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二十四节气中的"立夏"的由来是什么?又会有哪些气候变化呢?

二十四节气中的"立夏"的由来是什么?又会有哪些气候变化呢?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3119 更新时间:2024/1/22 1:49:04

(BeginningofSummer)

一、立夏节气的时间:

每年05月5~7日

二、立夏节气由来,立夏节气气候变化,立夏节气介绍:

每年5月5日或6日,太阳到达黄经45°为“立夏”节气。我国自古习惯以立夏作为夏季开始的日子,《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立,建始也,”“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这里的“假”,即“大”的意思。实际上,若按气候学的标准,日平均气温稳定升达22℃以上为夏季开始,“立夏”前后,我国只有福州到南岭一线以南地区真正进入夏季,而东北西北的部分地区这时则刚刚进入春季,全国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在18--20℃上下,正是“百般红紫斗芳菲”的仲春和暮春季节。

我国古代将立夏分为三候:“一候蝼蝈鸣;二候蚯蚓出;三候瓜生。”即说这一节气中首先可听到蜊蜊(即:蝼蛄)蛄在田间的呜叫声(一说是蛙声),接着大地上便可看到蚯蚓掘土,然后王瓜的蔓藤开始快速攀爬生长。

立夏时节,万物繁茂。明人《莲生八戕》一书中写有:“孟夏之日,天地始交,万物并秀。”这时夏收作物进入生长后期,冬小麦扬花灌浆,油菜接近成熟,夏收作物年景基本定局,故农谚有“立夏看夏”之说。水稻栽插以及其他春播作物的管理也进入了大忙季节。所以,我国古来很重视立夏节气。据记载,周朝时,立夏这天,帝王要亲率武百官到郊外“迎夏”,并指令司徒等官去各地勉励农民抓紧耕作。立夏以后,江南正式进入雨季,雨量和雨日均明显增多,连绵的阴雨不仅导致作物的湿害。还会引起多种病害的流行。小麦抽穗扬花是最易感染赤霉病的时期,若预计未来有温暖但多阴雨的天气,要抓紧在始花期到盛花期喷药防治。南方的棉花在阴雨连绵或乍暖乍寒的天气条件下,往往会引起炭疽病、立枯病等病害的暴发,造成大面积的死苗、缺苗。应及时采取必要的增温降湿措施,并配合药剂防治,以保全苗争壮苗。“多插立夏秧,谷子收满仓”,立夏前后正是大江南北早稻插秧的火红季节。“能插满月秧,不薅满月草”,这时气温仍较低,栽秧后要立即加强管理,早追肥,早耘田,早治病虫,促进早发。中稻播种要抓紧扫尾。茶树这时春梢发育最快,稍一疏忽,茶叶就要老化,正所谓“谷雨很少摘,立夏摘不辍”,要集中全力,分批突击采制。

立夏前后,华北、西北等地气温回升很快,但降水仍然不多,加上春季多风,蒸发强烈,大气干燥和土壤干旱严重影响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尤其是小麦灌浆乳熟前后的干热风更是导致减产的重要灾害性天气,适时灌水是抗旱防灾的关键措施。“立夏三天遍地锄”,这时杂草生长很快,“一天不锄草,三天锄不了。”中耕锄草不仅能除去杂草,抗旱防渍,又能提高地温,加速土壤养分分解,对促进棉花、玉米、高粱、花生等作物苗期健壮生长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5月6日是农历的立夏。此时,“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此时太阳黄经为45度,在天文学上,立夏表示即将告别春天,是夏日天的开始。人们习惯上都把立夏当作是温度明显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立夏后,是早稻大面积栽插的关键时期,而且这时期雨水来临的迟早和雨量的多少,与日后收成关系密切。农谚说得好:“立夏不下,犁耙高挂。”“立夏无雨,碓头无米。”民间还有畏忌夏季炎热而称体重的习俗,据说这一天称了体重之后,就不怕夏季炎热,不会消瘦,否则会有病灾缠身。江西一带还有立夏饮茶的习俗,说是不饮立夏茶,会一夏苦难熬。早在古代的君王们也常在夏季初始的日子,到城外去迎夏,迎夏的日子就是立夏日。《礼记·月令》篇,解释立夏曰:“蝼蝈鸣,蚯蚓出,王瓜生,苦菜秀。”说明在这时节,青蛙开始聒噪着夏日的来临,蚯蚓也忙着帮农民们翻松泥土,乡间田埂的野菜也都彼此争相出土日日攀长。清晨当人们迎着初夏的霞光,漫步于乡村田野、海边沙滩时,你会从这温和的阳光中感受到大自然的深情。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姓钱的人怎么取名不俗气?钱姓宝宝取名大全!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传统文化

