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什么是嵩山古文化?

什么是嵩山古文化?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4281 更新时间:2024/1/24 14:46:20

中国的远古明是多姿多彩的。有学者把龙山时代中华文明形

成时期的历史状况形象地比喻为“满天星斗”。然而,这“满天星

斗”最后奇迹般地汇集到了中岳嵩山周围的所谓“中国”之地。

是什么力量使人们走嵩山呢?关键在于:这里有着优越适中的

地理位置,四通八达的交通,土肥水美的生态环境,四方辐辏的文明

轴心。而数千年文化的一脉相承,延绵不绝,则是其无与伦比的历史

底蕴。

从考古资料看,嵩山地区早在旧石器时代就是人类活动的理想地

区。洛阳凯旋路旧石器文化遗址,三门峡旧石器文化遗址,说明早在

数十万年前就有嵩山人在这里生存、劳作、繁衍。

新石器时代早期,与嵩山地区有着极为丰富的考古发掘。那时的

嵩山人已经生活在精心构筑的村落里,过着以农业为经济主体的定居

生活,并饲养家畜,进行渔猎。使用非精致(相对而言)的石磨

盘、磨棒加工粮食,能够制造多种多样的陶器、石器、骨器。墓葬中随葬刻符龟甲和骨笛,表明当时的嵩山人已经有较高精神生活水平。

新石器时代中期,嵩山地区人类聚落更加密集,经济文化更加发达。人们开始用厚而高的夯土墙护卫自己的聚落,居住在地面起建的多间一体的房屋中,使用着绚丽多彩的陶器,陶器上用黑、红、棕等染料描绘着太阳纹、月亮纹、花卉纹、几纹。石器多经过精细的磨制,种植粟、稻等农作物。

新石器时代晚期,嵩山地区社会发展又有了新的成就。在考古发掘中发现了铜块、残铜器、熔铜坩埚,表明人们初步掌握了冶铜技术,开始迈向金属时代。那时已发明了水井,城堡增多,在登封城登发现了东西并列的两个夯土城墙,面积约为1万平方米,城内有用人作牺牲的夯土建筑。新密古城寨城址,夯土城墙尚保留在现今的地面之上,城址面积将近1。8万平方米。平粮台古城约3。4万平方米,城门旁有用土坯砌筑的门房,城门路土下埋有排水陶管,城内有建筑在夯土台基上的土坯排房,城内还发现了铜渣块。在新砦文化遗址,发现了颇具“王气”的陶礼器,有了青铜礼器和工具。

嵩山地区连绵不继的古文化长链,把一个地区古代人类社会从蒙昧时代到青铜时代的发展轨迹,勾勒得脉络清楚、历历在目。这对其他地区来说,无疑是一种巨大而持续的向心力,使各地的“无数英雄竞折腰”。

大汶口文化据泰山,临大海,兼大陆与海洋文化之优势,纵横驰骋,北越渤海登陆辽东半岛,南走黄海直下江南杭州湾。到了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它就积极参与中原逐鹿,大举西进,实现了临海文化与内陆文化的大交融,为中原大地带来了新的发展活力。

、就在大汶口文化大举西进之时,以长江中游为根据地的屈家岭文化也积极参与中原逐鹿,向着原本属于仰韶文化的南阳盆地一带推进。据有南阳后,继续北上,其影响直达嵩山南北。屈家岭文化据长江腹地,扼南北通衢,是当时稻作文化的主要代表。它越过淮水上游,直指黄河中游,把黄河与长江两大文化体系进行了沟通,有力地推动了中原文化的进步。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杜金鹏先生在《华文明之根》一文中说:“三种不同地区、不同特色的文化在嵩山地区的聚汇与融合,亦即来自海岱地区、江汉平原、中原腹地三个人群集团的聚汇与融合,对于华夏民族、华夏文明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强劲的激化和推

动作用。”

这当然是就主体而言的,其实,嵩山地区还吸收和融入了若干周边地区的其他文化因素,如江浙地区的良渚文化,西北地区的龙山时代文化,东南地区的马桥文化,还有一些来自豫北、冀南地区的文化

因子。

可以这样说,在中华大地上,没有一个地方像嵩山地区那样,在新石器时代后期至青铜时代早期那样,能广泛而大量地吸纳来自各地的文化精华。这既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作为世居嵩山的先民来说,又必须有一种广为吸纳的宽广胸怀。四面八方的文化潮流,蜂拥而至,是抵拒还是吸纳,这本身反映了一方居民的气度和胸襟。嵩山先民以其特别开阔的胸襟和特别浩大的气度,吸纳了四方文化,并将这些文化投入到嵩山这一文明炼炉之中,经过汇聚、碰撞、交融、升华,逐步形成了华夏文明。

在这点上,我们应该无穷尽地感谢嵩山地区的先民们。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中国考古现在还不能证明夏朝的存在吗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文史百科

