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古人将春天雅称为"青春" 意指草木茂盛一派青葱

古人将春天雅称为"青春" 意指草木茂盛一派青葱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4794 更新时间:2023/12/4 20:43:30

诗曰“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其中的“三春”指的就是春天。每一个季度都有三个月,古代的人们把农历正月称为孟春,把二月称为仲春,把三月称为季春,这就是合称的“三春”。

有人误将“三春”理解为春天的第三个月,实则不然。汉朝班固的《终南山赋》这样写道:“三春之季,孟夏之初,天气肃清,周览八隅。”唐代李白有《别毡帐火炉》一诗:“离恨属三春,佳期在十月。”元朝宋方壶的《斗鹌鹑·踏青》里有两句:“娇滴滴三春佳景,翠巍巍一带青山。”而刘大白的《春尽了》一诗说:“算三春尽了,总应该留得春痕多少。”这里的“三春”都是指春天,并不是春天的第三个月或第三个春天。

“阳春”是古代对春天的又一个称谓。“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李白这句诗里的“阳春”依然指的是春天。唐酒肆布衣《醉吟》有:“阳春时节天气和,万物芳盛人如何。”不仅这些诗文中的“阳春”是春天,就连如今广东省阳江市所辖的县级市阳春市,其名也是取自“漠水之阳,四季如春”之意。

春天阳光明媚,“青阳”也成了春天的雅称。陈子昂的《感遇》一诗中“白日每不归,青阳时暮矣”里的“青阳”也正是此意。安徽省池州市的青阳县、江苏省江阴市的青阳镇、宿迁市泗洪县的青阳镇、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县的青阳镇,以及福建省晋江市青阳街道的“青阳”,也均有春天之意。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这里的“青春”不是指少年、青年的年龄,而是指春天草木茂盛一派青葱,也是春天的代称。《楚辞·大招》里有:“青春受谢,白日昭只。”王逸这样注释道:“青,东方春位,其色青也。”明朝刘基《风入松》一词吟道:“但道青春未谢,不知芳径苔深。”还有李大钊先生的诗歌《时》里“一生最好是少年,一年最好是青春”中的“青春”,也都是春天的意思。

在民间,人们根据节气、农事等分别将正月称为孟春、早春、首春、初春、上春、首阳、元阳、春王、正阳,将二月称为仲春、酣春、大壮、中和、仲阳、阳中,将三月称为季春、暮春、三春、杪春、春杪、晚春、末春等,其他称谓如天端、艳阳、芳春、阳节、昭节、淑节、韵节以及苍灵等也都是春天的雅称,它们不但丰富了春天的内涵,也丰富了汉语言文学的宝库,给后人留下了不可多得的文化财富。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2020年李姓男孩怎么起名?有诗意的李姓男孩名字精选!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传统文化

    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有诗意的李姓男孩名字精选!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最近很多李姓的家长非常的高兴,人生其实没有几件高兴的事情,这其中一个就是生孩子了,而且还是男孩子,生了孩子就要起一个名字,那么这个李姓男孩名字到底要怎么起呢?其实也简单,有寓意就比较好了,下面小编也给大家收集了很多了,有需要

  • 探索寒食节的日期、由来及习俗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传统文化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寒食节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关于寒食节寒食节亦称“禁烟节”、“冷节”、“百五节”,在夏历冬至后一百零五日,清明节前一二日。是日初为节时,禁烟火,只吃冷食。并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斗鸡等风俗,寒食节前后绵延两千余年,曾被

  • 珞巴族历史 珞巴族人口分布简介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传统文化

    珞巴族是分布在中国西藏自治区山南、林芝地区一个少数民族。珞巴族是中国人口最少的民族,总人口约60万。其中处于中国控制区的有2300余人。主要分布在喜马拉雅山脉、中印接壤的河谷地带,其先民几万年前就生存在西藏高原。珞巴族大部分居住在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以西的高山峡谷地带,直到20世纪中期,珞巴族社会仍处

  • 中国寓言故事之雄鸡与鸿雁,这篇寓言揭露了什么道理?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传统文化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雄鸡与鸿雁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有个叫田饶的人,在鲁哀公身边做事已经好几年了,可是鲁哀公并不了解田饶的远大志向,总是待田饶平平的。田饶的才智得不到施展,他决意离开鲁哀公到别国去。田饶对鲁哀公说:"我打算离开您,像鸿雁那样远走高飞。"鲁哀公不明白田饶的

  • 民间关于春分的谚语都有哪些呢?多与天气有关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传统文化

    春分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四个节气,时间上看是在每年的3月19日或20日或21日或22日,从这一天以后,北半球的白昼会越来越差,黑夜反之越来越短。自古以来,劳动人民根据春分的特点,留下来许多关于春分的谚语,下面为您盘点一下。根据春分晴雨预示后期天气及年景的:“春分有雨到清明,清明下雨无路行”“春分无

  • 汉族建筑 汉族园林是怎样表现空间美的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传统文化

    为了丰富对于空间的美感,在园林建筑中就要采用种种手法来布置空间,组织空间,创造空间,例如借景、分景、隔景等等。其中,借景又有远借,邻借,仰借,俯借,镜借等。总之,为了丰富对景。玉泉山的塔,好像是颐和园的一部分,这是“借景”。苏州留园的冠云楼可以远借虎丘山景,拙政园在靠墙处堆一假山,上建“两宜亭”,把

  • 探索中元节的由来,中元节有哪些传统?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传统文化

    农历七月十五是中元节,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鬼节,中元节是怎么来的?又有哪些传统呢?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一,中元节的由来中元节又叫祭祖节,民间称为“七月半”,“亡人节”,佛教则称为“盂兰盆节”。《易经》中写道:“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天行也。”7是带了神秘色彩的数字,比如天上有“7

  • 乌孜别克族服饰 乌孜别克族服饰怎样搭配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传统文化

    乌孜别克族男女都喜欢戴小花帽,小花帽的形式很多,有带棱角的,有的则不带棱角,帽子顶端和四边绣有几何形和以花卉为主的图案,有的老年人戴的花帽图案少,有的则无图案,花帽为紫红、墨绿、黑色、枣红色的金丝绒和灯芯绒。乌孜别克妇女戴小花帽时外披长花色头巾,再穿上带有花纹的马靴,显得别有一番风韵。在春夏季节里,

  • 中国寓言故事之黎丘老丈,这篇寓言揭露了什么道理?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传统文化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黎丘老丈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魏国都城大梁以北的黎丘乡,经常有爱装扮成乡人子侄兄弟的鬼怪出没。有一天,家住黎丘农村的一位老人在集市上喝了酒,醉醺醺地往家走,在半路上碰到了装做自己儿子模样的黎丘鬼怪。那鬼怪一边假惺惺地搀扶老人,一边左推右晃,让老人一路

  • 柯尔克孜族音乐 柯尔克孜族音乐有何特点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传统文化

    柯尔克孜族民歌按内容分类,有反抗歌、劳动歌、习俗歌、情歌和新民歌等。习俗歌中又分为摇篮歌、游戏歌、劝嫁歌、结婚歌、离别歌、迎客歌、哭丧歌等多种。民间诗歌都是格律诗,押脚韵。他们的音乐分为两类:一是有歌词的配曲;一是没有歌词的演奏曲。史诗、叙事诗、民歌等一般都有配曲。配曲是表现歌词内容的,内容变化,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