    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钱姓宝宝的名字大全,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钱可以说是一样很多人都喜欢的东西了,而且人们的生活是不能没有钱的,而钱也是一个姓,钱作为姓的时候要怎么才能够取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呢?姓钱的人该怎样取名,或许会有人喜欢“钱多多”这样的名字,简单上口而且寓意非常好,但是这

  • 左宗棠为感谢救命之恩赠送此物答谢,如今已成为我国的国宝!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传统文化

    左宗棠为感谢救命之恩赠送此物答谢,如今已成为我国的国宝!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大约是道光年间,陕西郿县礼村出土了一组非常重要的青铜器。它们就是大名鼎鼎的大孟鼎和小孟鼎,因为造型古朴,铭文内容丰富,作器者还是周康王时期名臣盂而备受关注。那时候清朝腐朽无能,不仅没有能力保护国宝,也没有

  • 二十四节气中的"冬至"从何而来?都有什么习俗呢?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传统文化

    冬至(WinterSolstice)一、冬至节气的时间:每年12月21~23日二、冬至节气由来,冬至节气气候变化,冬至节气介绍:冬至,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一个传统节日,至今仍有不少地方有过冬至节的习俗。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已经用

  • 元宵节人们都干什么?元宵节有哪些传统习俗?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传统文化

    元宵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在这一天,人们会举行各种活动和习俗来庆祝这个团圆的节日。本文将介绍一些人们在元宵节期间常做的事情。一、赏花灯赏花灯是元宵节最传统的活动之一。在这个节日里,各地都会举行盛大的花灯展览,展示出各种各样的彩灯,如龙灯、狮灯、舞狮等。人们可以欣赏到精美的艺

  • 宋朝时期,蹴鞠有多风靡?宋代蹴鞠所用的球是什么样的?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传统文化

    一般认为,蹴鞠发源于战国时期,经过一千多年的发展与演变,到了宋朝,蹴鞠已经成为娱乐活动的代名词,成为一项风靡全国的国民运动。蹴鞠活动在宋朝更为普及,当时从皇宫内院到平民家庭都以蹴鞠为乐。元代钱选所绘的《宋太祖蹴鞠图》,上面描述的就是宋太祖赵匡胤与赵光义、臣子赵普等人一起蹴鞠玩乐的场景。宋徽宗赵佶也是

  • 壮族文化 壮族古老的花山岩画简介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传统文化

    画面临江,崖壁明显内斜。画面长约172米,距江面最高约90余米,底部高出江面30米,距离山脚一级阶地3~10米不等。绘画颜料是赭红色的赤铁矿粉,用动物脂肪稀释调匀,用草把或鸟羽直接刷绘在天然崖壁上。画法采用单一色块平涂法,只表现所画对象的外部轮廓,没有细部描绘。风格古朴,笔调粗犷,场面十分壮观。现存

  • "嘿嘿"有什么意思?除了笑声古代竟有这么多不同的含义?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传统文化

    “嘿嘿”有什么意思?除了笑声古代竟有这么多不同的含义?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众所周知,“嘿嘿”一词是形容笑声的象声词。但“嘿嘿”在古代,还有很多种含义。《汉书》记载:“衡嘿嘿不自安,每有水旱,风雨不时,连乞骸骨让位……”匡衡遭遇大臣弹劾,感到忐忑不安,遇到发生水旱灾风不调雨不顺的时

  • 怎么赏析簪花仕女图?簪花仕女图厉害在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传统文化

    怎么赏析簪花仕女图?簪花仕女图厉害在哪里?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说到簪花仕女图其实大家也知道的,还是挺给力的,为何这么说其实原因很简单的,无非还是这副画作是的的确确很厉害的,其核心还是非常明确的反应了当时的唐朝仕女的生活了,非常的真实,所以名气很大,最近很多人都在临摹这副,很给力,

  • 中国八大菜系为什么没有北京的京菜?背后有什么特殊的原因吗?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传统文化

    京菜为什么进不了八大菜系,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众所周知,中国传统饮食有八大菜系,分别是:鲁菜、川菜、粤菜、苏菜、浙菜、闽菜、湘菜、徽菜。八大菜系各有各的风味特色,各有各的烹饪技艺,共同组成了博大精深的中国餐饮文化。在这八大菜系里,没有北京菜,即京菜。京菜又叫京帮

  • 黄梅戏有哪些艺术特点?唱念方法使用哪个地区的方言?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传统文化

    黄梅戏语言以安庆地方语言为基础,属北方方言语系的江淮官话。其特点为——唱词结构在整本戏多为七字句和十字句式。七字句大多是二、二、三结构,十字句大多是三、三、四结构。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有时可根据需要以七字、十字句为框架,字数可压缩或增扩,曲调则常使用垛句。花腔小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