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古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历史上先后有十多个王朝在洛阳建都,洛阳的古迹很多。
龙门石窟是中国石刻艺术宝库之一,是世界文化遗产,石窟位于洛阳市洛龙区伊河两岸的龙门山与香山上,它与莫高窟、云冈石窟、麦积山石窟并称中国四大石窟。
马寺钟声,位于洛阳市东13公里的白马寺,是中国最早的佛教寺院,有1900多年的历史,是洛阳八大景之一。
二里头遗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首批重点六大都邑之一,遗址位于洛阳盆地东部的偃师市境内,遗址上最为丰富的文化遗存属二里头文化。
甲骨文上有与夏朝有关的记载吗?
甲骨文的发现,给中国的史学家出了个难题。
在甲骨文发现之前,中国的远古历史不仅不被国外史学界认可,甚至中国自己人都在否认,疑古派代表人物有顾颉刚和胡适。胡适:“东周以前无一字可信”。顾颉刚:“夏商周是全不可信的,中华五千年是胡说八道”。而司马迁的《史记》,更被说的一文不值。
甲骨文的横空出世,不仅让商朝得到了国内外史学界的认可,而且让质疑《史记》的学者闭上了嘴。
但令史学家哭笑不得的是:证明了商朝存在的甲骨文,却也同样证明了夏朝的不存在。
因为在甲骨文里,不仅是没找到夏朝,连夏这个字都没有。
1:首先就是甲骨文里面根本连夏这个字都还没发明,夏这个字是一直到周初才发明出现,怎么可能有人拿根本还没发明的字来替自己朝代命名的。
2:那会不会是夏人商人对夏朝的称呼不是夏而是其他?比如冬,春等,很不幸的是,甲骨文里面根本找不出能和夏朝类比的朝代。
3:甲骨文里面既然连夏字都没有,当然没有任何夏朝的纪载,出现了只有周人知道夏朝,而推翻夏朝的商人却不知道夏朝的怪事。
4:商最早的先主也找不到任何说他们在夏朝当官的事迹,相反的,他们都早已称王,比方说比较出名的王亥,史记里说王亥是夏臣,但在甲骨文里面,王亥就是个王,而且是最伟大的王之一,根本就不是任何人的臣子。
二里头考古队长许弘曾经主张考古要从史书中独立出来,给良渚文化敲锣打鼓的西方权威伦福儒也表示:考古不应该成为验证史书的工具。既然甲骨文连个夏字都没有,非要从中找出夏朝来可能是缘木求鱼了。
中华大地,史前的文化遗址是遍地开花,但奇怪的是,发现的商以前遗址和中国史书记载的根本就是两回事。挖出来的都是史书上没写的,史书上写的反而挖不到,二里头本身就是最好的例子。其他不管龙山文化,仰韶文化,三星文化,良渚文化,中国史书上根本没记载,反而有写的尧舜禹夏根本挖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