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认为:这是一个典型的指鹿为马的故事。夏朝的存在,如同黑白不相杂一样的清楚,为什么西方学者忽悠了一批国内学者?自诩为学者的人,跟着西方论调儿走呢?个中意味,见仁见智吧。
他们说,夏朝不存在的根据,是一口咬着不放的“考古发掘,并未发现夏的遗址或者夏的文字。”的老调儿。
我的回答:不能因为你考古发掘不到关于夏的遗址,就下结论说:夏不存在。
这有些鲁莽了点儿,不是一个学者应有的操守。
他们说:这是西方标准,国际惯例。
我说:那是指鹿为马,颠倒黑白。因为至今没有发掘到夏的遗址,就说没有夏朝。倘若,今天我们把长城毁完了,夷为平地了。3000年后的子孙,按图索骥,发掘不到长城遗址。是不是子孙们可以据此而说:长城是传说,史上秦始皇根本没建设万里长城?长城是后世史官,代代相传的神话?根本没有秦帝国和秦始皇?要不然那么强大的帝国不可能第二代就亡国吧。阿房宫被项羽烧了,幸好有长城在,不然在西方学者以及我们的有些国内专家学者看来:秦帝国,秦始皇也是传说,根本不存在了。
鉴于时代的久远,当时人的工艺水平和工具的使用能力,以及建筑,科技不发达的时候。找不到那个时候的建筑和遗址,这个有什么奇怪的?同样的能发掘到遗址,又能说明什么?再说了,夏商周的遗址,或者文物,你们可别鉴定错了。孔子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如果孔子说的这个可信的话,那么从夏到商,再到周,三代1000多年的封建统治来看,周和殷的很多传统都是继承的夏朝而来的。就像我们今天是共和了,但是清政府的有些东西,我们也在继承和改良而已。使之与时俱进,合于当下发展。
5000年前的人,在5000年前的时代背景下,建设5000年前的建筑。。。。。5000年后的人,没发现,,没发掘到,就说:没有夏朝?这是什么逻辑?这是什么道理?
人家说:这是西方标准?这是国际惯例?
我说:这是指鹿为马,这是是非不分,这是颠倒黑白,这是无理取闹更是胡闹。
说司马迁的《史记.夏本纪》不可信,那是2000年前的人记载4000年前的事儿;
说孔子的《尚书.禹贡》不可信,那是2500年前的人,记载4000年前的事儿;
说周文王的《周易》不可信,那是3000年前的人,记载4000年前的事儿。
《春秋左传》是春秋的人记载夏商周的事儿。
周文王距离夏朝是500多年,孔子距离夏朝1000年不到,司马迁距离夏朝2000年左右。(这是大略年份儿,不精确哦,且这不是讨论的重点儿。)
对周文王来说,夏朝就好比今天的人看清朝明朝;
对孔子来说是周朝人看夏朝,中间就隔着一个商朝。好比今天的人看清朝,中间隔着一个民国;
司马迁看夏朝中间也就隔着四代。
今天的西方学者,中方学者,拿着自认为的什么所谓的西方标准,国际惯例,为尺度。衡量的结果是:没有夏朝,夏朝是个传说。
我说,假设明代的旧址毁坏找不到,发觉不到,考古不到。我们今天的人能说,明代是个传说,朱元璋不存在吗?
从古至今,无论河渠,山脉,旧址,史实………有史书记载,而今天考证不了的,不知凡几?你能说史书记载的都是传说,都是子虚乌有的,捏造的吗?
以国际标准为旗帜,以考古发掘不到为依据,硬是说没有夏朝。这是一个学者应有的治学态度?这是一个史学家,考古学家负责的态度?
拿着你们自己所谓的国际标准,国际惯例,考古发掘当挡箭牌,硬是指鹿为马的说没有夏朝。请问,如何能服天下人心?如何能服后世子孙心?如何对得起列祖列宗?
说夏禹王以及夏朝不存在?那中华民族的前身为什称华夏民族?
以文王,孔子,太史公言之凿凿的史料和著作,竟然抵不上今天的一个国际标准,考古发掘。真是贻笑大方,肆无忌惮!你们直接说商、周,都不存在也可以啊,何止一个夏朝?
《周易》的“汤武革命”
《尚书》的“尧舜禹汤”
《史记》的“五帝本纪”
《论语》的“尧曰”
竟然都是圣贤君子记载子虚乌有的,讲神话故事的,所有的这一切竟然抵不上一个国际标准和考古发掘。你们是不是《山海经》读多了,脑子锈掉了?见什么都怀疑,见什么都否定。
我不禁要问:你们这是要造反吗?还有天理吗?还有是非吗?还有良知吗?还是学者吗?读两篇西方学者的论文儿,去西方喝点儿洋墨水儿,拿着西方标准,国际惯例。回来后,干的第一件事儿就是:中国没夏朝,你们自己觉得你们下的这个结论就是权威!就是绝对正确!
其次,我是通过三个方面的论据来论证夏朝是存在的。你们说不存在的人们,却说不出什么确凿的事实证据。只拿着西方标准,是不能得出事实真相的,也是对中国史的不尊重。我们的夏朝,西方不承认,我们要是说黄帝尧舜禹,西方是不是就直接视为子虚乌有了?科学,治学,不是这样的。
第一、中国古籍浩如烟海,经史诸子百家,都言之凿凿。夏朝不存在的结论若成立,则我们浩如烟海的古籍,通通可以付之一炬了;
第二、根据正常的事物逻辑和人的常识性,可以得出夏朝存在的推测。如果说夏文明不存在,那殷以前的“禅让制”就成了传说。那就意味着一切礼乐制度文字度量衡,起源于商朝殷人?这个更是说不通的。夏朝人能测度天文历算,制定历法。说明别的文明更是很多。所以孔子说“行夏之时,乘殷之辂…”可见夏历在春秋时候也是王历正时。所以,想要否定夏朝的存在,不能因为找不到夏都城,就能折中众说而让人信服的。所以我说你们这是指鹿为马,强词夺理,意气很足。捏造编制的根据可笑。
第三、“尽信书不如无书”这是孟子说的《尚书》并不是指所有的书籍。所以这句话,你不能到处移植使用。考古也好,发掘也罢。总是不能脱离古籍记载。
如果你们真的不信古籍,又何必参考它?如果信的话?又何必否定它?又有人说了,我们没有全信?只是参考它。
这个行为本质就是在说:仅仅依靠,考古和发掘的遗迹是靠不住的。你们不自信,又不信古人。真的替你们这班学者,专家自诩的人,捏一把汗,你们的行为不仅仅害了自己,更害了身边的人和后人。
有人反对我说的有夏朝,我是欢迎的,但是请你说出个一二三来,而不是气上心头,恶言相加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