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如何理解成语"忧心如焚"?成语背后有何典故?

如何理解成语"忧心如焚"?成语背后有何典故?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1211 更新时间:2024/1/20 17:24:45

解释成语“忧心如焚”?有什么典故?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成语】:忧心如焚

【拼音】:yōuxīnrúfén

【解释】:如焚:象火烧一样。心里愁得象火烧一样。形容非忧虑焦急。

【成语故事】:

西周从周厉起一撅不,政权越来越不稳定。到公元前781年周幽王当政时,情况更是糟糕。他统治期间,对百姓加重剥削:再加上地震与旱灾,人民流离失所,痛苦不堪。幽王又骄奢淫逸,根本不把人民生活放在心上。他重用太师尹氏,让他掌管朝廷大权,致使政治日趋混乱,国势日趋衰败,人心离散。当时,有个名叫家父的大臣对这种状况非常忧虑,希望周幽王能看到政治上的危机,保持周王朝的天下。于是他写了一首诗,一方面揭露大师尹氏的罪恶,一方面表达老百姓的忧愤。这首诗共十节,第一节写道:“巍峨的终南山啊,层峦迭嶂岩石垒垒。太师尹氏威名显赫,人民的眼睛都盯着你看。心里忧愁得像火在煎熬,但也不敢将你笑谈。眼看王业已衰国运将断,为何你却看不见!”周幽王不听家父等人的劝谏,后来申侯联合大戎等攻周,他终于被杀死在骗山脚下,西周也因此而灭亡。

标签: 成语典故

更多文章

  • 历史文化探索:噤若寒蝉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成语典故

    噤若寒蝉,读音是jìnruòhánchán,指像冬季的蝉那样停止鸣叫,后比喻因害怕有所顾虑而不敢说话,含贬义。出自《后汉书·杜密传》。那么典故噤若寒蝉的主人公是谁呢?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东汉末期,有一个叫杜密的人,为人厚道,做官清廉,刚正不阿,依法办事。他任太守等职期间,

  • 成语"尾生抱柱"是什么意思?"尾生抱柱"含义详解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成语典故

    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成语“尾生抱柱”是什么意思?成语“尾生抱柱”出自于哪里?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尾生抱柱出自《庄子·盗跖》。《庄子》又名《南华经》,是道家经文,是战国中期庄子及其后学所著。全诗(节选)如下:世之所谓贤士,莫若伯夷、叔齐。伯夷、叔齐辞孤竹之君,而饿死于

  • 成语"引锥刺股"该如何解释呢?历史出处是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引锥刺股【拼音】:yǐnzhuīcìgǔ【解释】:锥:锥子;股:大腿。晚间读书时想睡觉,就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以保持清醒。形容学习勤奋刻苦。【成语故事】:苏秦,战国时人,少有大志。但由于学识浅薄,得不到重用,甚至家里的人都瞧不起他。这使他很难过,并受到很大刺激。他决心发愤读书,增长学识。苏

  • 成语"倒行逆施"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倒行逆施”?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倒行逆施【拼音】:dàoxíngnìshī【解释】:原指做事违反常理,不择手段。现多指所作所为违背时代潮流或人民意愿。【成语故事】:春秋时,楚国大臣伍子胥的父亲和哥哥,都被楚平王杀害了。伍子胥逃到

  • 成语"不改其乐"是什么意思?"不改其乐"出自于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不改其乐”是什么意思?“不改其乐”出自于哪里?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不改其乐】故事的主人公:戴逵(326-396),东晋著名美术家、雕塑家。字安道,他是顾恺之时代另一有名画家,南渡的北方士族。【不改其乐】是什么意思?不改变自

  • 历史文化探索:黔驴技穷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成语典故

    黔驴技穷,读音为qiánlǘjìqióng。比喻有限的一点本领已经用完,再无其他办法了。出自《三戒·黔之驴》。那么典故黔驴技穷的主人公是谁呢?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黔驴技穷出自唐·柳宗元的《三戒·黔之驴》,用来比喻有限的一点技能也已经用完了的贬义词,现在多用于讽刺一些虚有其

  • 成语"一寒如此"有哪些故事?又该怎样理解呢?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一寒如此【拼音】:yīhánrúcǐ【解释】:一:竟然;寒:贫寒。竟然穷困到这样的地步。形容贫困潦倒到极点。【成语故事】:战国时,范睢当上了秦国宰相。他本是魏国人。那时魏国“中大夫”须贾怀疑他与秦国私通,宰相魏齐叫人把他痛打了一顿后扔到厕所里。范睢没有死,他带着伤痛逃到了秦国。秦昭王很赏识

  • 从善如流是什么释义?这个历史典故又有怎样的成长心语?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成语典故

    典故这个名称,由来已久。出自《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亲屈至尊,降礼下臣,每赐宴见,辄兴席改容,中宫亲拜,事过典故。”一指典制和掌故;二指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的词语;三指具有教育意义且大众耳熟能详的公认的人物、事件。那么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从善如流的历史典故,一起来看看吧!【

  • 成语"一蟹不如一蟹"有哪些故事?又该怎样理解呢?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一蟹不如一蟹【拼音】:yīxièbùrúyīxiè【解释】:比喻一个不如一个,越来越差。【成语故事】:这句成语见于清·翟灏《通俗编》引宋·无名氏《圣宋掇遗》:“陶谷奉使吴越,忠懿王宴之。以其嗜蟹,自蝤蛑(一种海螃蟹)至蟛蚏(一种小螃蟹),凡罗列十余种。谷笑曰:‘真所谓一蟹不如一蟹也。’”宋

  • 成语"一诺千金"历史出处是哪里?该如何解释呢?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一诺千金【拼音】:yīnuòqiānjīn【解释】:诺:许诺。许下的一个诺言有千金的价值。比喻说话算数,极有信用。【成语故事】:秦朝末年,楚国有一个叫季布的人,他这个人个性耿直,而且非常讲信用,只要他答应的事,就一定会努力做到,也因此他受到许多人的称赞,大家都很尊敬他。他曾经在项羽的军中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