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羌族有哪些文化遗产

羌族有哪些文化遗产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1205 更新时间:2024/2/27 1:03:45

在这里举行的“全国少数民族非物质化遗产项目调演”首场演出引来了人们的阵阵掌声。最后一个节目是羌族多声部民歌《萨朗》。欢快的曲调、流畅的节奏调动起了全场观众的热情,也把整台演出推了最后的高潮。“萨朗”,羌语意为“唱起来,摇起来”,为自娱性舞蹈。羌族人在跳“萨朗”时,手牵着手围成圈,一人领跳一人收尾,便可舞蹈起来,时而轻快热烈,时而舒缓如流水。羌族舞蹈最大的特点就是脚步的变换扭腰的弧度。通过这种独特的舞蹈语言,甚至可以推测:羌族舞蹈是由古羌人骑马作战时的动作演变过来的。观众在陶醉于这精彩的歌舞的时候,可能并没有意识到,在这原生态的唱腔背后,还有着更深的意蕴。无论是围着火塘和场院跳起欢快的“萨朗”,或是古朴沉稳的“席步蹴”,羌族同胞丰富的精神世界即深刻地体现在他们的民族音乐舞蹈中,他们的多声部民歌“尼沙”更是改写了我国没有多声部、没有和声音乐和复调音乐的历史。萨朗、羌笛、刺绣,这些羌族文化的瑰宝深刻地揭示了羌人由来已久的认知天地的观念、他们的精神传统、他们的习俗与审美。在2008年的汶川地震中,北川等羌族聚居区受到严重破坏。与此同时,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设施和有关资料也遭受严重损失,震后,国家迅速在该地区建立了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冯骥才先生说过:我们要保护的是羌文化的原真性和整体性,它必须是一个有灵魂的、有精神的、有生命的文化,而不是一个文化躯壳。这条路上,我们任重而道远。而这个晚上,在这个多民族和谐多元、活力四射的舞台上,我们看到了那活着的民族情感和演进中的精神历史。作为一种鲜活的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众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代仍然散发着独特的光彩和魅力,仍然是传承文化、推动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是文化创新的基础和源泉。因此,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历史使命与责任。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灿烂的历史和文明,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56个民族同胞共同创造了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中华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不但体现着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生活经验和审美趣味,而且彰显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是各民族智慧的结晶。其中,具有鲜明的少数民族风格和地域特色,体现着少数民族生产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像一道道灿烂的光芒,映射在华夏文明的历史长河中。这场名为“多彩民族”的大型专场演出只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和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的“全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调演”中的一场。调演活动汇聚了全国20个省(自治区、市),20个少数民族,近20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和近2000名少数民族同胞,向广大民众尽显少数民族独具韵味的“非遗”风情。这一系列蕴含着各少数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演出不但反映了各少数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彰显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非凡魅力,而且为广大民众共享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和宝贵的精神财富提供一个鉴赏、交流、吸纳的平台。很多观众在观看演出后,纷纷表示希望今后能够经看到这样的高水平的演出,不仅陶冶了情操,丰富了文化知识,还深切地认识到各民族大团结的意义,今后一定要携起手来共同建设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美好未来。(孙佳山/文浦峰/摄)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红山文化在中华文明史上处于怎样的地位?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文史百科

    红山文化在中华文明史上处于怎样得地位?红山文化,讲的其实就是红山文化玉器。红山文化玉器,造型深厚凝重,概括洗炼,重点部位突出。初看简单,仔细生动,拙朴豪放,灵动厚重,神韵非凡,恒古气息扑面而来。红山文化玉器,造型独特,浅雕浮雕,勾勒精湛,手法多样,碾磨技艺纯青,动物形象活灵活现,形似神似,风格写实,

