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峁(mǎo)遗址是中国已发现的龙山晚期到夏早期时期规模最大的城址。位于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县高家堡镇石峁村的秃尾河北侧山峁上,地处陕北黄土高原北部边缘。初步判断其文化命名为石峁类型,属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夏代早期遗存。据专家研究有可能是黄帝的都城昆仑城,也有专家提出了质疑石峁遗址是距今约4000年左右,面积约425万平方米。这个曾经的“石城”寿命超过300年。1976年,西北大学考古系教授戴应新在山西进行考察,从山西民间听到关于神木石峁的一些信息,于是专门到石峁考察,此后先后有来自西安和北京的考古队对其进行了考古发掘。2006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峁遗址以“中国文明的前夜”入选2012年十大考古新发现和“世界十大田野考古发现”以及“二十一世纪世界重大考古发现”。
河洛古城发现后,你还觉得中国历史是起源于夏商周嘛?
谁说中国历史起源于夏商周?《史记》明明白白写着从五帝开始。《史记》第一卷叫做《五帝本纪》,随后才是《夏本纪》《殷本纪》和《周本纪》。
即使按照考古发现的公认年代,也是从商代开始有了确切的考古证明,夏代最多只能确认晚期,无法证明早期的细节。所以说,中国历史起源按史书是五帝,按考古是商代,怎么也谈不到把“夏商周”当起源。
近代的一系列考古发现,包括二里头遗址、陶寺遗址、石峁遗址、芦山峁遗址、良渚遗址,都是在补全夏朝和夏朝以前的文明文化碎片。但是由于缺乏出土文字的印证,难以和哪一个具体的王朝和传说人物真正对应上,所有的说法基本都是靠猜。
比如说,陶寺是唐虞的都城,良渚是共工的都城,石峁是黄帝或大禹的都城等等,都有一定道理,但也没什么确凿依据。
双槐树遗址的“河洛古国”其实也是同样的例子。双榆树遗址均今5300年,从时间和规模上看,比五帝时代更早。有专家认为可以和黄帝联系上,但个人认为5300年的时间过于久远,远远超过了黄帝。五帝时代,一般认为和龙山文化时代相匹配,黄帝所处的年代大约在4500年前比较合适。
双槐树的年代,等于比黄帝时代早了一个周朝,还属于仰韶文化的中期。如果说是炎帝,年代勉强对得上,但炎帝的线索更模糊,更难以匹配相关的传说。
总体来说,5000年前的中原大地上,上古文化的复杂程度远远比传说故事更加丰富多彩,远远不止是炎帝、黄帝、蚩尤这些人物。上古传说留给我们的,可能只是真实历史的一丁点皮毛,而且还是被扭曲过的。
但是有一点是可以确认的,那就是中华文明在五千年前的发展程度,已经相当不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