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德昂族习俗 德昂族禁忌大揭秘

德昂族习俗 德昂族禁忌大揭秘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4069 更新时间:2023/12/8 2:12:03

(一)忌拉手赠物:在德昂族中,成年男女之间一般都不随便拉手搭肩,也不互赠送礼品。认为这是防止抵御性诱惑的有力措施。另外,妇女不与男客同桌吃,妇女不得在男面前跷二郎腿。年轻人不得面辈吐唾沫,妇女衣裤不能晾晒在男人穿行地方。

(二)忌同姓婚姻:德昂族存在同姓不婚的制度,因为他们认为,只要同姓,就会有血统的相同。血统相同的人相婚配,不利子孙后代的繁殖和健康。

(三)忌产妇串门:德昂族的产妇坐月子期间不能进入灶房煮饭炒菜,更不能随便到别人家串门。这期间,也忌讳他人进入产妇的卧室,特别是孕妇或婴儿。

(四)饮食禁忌:德昂族吃新饭时,首先喂牛和狗,以示对一年间几犁几耙的牛和日夜守护人的狗的道谢。

德昂人到别人家做客时,不能看着人家炒菜或到灶边转,吃饭时不能随意拨弄盘中的食物。否则,注被视为对主人的不尊敬和不礼貌。

家中等客人时,上桌后要站着给客人斟酒、敬酒或挟菜,不能先自己。筷子必须置于碗的右边,若置于左边,就说明对客人不欢迎。盛饭时,勺子不能往外翻,否则就视为主客财水外流。客人吃饱饭后,在没有放下手中的碗筷之前,主妇不能收拾碗筷,否则就被视为不让客人吃饱饭。

(五)忌唤乳名:在德昂族中,人生下来15天后都有自己的乳名。呼唤时,除孩可直接呼唤其乳名以外,凡青年人都得以“”、“姐”相称,特别是在两人见面的时候更应如此相呼唤。在人多的场合,为了区别对某人呼唤,可在“哥”、“姐”的谓之后附加其乳名,也有在“哥”、“姐”之前冠上乳名,以此示尊敬。但是,一旦生儿育女,成为父母亲以后,再不能附加或冠上乳名,而必须在“哥”、“姐”之前冠以“某某的父亲”或者“某某的母亲”,以示对其辈分的承认和尊重。对于老一辈的称谓也是如此。两人相见时,可直呼“公”、“奶奶”。

在人多的场合,为点明所呼唤的对象,得在“公公”、“奶奶”之后附加或在其前冠以“某某的公公”、“某某的奶奶”。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古人将春天雅称为"青春" 意指草木茂盛一派青葱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传统文化

    诗曰“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其中的“三春”指的就是春天。每一个季度都有三个月,古代的人们把农历正月称为孟春,把二月称为仲春,把三月称为季春,这就是合称的“三春”。有人误将“三春”理解为春天的第三个月,实则不然。汉朝班固的《终南山赋》这样写道:“三春之季,孟夏之初,天气肃清,周览八隅。”唐代李白有

  • 2020年李姓男孩怎么起名?有诗意的李姓男孩名字精选!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传统文化

    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有诗意的李姓男孩名字精选!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最近很多李姓的家长非常的高兴,人生其实没有几件高兴的事情,这其中一个就是生孩子了,而且还是男孩子,生了孩子就要起一个名字,那么这个李姓男孩名字到底要怎么起呢?其实也简单,有寓意就比较好了,下面小编也给大家收集了很多了,有需要

  • 探索寒食节的日期、由来及习俗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传统文化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寒食节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关于寒食节寒食节亦称“禁烟节”、“冷节”、“百五节”,在夏历冬至后一百零五日,清明节前一二日。是日初为节时,禁烟火,只吃冷食。并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斗鸡等风俗,寒食节前后绵延两千余年,曾被

  • 珞巴族历史 珞巴族人口分布简介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传统文化

    珞巴族是分布在中国西藏自治区山南、林芝地区一个少数民族。珞巴族是中国人口最少的民族,总人口约60万。其中处于中国控制区的有2300余人。主要分布在喜马拉雅山脉、中印接壤的河谷地带,其先民几万年前就生存在西藏高原。珞巴族大部分居住在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以西的高山峡谷地带,直到20世纪中期,珞巴族社会仍处

  • 中国寓言故事之雄鸡与鸿雁,这篇寓言揭露了什么道理?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传统文化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雄鸡与鸿雁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有个叫田饶的人,在鲁哀公身边做事已经好几年了,可是鲁哀公并不了解田饶的远大志向,总是待田饶平平的。田饶的才智得不到施展,他决意离开鲁哀公到别国去。田饶对鲁哀公说:"我打算离开您,像鸿雁那样远走高飞。"鲁哀公不明白田饶的

  • 民间关于春分的谚语都有哪些呢?多与天气有关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传统文化

    春分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四个节气,时间上看是在每年的3月19日或20日或21日或22日,从这一天以后,北半球的白昼会越来越差,黑夜反之越来越短。自古以来,劳动人民根据春分的特点,留下来许多关于春分的谚语,下面为您盘点一下。根据春分晴雨预示后期天气及年景的:“春分有雨到清明,清明下雨无路行”“春分无

  • 汉族建筑 汉族园林是怎样表现空间美的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传统文化

    为了丰富对于空间的美感,在园林建筑中就要采用种种手法来布置空间,组织空间,创造空间,例如借景、分景、隔景等等。其中,借景又有远借,邻借,仰借,俯借,镜借等。总之,为了丰富对景。玉泉山的塔,好像是颐和园的一部分,这是“借景”。苏州留园的冠云楼可以远借虎丘山景,拙政园在靠墙处堆一假山,上建“两宜亭”,把

  • 探索中元节的由来,中元节有哪些传统?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传统文化

    农历七月十五是中元节,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鬼节,中元节是怎么来的?又有哪些传统呢?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一,中元节的由来中元节又叫祭祖节,民间称为“七月半”,“亡人节”,佛教则称为“盂兰盆节”。《易经》中写道:“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天行也。”7是带了神秘色彩的数字,比如天上有“7

  • 乌孜别克族服饰 乌孜别克族服饰怎样搭配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传统文化

    乌孜别克族男女都喜欢戴小花帽,小花帽的形式很多,有带棱角的,有的则不带棱角,帽子顶端和四边绣有几何形和以花卉为主的图案,有的老年人戴的花帽图案少,有的则无图案,花帽为紫红、墨绿、黑色、枣红色的金丝绒和灯芯绒。乌孜别克妇女戴小花帽时外披长花色头巾,再穿上带有花纹的马靴,显得别有一番风韵。在春夏季节里,

  • 中国寓言故事之黎丘老丈,这篇寓言揭露了什么道理?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传统文化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黎丘老丈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魏国都城大梁以北的黎丘乡,经常有爱装扮成乡人子侄兄弟的鬼怪出没。有一天,家住黎丘农村的一位老人在集市上喝了酒,醉醺醺地往家走,在半路上碰到了装做自己儿子模样的黎丘鬼怪。那鬼怪一边假惺惺地搀扶老人,一边左推右晃,让老人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