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二里头遗址是商都还是夏都?

二里头遗址是商都还是夏都?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3886 更新时间:2024/1/17 14:27:04

就现有材料而言,二里头遗址既不能确认为商都也不能确认为都。

副题中提及拙《关于二里头为早商都邑的假说》,这大概是中国学者首次在论文题目中明言己说为“假说”吧。本人爱用的一个“不倒翁论断”是:(在考古与上古史领域)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排除不了任假说所代表的可能性。这就在二里头商都说夏都说之外,提出了一种“有条件的不可知论”,即认为在甲骨文那样的自证性文书出现以前,这问题是无解的。

从认识论的角度看,二里头商都说和夏都说,都可以归为“可知论”,只不过各派所指认的靠谱文献与对号入座的都邑所在地不同而已。

众所周知,上个世纪下半叶,围绕此问题,学界争来吵去,几十年来不可开交,其参与人数和发表学说之多,历时日之长,讨论之热烈,都远超其他学术课题,构成了20世纪下半叶直至今日中国学术史上罕见的景观。相当一部分参与其中的学者的认知前提是:“我是真理你是谬误,我是科学的你是非科学的,我是正确的你是错误的”,不少人把推论和假说当作毕生的信仰来捍卫。连事实与看法都分不清,只能是那个甚至这个时代教育的失败。

此题下昨天的一个新回答中提到,“教育部在这点上应该是汲取了绝对主流观点才这么写”。这是对本人上句话的最好的注脚。到现在,大家还很看重“主流观点”,这位朋友居然还有“绝对主流观点”的提法。我们还是回观下学术史吧,不妨看图说话:

俗话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看我圈的所谓“共识”或“主流观点”,十几到二十年为周期一直在游移。那么,目前的“共识”或“主流观点”就更接近于历史的真实?

邹衡先生当年秉持“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的信念,力排众议成为“搅局者”(孙庆伟《追迹三代》,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但过了不久,“(只有)二里头为夏”的观点就变身为多数派的“主流观点”;不意先生驾鹤西去不久,就又重归了少数派……

在“二里头夏都说”成为主流观点后,仍有学者坚持“二里头商都说”直到90年代(如高炜、杜金鹏先生等),甚至一直未改变其观点(如安金槐[已故]、育彬、殷玮璋、郑光、冯时先生等)。那么,目前为少数派的“二里头商都说”就完全不靠谱甚至是胡说八道吗?本人重提了下此旧说,就“震惊”了我圈,被认为把本来捋清的历史脉络又搞混乱了。任何时段的“搅局者”不都是往往有助于学术讨论的深化吗?

种种问题,人们都不禁要问。

在没有决定性证据出现的情况下,企图将“共识”或“主流观点”绝对化为定论,是目前我圈研究中值得严重关注的倾。“共识或主流观点=定论=历史真实”的认知是否能够成立,是必须加以严肃思考的问题。

2014年,笔者在《夏商都邑与文化》文集收录的论文中,仍认为“二里头与偃师商城的兴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朝更替夏商革命的说法,不能不说仍是最能自圆其说的假说”。那是因为笔者以为这与重提“二里头商都说”并无矛盾:各种假说所代表的可能性本来就是不排他的。

笔者关于“二里头商都说”的思考,不过是在新的时点上,对既有重要假说之一所代表的可能性的提示而已。显然,其中所显现的理论和方法论问题,才是我们最关心的。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为什么历史书上统一中国的是秦而不是夏商周?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文史百科

    历史书上说秦始皇统一了中国,不知道题主说的是哪本历史书。这个说法也没错。秦始皇确实“统一”了中国横扫寰宇,剪灭六国,前后用了10年时间。“统一”这个动宾词组,在这里是动词词性,作谓语。而且,相信不论哪本历史书,都不会说秦帝国是中国的第一个“统一”的国家。这里的“统一”,就是形容词作定语了。上个世纪二

  • 中国的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是怎样逐步建立和加强王权的?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文史百科

