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探索中元节的由来,中元节有哪些传统?

探索中元节的由来,中元节有哪些传统?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晴天 访问量:1301 更新时间:2023/12/20 11:11:05

农历七月十五是中元节,也就是人们说的鬼节,中元节是怎么来的?又有哪些传统呢?下面历史故事网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关内容。

一,中元节的由来

中元节又叫祭祖节,民间称为“七月半”,“亡人节”,佛教则称为“盂兰盆节”。《易经》中写道:“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天行也。”7是带了秘色彩的数字,比如天有“7”(七星高照),人的感情有“7情”,音乐有“7音”,颜色有“7色”等等;7也是生命的周期,“7岁”受教育,“二七14岁”青春期等等。7月份是祥月,孝亲月,报恩月。7月份又是农作物成熟的月份,民间会庆丰收,谢大地,按惯例,就要祭祖,祭供,祖先报告收成。古人就会选在“7月半”来祭祖,与7是“周期数字”有关,并相传至今。现今,中元节成了追怀先人的传统节日,提倡敬祖尽孝,不忘根本。

二,中元节有哪些传统?

1祭祖

民间相信七月半这一天,祖先会回家看望孙,所以要祭祖,供奉祖先。家家户户要准备钱币,水果,一天三顿供奉茶饭,祭祀祖先。各地俗略有差异,但大同小异。现在祭祖仪式已经简化了,逐渐破除迷信,保留形式,以作为对祖先的怀念。

2烧纸

民间认为这一天给祖先烧纸,祖先就有钱用了。烧纸的时候还会往旁边扔一些,这样祖先的钱就不会被路过的抢走了。

3放荷花灯

中元节这一天在河上放荷花灯,任其漂流,为那些从黑暗的阴间到阳间生的找不路的亡灵,点一盏灯,能够得以托生,这是善事。如今,放河灯已经成为欢乐的活动项目了。

4祷告丰收

七月半这一天祭祖,同时祈求丰收。在自己家门口焚香祷告,把香插在地上,也预示插秧,插得越多越,以此象征着秋收稻谷丰登。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乌孜别克族服饰 乌孜别克族服饰怎样搭配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传统文化

    乌孜别克族男女都喜欢戴小花帽,小花帽的形式很多,有带棱角的,有的则不带棱角,帽子顶端和四边绣有几何形和以花卉为主的图案,有的老年人戴的花帽图案少,有的则无图案,花帽为紫红、墨绿、黑色、枣红色的金丝绒和灯芯绒。乌孜别克妇女戴小花帽时外披长花色头巾,再穿上带有花纹的马靴,显得别有一番风韵。在春夏季节里,

  • 中国寓言故事之黎丘老丈,这篇寓言揭露了什么道理?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传统文化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黎丘老丈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魏国都城大梁以北的黎丘乡,经常有爱装扮成乡人子侄兄弟的鬼怪出没。有一天,家住黎丘农村的一位老人在集市上喝了酒,醉醺醺地往家走,在半路上碰到了装做自己儿子模样的黎丘鬼怪。那鬼怪一边假惺惺地搀扶老人,一边左推右晃,让老人一路

  • 柯尔克孜族音乐 柯尔克孜族音乐有何特点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传统文化

    柯尔克孜族民歌按内容分类,有反抗歌、劳动歌、习俗歌、情歌和新民歌等。习俗歌中又分为摇篮歌、游戏歌、劝嫁歌、结婚歌、离别歌、迎客歌、哭丧歌等多种。民间诗歌都是格律诗,押脚韵。他们的音乐分为两类:一是有歌词的配曲;一是没有歌词的演奏曲。史诗、叙事诗、民歌等一般都有配曲。配曲是表现歌词内容的,内容变化,配

  • 颜真卿的祭侄稿为什么被称为"天下第二行书"?好在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传统文化

    颜真卿的祭侄稿为什么被称为“天下第二行书”?好在哪里?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颜真卿是唐代名臣,著名的书法家。在中国书法史上,颜真卿可能是一个异类。他既是开创一派新风的书法家,也是一个标标准准的唐室好臣子,人品道德更堪称完美。颜真卿是唐代有名的书法家,在一开始的时候,颜真卿的师傅

  • 易经的明夷卦六四"获明夷之心"是什么意思?怎么理解?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传统文化

    还不知道:易经的明夷卦六四“获明夷之心”是什么意思?怎么理解?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感兴趣的朋友快来看看吧。明夷卦六四。入于左腹,获明夷之心,于出门庭。《象》曰:入于左腹,获心意也。意思就是:明夷卦六四。进入左腹部,得知昏暗者的心思,往外走出门庭。《象》曰:进入左腹部,是要得知

  • 岳父为什么又被称为泰山?这个习俗是怎么来的?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传统文化

    岳父为何被称为泰山,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当代散文家杨朔在1961年创作了一篇散文《雪浪花》,里面描写了一个勤勤恳恳地为大伙服务的老渔民:“老人家就有这个脾性,一辈子没养女儿,偏爱拿人当女婿看待。不信你叫他一声老泰山,他不但不生气,反倒摸着胡子乐

  • 汉族文化 汉族礼乐文明的现代意义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传统文化

    先秦礼乐文明经历代沿革,具体内容有变而主旨不变。摒弃旧礼中的贵贱之分,汲取礼乐文明的秩序、和谐理念,对于中国,对于世界,都具有现实意义。在建设和谐社会的当代中国,礼乐文明的主旨具有值得开掘吸取的价值。礼乐文明的秩序与和谐理念,既有内在的源于自觉意识的道德规范,又有外在的带有约束性的行为规范。用一定的

  • 孔子对汉族文化有着怎样的影响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传统文化

    孔子的生平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人们尊敬地称他为“孔夫子”、“夫子”。孔子出生在公元前551年当时鲁国(今中国东部山东曲阜)的一个没落贵族家庭。孔子3岁时,他的父亲去世了,后来母亲也去世了。他的少年时代是贫困的,他管理过仓库,也看管过牛羊。孔子很喜欢读书,他认真地学习礼、乐、射、御、书

  • 历史搞笑年号集锦:有"大象"、"神龟"还有"大宝"!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传统文化

    一、动物类白雀(后秦姚苌)大象(北周静帝)神龟(北魏孝明帝)二、名企类嘉禾(孙权)光大(南陈)大成(北周宣帝)大中(唐宣宗)正大(金哀宗)三、地名类大兴(东晋元帝)昌平(西燕)大同(梁武帝、辽太宗)保定(北周武帝)四、民族国家类大明(宋孝武帝)大和(唐文宗)五、专有名词类和平(北魏文成帝)文明(唐睿

  • 易经的明夷卦九三"得其大首,不可疾"怎么理解?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传统文化

    还不知道:易经的明夷卦九三“得其大首,不可疾”是什么意思?怎么理解?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感兴趣的朋友快来看看吧。明夷卦九三。明夷于南狩,得其大首,不可疾,贞。《象》曰:南狩之志,乃大得也。意思就是:明夷卦九三。在昏暗中,去南方打猎,获得大首领,不可过于急切,要正固。《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