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夏商周朝夏在前,那么夏朝之前是一片怎样的天地?

夏商周朝夏在前,那么夏朝之前是一片怎样的天地?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117 更新时间:2024/1/14 16:56:51

众所周知,夏朝是中国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世袭制朝代。根据史书记载,禹传位于自己的儿子启,改变了原始部落的禅让制,开创中国近四千年世袭的先河,中国历史上的“家天下”,从夏朝的建立开始。那么,夏朝之前的历史是咋样的呢?你知道中国在夏朝之前的历史吗?

网络配图

相传、舜、禹时,部落联盟内采用“禅让”的方式“选贤与能”,推举联盟的共主。如尧老时,把“王”位禅让给了贤能的舜。

舜把王位禅让给禹,禹在涂山召集部落会盟,再次征讨三苗。据《左传》记载“执玉帛者万国”参加了涂山会盟,可见夏部落的号召力。有一次在会稽(浙江绍兴)部落会盟时,防风氏首领因迟到而被禹处死。古文献中亦记载禹以诸侯部落路途的远近来分别纳贡约多少,可见夏氏族对其周边部落经济上的控制。

所以,中国在夏朝之前的历史是尧舜时期,传说的时代:三皇五帝。华夏文明形成于黄河流域中原地区,早期的历史,口口相传。神话中有盘古开天地、女娲造人的说法。传说中的三皇五帝,是夏朝以前数千年杰出首领的代表,具体而言有不同的说法。一般认为,三皇是燧人、伏羲、神农以及女娲、祝融中的三人,五帝一般指黄帝、颛顼、帝喾、尧、舜。自三皇至五帝,历年无确数,最少当不下数千年。

我们一般用远古来称呼尧舜以前的历史,远古是指夏朝以前漫长的社会。那时候,社会生产十分低下,人类进步非常缓慢,经历了距今有170万年前到4000多年前的漫长时期。远古时期,没有文字记载,全靠神话传说和世代流传下来的。

网络配图

经炎黄华夏之“人文初祖”再到尧,舜,禹时期,当时部落合盟,他们是由参加联盟的各氏族部落酋长的推荐,挑选舜当继承人。我们的祖先当时还处在没有阶级的原始社会后期,做酋长的并没有将职位和权力当成自己的特权。

《尚书》、《史记》都从黄帝时代开始记载了。距今约5000年,属于龙山文化时期。公元前841年(西周共和元年)是最早的有明确纪年的开始。据现今整理出来的传说,黄帝原系炎帝部落的一个分支的首领,强大之后在阪泉之战中击败炎帝,成为新部落联盟首领,之后又与东南方的蚩尤部落发生冲突,在涿鹿之战中彻底击败对手,树立了自己的霸主地位。后来黄帝的孙子颛顼和玄孙帝喾继续担任部落联盟的首领。

帝喾的儿子尧继位,他是一名贤君,创立了禅让制,传位给了舜。在舜时期,洪水泛滥,采用堵塞的方法,结果洪水更厉害了,鲧被处决,他的儿子禹采用疏导的方法,成功治理了洪水,因此被推举为首领。禹在晚年时,曾想仿效尧舜,找一个贤能的人做自己的继承人,但没有成功。禹之子启宣称,天下是他父亲打下来的,理应由子孙继承。他用武力除去了反对他的所有人,公开宣布自己做了夏王朝的第二代国君,确定了奴隶社会国家。但据《史记》及香港中学课本所述,启是被推举为领袖建立了第一个世袭王朝夏朝。

当然也有另一种说法

夏朝之前的朝代是虞朝。这里所谓的虞朝就是指史书上记载的有虞氏、虞舜,指的就是舜帝姚重华。姚重华字为有虞氏,氏族公社的一个部落。为什么名字叫“重华”?传说舜的眼睛是双瞳仁,故为“重”。“华”字可能为华夏族的华族之意。据运城学者王雪樵前几年《运城报》专文,“华夏”二字追根溯源到夏县的“夏”,河津华谷的“华”。这两个地方是中国华夏民族的发源地。王树民同志的论文认为,我国古代历史上,世人通称夏、商、周三代。