  • 姜族的历史?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文史百科

    史书记载古羌人是三苗之后,《诗地理考》曰:“羌本姜姓,三苗之后,居三危,今叠、宕、松诸州皆羌地。”《史记五帝本纪》云:“迁三苗于三危,以变西戎。”《后汉书西羌传》说:“西羌之本出自三苗,姜姓之别也。其国近南岳。及舜流四凶,徙之三危,河关之西羌地是也。”仰韶文化末期(约公元前3000年左右),黄河中游

  • 收集3个不同朝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特色和当时的名人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文史百科

    【政治】从夏朝时我国开始出现了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古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是:王位世袭制、分封制和宗法制(宗法制的核心就是嫡长子继承制)。王位世袭制和宗法制决定了中央政权的平稳交接,而分封制则是这一时期地方政治的制度,地方分权比较大。【经济】(1)农业:商周时期出现了青铜农具,但是由于青铜较珍贵

  • 夏、商、西周文化繁荣的原因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文史百科

    夏之前是原始社会,奴隶制在当时可以让部分人从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这为以后的脑力劳动者提供了机会,脑力劳动者可以用更多的社会资源去实践自己的设想,当发展到西周的时候到了极致这也是逐步孕育封建制度的环境,所以经过东周的过度中国社会进入了封建制度。夏朝是奴隶社会。依据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制度变化

  • 华夏一词中“华”与“夏”分别指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文史百科

    华,是“章服之美”的意思夏,是“礼仪之大”的意思。华者,人取精粹广纳之意,物取绚美繁盛之相,无论文学,历史,经济,都要世界第一才是真真正正的华章。夏者,家继礼法圣贤之学,国从利益相承之出,家有千年源流圣贤传,而国家继吾国吾民之利益而世代传承,这也是真真正正的夏章。衣必精美,物必丰盛,人必礼学,国必利

  • 羌民族现在叫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文史百科

    还叫羌族.中国少数民族之一。现有人口198252人;主要聚居区是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茂县,其余散居在该州的汶川、理、黑水、松潘等县及甘孜藏族自治州的丹巴县、绵阳市的北川等县,贵州省的石阡县和江口县。前一段时间,网上很火的神仙妹妹尔玛依娜就是羌族人.

  • 中原文化的特点?中原文化的内容可以概括哪几个方面?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文史百科

    仰韶文化中晚期,文明因素起源、积累,中原文化与周边文化的发展水平相同,处于并行发展的时期。此时,中原占有地理上的中心地位,尚未取得政治和文化上的中心地位。龙山文化时期,初级文明逐渐形成,综合实力明显增强,中原文明中心地位开始明朗。从仰韶文化经龙山文化发展到二里头文化,中原地区的文明因素在这一时段有一

  • 从传世文献和考古看夏朝国家 私有制和阶级的产生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文史百科

    你确定这不是个伪命题?1、夏代目前没有文献,后代记载的可信度也值得商榷2、考古发现也并没有完全认定的夏代遗存,虽然学界普遍认可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有可能为夏代遗址,但并不是共识,保守称为先商或早商遗址。其实夏代是否存在还是个值得讨论的问题,你这问题可以换成原始社会晚期私有制和阶级的产生。如此这般,文献

  • 夏朝政治制度的影响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文史百科

    确立了以君主为核心的王权专制,政权机构层层建立,形成了宗教神学思想体系,以天是自然与社会的主宰来证明自己王权的合理。建立了中央(内服官)和地方(外服官)的官员体系,建立了具有奴隶制国家特点的培养选拔任免爵命等级和退休养老等方面的官员管理制度。另外我说说楼上的回答,真是错误一大堆,夏商周三朝是奴隶制,

  • 中华文化的根本目标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文史百科

    中国文化之所以能够绵延不断,主要是因为中国具有强大的传统,有很多文化方面的大家努力不懈。在现代社会里,中国文化的根本目标是不断地弘扬传统文化,让中国文化在现代社会里与时俱进,创新开拓发展。同时让中国文化走出国门,在世界范围内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为中国的国家和社会发展提供更高的目标和高层设计,为经济的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