朝政腐败。国君孙皓荒淫暴虐,光宫里的宫女就有数千人,他还不时向民间掠夺。经常用剥脸皮、凿眼睛等酷刑任意杀人。陆抗对孙皓的所作所为非常不满,多次劝他对外应该加强防守,对内要改善政治,以增强国力。但是,孙皓对他的建议根本不加理睬。

公元272年,镇守西陵的将军步阐投降晋朝。陆抗得知后,立即率军征讨。他知道晋军一定会来接应叛军,因此命令军民在西陵外围修筑一道坚固的围墙。吴将多次要求攻打城池,但陆抗就是不许。等到工事完成,晋军已经赶到西陵接应步阐,陆抗率军击退晋军,再向西陵发起猛攻,很快攻进城内,将叛将步阐杀死。

当时,晋朝的将军羊枯镇守襄阳。他见陆抗很懂得军事和谋略,知道要打败东吴并非易事,因此对东吴采取和解的策略:自己部下掠夺了东吴的百姓,他下令放回;行军到东吴边境,士兵收割了东吴方面的庄稼,就送别的礼物给东吴作抵偿,猎获的禽兽已经被吴国的猎人打伤,就送还东吴。陆抗明白羊枯的用意,也用相同的态度对待晋国。两人还经常派使者往来,表示友好。因此,吴、晋一部分边境地带当时出现了和好的局面。

孙皓听说了陆抗的做法很不高兴,派人责问陆抗。陆抗回话说:“一乡一县尚且都要讲信义,何况我们这样的大国呢!我如果不这样做,反而会显出羊枯很有威望。”孙皓听了,无话可说。

陆抗见军队不断出动,百姓已经精疲力竭,便向孙皓建议说:“现在,朝廷不从事富国强兵,加紧农业生产,储备粮食,让有才能的人发挥作用,使各级官署不荒怠职守,严明升迁制度用以激励百官,审慎实施刑罚以警戒百姓,用道德教导官吏,以仁义安抚百姓,反而听任众将追求名声,用尽所有兵力,好战不止,耗费的资财动以万计,士兵疲劳不堪。这样,敌人没有削弱,而我们自己倒像生了一场大病。”陆抗还郑重指出,吴、晋两国实力悬殊,今天即使出兵获胜,也不能够完全占领晋国。所以,应该停止用兵,积蓄力量,等待时机。但是,孙皓对陆抗的这些忠告都听不进去。

后来陆抗去世,晋军讨伐东吴,大军沿着长江顺流东下,吴国终于被晋所灭亡。

标签: 成语典故

更多文章

  • 成语"吴市吹箫"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历史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吴市吹箫”?有什么典故?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成语】:吴市吹箫【拼音】:wúshìchuīxiāo【解释】:吴:古国名。原指春秋时楚国的伍子胥逃至吴国,在市上吹箫乞食。比喻在街头行乞。【成语故事】:春秋时,楚平王听信谗言,将太子建的师傅伍奢及

  • 成语"望帝啼鹃"背后有什么典故?用来描写怎样的心情?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望帝啼鹃”指的是杜鹃鸟的悲啼,常用以描写哀怨、凄凉或思归的愁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典故,和大家一起分享。传说远古时候,蜀地有一个部落首领叫杜宇。他非常贤明,也非常能干,他领导着老百姓,脱离了茹毛饮血的日子,过上了比较稳定的农耕生活。老百姓都非常爱戴他,尊称他为“望帝”,意思是说

  • 如何理解成语"所向无前"?背后有何历史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所向无前”?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所向无前【拼音】:suǒxiàngwúqián【解释】:所向:指军队所指向的地方。军队所指向的地方,没有阻挡。【成语故事】:“所向无前”成语出自《后汉书·岑彭传》。岑彭字君然,南阳棘阳(今河南新野

  • 成语"​置之度外"是什么意思?该如何理解呢?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置之度外”?有什么典故?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成语】:置之度外【拼音】:zhìzhīdùwài【解释】:度:考虑。放在考虑之外。指不把个人的生死利害等放在心上。【成语故事】:西汉末年,刘秀起兵打败了王莽的新朝,又镇压和收编了河北、山东一带的农

  • 成语"扑朔迷离"是什么意思?这个成语来源于哪个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扑朔迷离”?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扑朔迷离【拼音】:pūshuòmílí【解释】:指难辨兔的雌雄。形容事情错综复杂,难以辨别清楚。【成语故事】:“扑朔迷离”这则成语的原意是把兔子捏住耳朵提起来,雄兔脚乱踢,雌兔眼半闭,可是在地上跑

  • 成语"萧规曹随"的历史典故是什么?"萧规曹随"是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萧规曹随”的历史典故是什么?“萧规曹随”是什么意思?现在往往用来比喻按照前人的成规办事,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惠帝二年,萧何死了,而曹参当初地位卑微时,跟萧何友好,等到做了将军、相国,两人有了隔阂。到萧何将死的时候,所推荐的贤相只有曹参。于是曹参接替萧何做汉朝的

  • 成语"妄自尊大"出自于哪里?"妄自尊大"是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妄自尊大”出自于哪里?“妄自尊大”是什么意思?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妄自尊大】故事的主人公:马援(前14年-49年),字文渊。汉族,西汉末至东汉初年著名军事家,东汉开国功臣之一。公孙述(?―36年),字子阳,新莽末年、东汉初

  • 历史文化探索:临渴掘井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成语典故

    临渴掘井,拼音是línkějuéjǐng,感到渴了才掘井,意思是比喻平时没有准备,事到临头才想办法。出自《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那么典故临渴掘井的主人公是谁呢?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临渴掘井的来源春秋时期,鲁昭公因年轻幼稚,听信谗言,激怒了季氏、叔孙氏、孟氏三大家

  • 如何解释成语"入室操戈"?背后有什么历史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入室操戈”?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入室操戈【拼音】:rùshǐcāogē【解释】:操:拿;戈:古代象矛的武器。到他的屋里去,拿起他的武器攻击他。比喻引用对方的论点反驳对方。【成语故事】:后汉时期,有一位著名的文学家和教育家名叫郑玄

  • 成语"开诚布公"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开诚布公”?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开诚布公【拼音】:kāichéngbùgōng【解释】:开诚:敞开胸怀,显示诚意。指以诚心待人,坦白无私。【成语故事】:《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评》,诸葛亮之相国也......开诚心,布公道。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