某些古籍却称虞、夏、商、周四代。夏代以前,明确称道的政治事迹,只有尧、舜、禹相禅让一事,并说舜在位50年。而夏商周各传位数百年,称帝王名号都在10人以上者。

有虞氏作为一个朝代而言,似乎十分勉强。但《韩非子?显学》说“虞夏二千余年”,按照这种说法,有虞氏绝非只有一代五十年。现今的史书上说“夏王朝统治了四百多年”去年在中央电视台看到历史学家断代史的最新研究成果,确定夏为471年,据此虞朝当是1520多年。王树民同志考证《国语》、《左传》、《史记》及《五帝德》、《帝系姓》等著作,可以列为有虞氏的世系15个名号,也就是说虞朝传位有15个帝王(幕、穷蝉、敬康、句芒、虫乔牛、瞽瞍、舜、商均、虞思、箕伯、直柄、虞遂、伯戏、虞阏父、胡公满等)。既然有虞氏的姓氏可以考定,其历史地位不难得出正确的结论。

中国具有五千年的文化历史,而真正有文字记载的并没有那么多,商代到现在,也就是四千年左右,这里所说的五千年是指从文字记载得知的从炎帝和黄帝诞生时开始计算,也可以说炎帝和黄帝也是夏朝时候的人,而且还是开国皇帝。甲骨文是在距今大约四千年时期出现,而考古学家考证的那些刻在石壁上的文字却比甲骨文要早最少两千年时间,两千加四千,那么也就是说,在六千年以前中国就已经有文字了,但是夏朝到现在才五千年的时间,那么还有一千多年,又是什么朝代呢?

有虞氏是上古时代的一个古国,也是夏以前的一个独立的朝代名。夏以前的朝代是虞,春秋时人还言之凿凿。不幸的是春秋以后文献散失,有关虞代的史料大量湮没;战国以后文献中所述的虞史传说又大半经过了诸子的加工改造,可信性大大下降。近代辨伪思潮兴起以后,古史辨派的学者们索性从信史中将虞代一笔勾销,将夏以前的古史一古脑儿归于“神话传说时代”。

现在通行的大中学校历史教科书以夏朝的建立作为中国阶级社会的开端,不但使虞非朝代说的影响空前扩大,而且促成了虞非朝代说与虞属原始社会说的合一。这样一来,我们在探讨中国阶级社会的开端时就不得不回头对虞非朝代说的论据重新作一番验证了。

“夏商周”和“虞夏商”两个不同的“三代”概念。最明显的例子是《左传?昭公三十二年》所证史墨的话:“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自古以然……三后之姓,于今为庶,主所知也”。‘后”君也,天子也“庶”者,天子之异姓也。“于今为庶”者,谓此三后在周以前都曾贵为天子而其姓为嫡,今日却早已随着天子地位的丧失而沦为庶姓了。春秋时姬姓仍为嫡姓,“于今为庶”的三后非虞夏商三代而何?“三后”中夏商二代均为独立朝代,何以虞代必须例外?不仅如此,由于虞为朝代与夏商无别,所以西周建国后还对其后裔优予礼遇,“庸以元女大姬配胡公,而封诸陈,以备三恪”(《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陈与宋、杞合称“三恪”同受周人的客礼待遇,正是虞、夏、商三王历史地位相埒的确证,可知虞夏商的三代概念早在西周初年就已形成。如若不然,周人何以不按后期儒家所谓周世“尊贤不过二代”的说法将陈排除在外而只备杞、宋二恪?又何以不将封于祝的黄帝之后和封于蓟的尧后一并增入而合称“五恪”?

