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关于夏的诗句

关于夏的诗句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3207 更新时间:2024/1/25 0:46:44

夏天1.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白居易:《观刈麦))2.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李商隐:(晚晴))3.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4.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杜甫:《夏夜叹》)5.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戴复古:《大热》)6.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李昂:《夏日联句》)7.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岑参:《水亭送华阴王少府还县》)8.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范成大:《喜晴》)9.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杜甫:《江村》)10.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阳阴正可人。(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关于夏的诗要整首的

山亭夏日(唐)高骈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译文]夏季天长了,绿树枝叶茂盛,树阴非常浓密;池塘中水平如镜,映照着楼台的倒影。微微的山风吹来,水晶帘轻轻飘动;满架的蔷薇正在盛开,整个院子里充满了花香。《夏日》杜耒长夏江村风日清,檐牙燕雀已生成。蝶衣晒粉花枝午,蛛网添丝屋角晴。落落疏帘邀月影,嘈嘈虚枕纳溪声。久斑两鬓如霜雪,直欲樵渔过此生。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描写盛夏的诗词,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文史百科

    1、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白居易《观刈麦》)2、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范成大《喜晴》)3、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亭幽。(杜甫《忸村》)4、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杜甫《夏夜叹》)5、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戴复古《大热》)6、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李昂《夏日联句》)7、残云收

  • 描写夏的诗句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文史百科

    1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青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2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有约》)3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翁卷《乡村四月》)4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5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6水晶帘动微风

  • 关于夏的古诗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文史百科

    小池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山亭夏日唐高骈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盛一院香

  • 早期中国历史文化格局的形成和发展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文史百科

    考古学家张弛发表的《龙山—二里头——中国史前文化格局的改变与青铜时代全球化的形成》(《文物》2017年第6期)一文,通过对长江流域、黄河流域、西辽河流域史前聚落规模与数量的分析,特别强调在龙山—二里头文化时期,半月带农牧交错带文化与文明的异军突起,对此前传统的文明中心如长江中游的屈家岭—石家河文化、

  • 夏朝之前是上古,上古之前是太古?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文史百科

    上古时代是指:文字记载出现以前的历史时代。对世界各地上古时代的定义也因此不同。在中国上古时代一般指夏以前的时代。夏朝(约前21世纪约前16世纪)是中国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世袭制朝代。常识历史篇。夏朝都城二里头遗址二里头遗址位于偃师市二里头村及其周围,该遗址南临古洛河、北依邙山、背靠黄河,范围包括二里头

  • 夏朝有没有青铜器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文史百科

    朋友您好,最早的青铜器出现于约5000年到6000年间的西亚两河流域地区。苏美尔文明时期的雕有狮子形象的大型铜刀是早期青铜器的代表。青铜器在2000多年前逐渐由铁器所取代。公元前3000年左右,中国已经有了青铜铸品,但进入青铜时代的时间,目前所知大约是在夏代,即公元前21世纪。所以说夏朝已经有了青铜

  • 夏朝以前的时代叫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文史百科

    夏朝前面是虞朝,就是帝舜的朝代,但是舜朝的存在时间可能短一点,可能不到一百年,这也说明华夏的大一统王朝不是一下子就建立起来的,而是一步步,渐进的建立起来的.帝舜是华胥氏,大禹是夏后氏,我们的族名华夏,就是华胥氏跟夏后氏的合写.我们现在还叫华人,可见帝舜的影响有多大了.

  • 良渚古国属于历史上记载的哪个朝代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文史百科

    良渚古国比历史上的夏朝还早,距今约有5000年的历史。按照专家推测应该是成鸠氏之国,并且良渚古都是天皇氏之都。没有文字记载的时代....时代是距今4300-5300年,因为是南方它不属于黄帝为代表黄河文明,4300年,对应过去是尧舜时期;如果是5300年,就应该对应伏羲氏-神农氏(黄帝时间坐标是公元

  • 什么是“礼乐文化”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文史百科

    礼乐的产生关于礼乐的产生,已知的文献中有各种说法,如礼乐本于神说:《大戴礼记曾子天圆》说,神者品“品物之本,礼乐之祖……”;如礼本天地人的统一和秩序说:《左传昭公二十五年》上子产说,“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天地之经,而民实则之”;还有礼根于人类自身繁衍延续的欲望说:“孝,礼之始也”[1

  • 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三者之间的关系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文史百科

    宗法制和分封制是互为表里的政治制度,宗法制是通过血缘宗族关系来分配政治权力,保证了分封制的顺利推行。西周的礼乐制是保证分封制、宗法制稳定推行的工具。1、嫡长制继承制是宗法制的最大特点,并且,按照血缘关系的亲疏,形成了宗法等级。2、分封制,就是周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分封给王族子弟、功臣、先代贵族,建立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