    总有一天会确定现在支持夏朝存在的史书都是周以后的。比如史记,尽信书不如无书。史记记载了鬼神的存在。那也是真的咯。何况史记成书的汉代距离传说中的夏朝那么远。如无意外,应该是根据稍早的书籍。尚书的话,现存尚书已经由清华简证实了伪书,它的价值另说,但作为夏朝存在的证据不可信。现存竹书纪年也被证明是伪书。不

  • 商朝的甲骨文中有哪些关于夏朝的记载?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文史百科

    很遗憾,在目前所发现的甲骨文中,并没有关于夏朝的任何记载。以至于夏朝这个王朝是否真实存在还是出自于后世对神话世界的美好想象到现在还未曾可知。当然,那些张口闭口说什么外国人不愿意接受中国人是其祖先,不准我们公开夏朝资料的皇汉粉们更是无稽之谈,人要是脆弱到这种地步,可见有多自卑。这种人自负到一定程度了,

  • 西周的都城到底在洛阳还是西安?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文史百科

    关于西周的都城在西安还是在洛阳的问题我来作答,相信初中历史课本早就给出了答案,再有《新华字典》也有简单的图解,中国中央电视台也有专业解读。现在是网络时代,比较流行的一句话是“我是来看评论的。”。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丰镐遗址”文物保护碑在我的家乡随处可见,以至于影响了我们村乃至我们街办的拆迁开发等工作

  • 三星堆文化是什么时期的,与夏商周哪个朝代对应?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文史百科

    关于这个问题,诸多朋友在理解上有严重的误区。首先要界定“三星堆文化”。先谈上限,绝对到不了距今4800年即公元前2800年。成都平原相当于龙山时代的考古学文化,是宝墩文化,也有人称其为三星堆一期文化。注意这是前三星堆文化,而绝非三星堆文化本身。三星堆文化是以三星堆遗址第二至四期文化为典型代表的考古学

  • 商朝的甲骨文和西周开始用的篆书有什么关系?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文史百科

    商代甲骨文可考的是从盘庚迁都定居安阳算起。我们感觉是,它不是突然出现的,它应该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此前应该有甲骨文产生,它可能写在了如树叶,羊皮,竹简,石头(非刻)上,可能因这些东西不好保存,没有遗留下来而已。殷人迷信,事事卜,时时卜。他们认为龟有灵性,能够与上天祖先,神灵沟通,于是用

  • 中国新石器时代有哪些重要的古城遗址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文史百科

    新石器时代按照时间顺序来分主要有早期、中期、晚期三个阶段。早期主要文化遗存有裴李岗文化和磁山文化为代表。中期主要有大汶口文化、仰韶文化和红山文化为代表。其中大汶口文化遗址位于泰山南麓泰安市郊区大汶口镇,大汶河东西贯穿,将其分为南北两片。遗址总面积80余万平方米,文化层堆积2~3米,是大汶口文化的发现

  • 二里头遗址是夏都吗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文史百科

    只能是疑似夏都,根本没法证明,也有专家说是商朝初期的遗址。夏现在基本停留在史料里,说他存在吧,没有更多的实物证明,文字更是没有,甲骨文里也没记载。说他不存在吧,史记、竹书纪年等史书写的非常详实,而且后世的记载都是对的,能否定夏存在。所以碰上这个二里头,时间差不多就算在夏朝头上了我国也就是中国是世界上

  • 中国五大文化遗址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文史百科

    二楼的题目都没有读懂,人家说的是文化遗址,不是世界文化遗产,现在世界物质文化遗产都35处了。你那数据也太老了。五大文化遗址是不是考古遗址阿?这个五大不好排哟。应该是: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殷虚商文化遗址、仰韶文化遗址、龙山文化遗址、良渚文化遗址。

  • 简述石器时代重要考古发现及主要文化遗物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文史百科

    跨湖桥新石器时代遗址,位于浙江省萧山城区西南约4公里的城厢街道湘湖村。遗址西南约3公里为钱塘江、富春江与浦阳江三江的交汇处,在此形成曲折之形,往北再折向东流入东海。遗址南北均为低矮的山丘,往北越过山岭可见钱塘江,南面为东西向连绵不断的会稽山余脉。跨湖桥遗址,是由古湘湖的上湘湖和下湘湖之间有一座跨湖桥

  • 与仰韶文化一起并称为四大文化是哪四大文化呀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文史百科

    与仰韶文化一起并称为四大文化是河姆渡文化、半坡文化、龙山文化。相关介绍:1.河姆渡文化:是中国长江流域下游以南地区古老而多姿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即距今约7000年前)。黑陶是河姆渡陶器的一大特色;在建筑方面,遗址中发现大量干栏式房屋的遗迹。2.半坡文化:中国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的一种文化,属黄河中游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