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成语"及瓜而代"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成语"及瓜而代"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1707 更新时间:2023/12/24 3:41:18

解释成语“及瓜而代”?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成语】:及瓜而代

【拼音】:jíguāérdài

【解释】:及:到。到明年瓜熟时派人替。指任职期满由他人继任。

【成语故事】:

左传里面有篇记载:齐使连称、管至父戌葵丘,瓜时而往,曰:“及瓜而代”。及瓜而代的故事是这样的:齐襄为了防备周兵,派连称管至父带兵去守卫葵丘这个地方。两位将军临走前小心的问:“什么时候可以调回来呢?”

这时候,襄公正在吃瓜,就随口说:“现在是瓜熟的季节,等明年这个时候,就派人去代替你们两位了。”过了一年,两位将军吃到了新瓜,想起了襄公去年的话,就派人带瓜去献给襄公,提他期限已经到了,并且趁机请求派人来代替屯守葵丘。不料襄公听说他们要求调回,反而生气的说:“叫人代替,必须出自我的意,怎么可以自己随便请求呢?再等候一次瓜熟好了!”两位将军到了这个时候,都忍无可忍,就愤怒的领兵回到了国都,把襄公给杀了,并且另立了公孙旡做了齐国的国君。

人们根据这个故事,以吃到新瓜为代替期限的这个情节,把任事期满,换人代替,就叫做了“瓜代”;同时把某件事情,到了一定的期限,就会有人代替的情况,叫做“及瓜而代”或者是“瓜代之期”,也可以简称做“瓜期”。

标签: 成语典故

更多文章

  • 成语"大逆不道"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大逆不道”?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大逆不道【拼音】:dànìbùdào【解释】:逆:叛逆;道:指封建道德;不道:违反封建道德。旧时统治阶级对破坏封建秩序的人所加的重大罪名。【成语故事】:这句成语原作“大逆无道”,见于《史记·高祖本

  • 成语"投鞭断流"出自于哪里?"投鞭断流"是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投鞭断流”出自于哪里?“投鞭断流”是什么意思?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1、投鞭断流出处《晋书苻坚载记》:‘坚曰:旅,投鞭于江,足断其流。”2、投鞭断流释义将全军的鞭子投入长江,足以把江水堵断。形容人马众多,兵力强大。3、投鞭断流

  • 成语"置之度外"历史出处是哪里?该如何解释呢?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置之度外【拼音】:zhìzhīdùwài【解释】:度:考虑。放在考虑之外。指不把个人的生死利害等放在心上。【成语故事】:西汉末年,刘秀起兵打败了王莽的新朝,又镇压和收编了河北、山东一带的农民起义军,在洛阳建立东汉王朝,自己做了皇帝(即光武帝)。在东汉建立之初,国内尚未统一,许多地方势力占据

  • 如何理解成语"太公钓鱼,愿者上钩"?背后有何历史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太公钓鱼,愿者上钩”?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太公钓鱼,愿者上钩【拼音】:tàigōngdiàoyú,yuànzhěshànggōu【解释】:太公:指周初的吕尚,即姜子牙。比喻心甘情愿地上当。【成语故事】:商朝末年,姜子牙年近八十,

  • 历史文化探索:各自为政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成语典故

    各自为政,汉语成语,拼音是gèzìwéizhèng,意思是各自按自己的主张办事,不互相配合。比喻不考虑全局,各搞一套。出自《诗经·小雅·节南山》。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春秋时期,郑国与宋国有一次两军对阵,才刚开始交战时宋军主帅华元乘坐的战车便晃悠悠地脱离了自已的阵营,径直向

  • 成语"一笔勾销"是什么意思?"一笔勾销"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一笔勾销”是什么意思?“一笔勾销”有什么典故?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一笔勾销】故事的主人公:范仲淹(989年8月29日-1052年5月20日),字希文,汉族,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一笔勾销】是什么意思?

  • 成语"举措失当"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举措失当”?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举措失当【拼音】:jǔcuòshīdàng【解释】:举措:举动,措置。指行动措施不得当。【成语故事】:秦始皇在位的第26个年头灭了6国,统一了中原,他把全国划为36个郡,并且统一了度量衡。从那以后

  • 成语"拾人牙慧"有什么历史典故吗?"拾人牙慧"含义详解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拾人牙慧”有什么历史典故吗?成语“拾人牙慧”是什么意思?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拼音】:shírényáhuì【解释】:拾:捡取;牙慧:指别人说过的话。比喻拾取别人的一言半语当作自己的话。【成语故事】:这个成语出自《世说新语·

  • 成语"负重致远"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负重致远”?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负重致远【拼音】:fùzhòngzhìyuǎn【解释】:负:背着;致:送到。背着重东西走远路。比喻能够负担艰巨任务。【成语故事】:负重致远这则成语的意思是能背着沉重的东西,送到远处的目的地。比喻能

  • 成语"惊弓之鸟"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惊弓之鸟”?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惊弓之鸟【拼音】:jīnggōngzhīniǎo【解释】:被弓箭吓怕了的鸟不容易安定。比喻经过惊吓的人碰到一点动静就非常害怕。【成语故事】:相传,战国时有个叫更赢的射箭能手。一天,他和魏王正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