    相传尧、舜、禹时,部落联盟内采用“禅让”的方式“选贤与能”,推举联盟的共主。如尧老时,把“王”位禅让给了贤能的舜。禹的父亲崇伯鲧,是雄据大河南岸嵩山中的有崇氏部落首领。有崇氏与在大河北岸太行山东麓的共工氏,都是富有治水经验的部落。在尧舜时期,为了争夺王权,鲧与共工先后对尧舜展开了激烈的斗争,都失败了

  • 如何评价偃师“中国二里头夏都博物馆”的命名?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文史百科

    首先,亮出笔者的答案:把二里头博物馆冠上“夏都”的名称不合适。关于二里头的问题,笔者已经写过几篇文章和悟空问答。其中各有一篇回答和一篇文章获得青云计划奖。按道理说,二里头遗址博物馆的建立本身是一件好事,但是,把“二里头遗址博物馆”冠上“夏都”二个字,就把这一件好事搞得变得了味。首先,从考古资料来说,

  • 有文物证明夏朝的存在吗?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文史百科

    到底有何证据证明夏朝的存在每个中国人都会面对这样一个问题“我从哪里来?”,同样中国史研究也会面对“中华文明的源头在哪里?”的问题。国际史学界对中国历史的研究,一般是以商朝,作为中国正式历史的开端,也就是约3700年前。但为何国内史学界,坚持以夏作为中华民族的第一个正式王朝呢?一、多数学者认为,以偃师

  • 洛阳二里头是不是夏朝都城?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文史百科

    洛阳二里头是夏朝都城,这是考古界的基本共识。在二里头,你会发现一个王朝的身影。二里头,本是一个平淡无奇的小村庄,地处伊河、洛河之间的洛阳偃师市。这个村庄有着中国传统村落典型的平静和安详。但是,这种数千年来的平静,在1959年,被彻底打破。1959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专家徐旭生,率队在传说中夏人

  • 如何看待夏代一片卜骨上发现了两个字,很可能其中一字为“夏”?这可以证明夏朝的存在吗?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文史百科

    确实是有这回事。在二里头的一片卜骨上,发现了俩字,其中一个疑似是“夏”字雏形。只是疑似为夏字。识别出这个字的学者名叫李维明,早在2011年就发表过《“夏”字形探源》的文章。来看下这片卜骨,图中圈出的部分就是被认作“夏”字的字。这到底是不是夏字呢?看下这个字的字形,上下结构的。上面是一个日,下边是一个

  • 夏朝属于新石器时代吗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文史百科

    属于的,所谓新石器时代和旧石器时代的区别的就是工具是够经过加工,未加工过的是旧石器时代,而经过人为加工过的属于新石器时代。经过考古发现,夏朝出土的工具文物,已经经过人为加工,所以应该算新石器时代。河南省偃师市二里头村位于伊、洛二水之间,距离洛阳市约18公里,东西长约2.5公里,南北宽约1.5公里。是

  • 为何洛阳要将有争议的“二里头”定位为夏都?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文史百科

    有国家支持的二里头夏都,还能有多大争议?许宏话是2018年前的。现在他也不敢和国家探源工程做对!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18年5月28日(星期一)上午10时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厅举行新闻发布会,请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教育部、科技部有关负责同志等介绍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综合研究成果有关情况,并答记

  • 开封历史介绍一下?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文史百科

    开封古称汴梁、汴京,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著名的七大古都之一,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早在春秋时期,郑国为了开拓封疆,在这里筑城,于是就起名开封。北宋时期的东京,城郭宏伟,“人口逾百万,货物集南北”,经济繁荣,风光旖旎,物华天宝,不但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世界上最繁华的都市之一,有“

  • 二里头遗址是不是夏朝存在的证据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文史百科

    不能这么说。最多只能说,这是“早商”政权存在的证据。但这个“早商”,是不是史书上记载的“夏朝”,显然尚无定论。除非出土的器物上,明确反映这就是“夏”,否则都不能做此判断。最多只能说,在史书记载的“夏王朝”时代,中国大地上,已经出现了非常成熟的国家政权。1、在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存中,发掘出两座类似宫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