最近在良渚发掘出京畿规模的古城了,其土龄在夏商周之上,先人早有记载:《周书》而上是《商书》,《商书》而上是《夏书》,《夏书》而上,赫然便是《虞书》。良渚就是虞朝都城!而且当时良渚文化的波及范围,谈不上小国寡民目前发现良渚文化的地方有浙江江苏安徽江西范围也有30万以上公里。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夏商周的政治制度有哪些,有什么特点?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文史百科

    政治制度夏朝是以部落方国为核心的部族奴隶制,整个夏王朝实际上就是一个部落方国联盟,夏王朝是原始部族民主制(禅让)向世袭制的过渡.商朝是以宗法家族制为核心的贵族奴隶制,商朝开始出现中央集权与诸侯分权的矛盾,商王朝是部族制向宗法制的过渡.西周朝是典型的宗法奴隶制王朝,周王在宗法上是天下的大宗,政治上是天

  • 夏朝的科学成就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文史百科

    谢邀。由于王子朝奔楚,周朝的档案和典籍,还有夏朝之前的档案和典籍都下落不明,因此,对于周朝之前的很多记录,都零星散落在东周之后一些典籍的记录中。简单列举几个夏朝的科学成就:夏历保存在《大戴礼记》中的《夏小正》,就是现存的有关“夏历”的重要文献。夏朝依据北斗星旋转斗柄所指的方位来确定月份,夏历就是以斗

  • 研究克隆技术的目标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文史百科

    研究克隆技术的目标是找到更好的办法改变家畜的基因构成,培育出成群的能够为消费者提供可能需要的更好的食品或任何化学物质的动物

  • 为什么说夏商两代文化略同,政治亦然?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文史百科

    夏商两朝是我国处于奴隶社会制度时期。首先说夏商两朝代的文化:约公元前2070~前1600年,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国家机器已经建立,有了历法,农业,手工业有较大的发展。《夏小正》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历书。因为《夏小正》中所记载的历法是与农业生产的季节变化密切相关的,为农民安排各个季节的农事提

  • 《毛诗序》是如何论述时代政治与文学之间的关系?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文史百科

    《毛诗序》是诗经的序言,主张诗言志,阐述了诗与政治的关系,夸大了文学和诗歌的功能。这也可能是儒家夸大读书人对国家的作用。但同时它将诗歌当成民众的心声,提醒统治者关注诗歌表达的情绪。这是个较早文学评论的专门文章,对后世影响挺大。具体的可查度娘!周王朝与商王朝最能体现有传承关系的是甲骨文,其他许多的方面

  • 北京影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怎么样?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文史百科

    不用问怎么样,男的还好,如果你是女的,要么发现的早跑了,损失的是钱,要么走入堕落的深渊。看你想怎么选择了,呵呵,小心,真的,别去了,肺腑之言

  • 二里头文化的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文史百科

    二里头文化是指以河南省洛阳市偃师二里头遗址一至四期所代表的一类考古学文化遗存,是介于中原龙山文化和二里冈文化的一种考古学文化。该考古文化主要集中分布于豫西、豫中,首先发现于河南省郑州市洛达庙遗址,但尤其以二里头遗址发现的该类文化遗存最具代表性和典型性,故以此命名。二里头文化,既包含了二里头遗址的文化

  • 从夏朝和商朝灭亡的历史中我们能得到什么启示?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文史百科

    谢谢邀请,夏朝后期夏桀和商朝纣王后期都是政治上统治者实行暴政,滥用刑法,不顾民众疾苦,百姓怨声载道,经济衰败以及用人不当军事涣散,导致内忧外患。从夏朝和商朝灭亡的历史可以看出,从生产力发展角度来说,统治者首先在经济上大力发展经济,积极推进包括农业,工商业,畜牧业方面的发展,提高百姓的生活水平,发展文

  • 为什么陕西很少有关于夏、商时期的历史?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文史百科

    作为陕西人,我认为这个问题提得不够严谨。原因主要有两点。其一,我国历史上有没有夏朝,到现在考古学家还没有找到相关证据,关于夏朝的所有历史,都存在于传说中。因此,不能把传说当历史。关于夏朝的记录,只零星存在于西汉大文豪司马迁《史记夏本纪》中,他说,夏朝是大禹治水后建立,或者是大禹的儿子启建立,但除过司

  • 夏朝人的信仰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文史百科

    夏朝是我国公元的开始,是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夏朝人的信仰很多,唯有历史学家才能说明白,在夏朝前(即公元前),王位是禅让制,所谓的禅让,是指当一代皇帝驾崩后,新的皇帝由有德、有才、有见识之人继任(相当于现在选举),但自从夏朝建立后,王位禅让制被改为世袭制,即为父传子,子传孙的习俗,这是夏朝人信仰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