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夏商西周的文化

夏商西周的文化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4673 更新时间:2024/1/29 5:15:23

恩格斯谈奴隶社会文化发达原因恩格斯在《反杜林论暴力论》中明确指出:“只有奴隶制才使农业和工业之间的更大规模的分工成为可能,从而为古代文化的繁荣,即为希腊文化创造了条件。没有奴隶制,就没有希腊国家,就没有希腊的艺术和科学;没有奴隶制,就没有罗马帝国。没有希腊文化和罗马帝国所奠定的基础,也就没有现代的欧洲。”又说:“有一点是清楚的:当人的劳动的生产率还非常低,除了必要的生活资料只能提供微少的剩余的时候,生产力的提高、交换的扩大、国家和法律的发展、艺术和科学的创立,都只有通过更大的分工才有可能。这种分工的基础是,从事单纯体力劳动的群众同管理劳动、经营商业和掌管国事以及后来从事艺术和科学的少数特权分子之间的大分工。”这说明,奴隶社会文化发达的原因是劳动有了进一步的分工,是出现了一些专门从事科学及艺术工作的人们和广大劳动者的劳动相结合的产物。而劳动分工的根源,在于奴隶制经济的发展。我国对甲骨文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的四位学者在甲骨学史上,有四位学者做出过重大贡献,被钱玄同推誉为“甲骨四堂”,这就是罗振玉(号雪堂)、国维(号观堂)、董作宾(号彦堂)和郭沫若(号鼎堂)。四位甲骨学家各有建树。他们分别从古文字学、古文献学、考古学和社会历史科学开拓了甲骨学研究的新领域。罗振玉在甲骨文搜集、收藏上用力甚勤,促成了甲骨学史上第一部著录书《铁云藏龟》的出版,开了用甲骨文研究殷商历史的先河。王国维在甲骨文字的考释上多有发明。他的最大成就,就是在甲骨学研究中首立考史一目。董作宾是我国甲骨学和考古学的主要奠基人之一,他把西方考古科学运用于殷墟发掘,结束了甲骨文的“盗掘时期”,开始了有组织的“科学发掘时期”。郭沫若在甲骨学研究中,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把古文字和古史研究结合起来,开创出史学研究的新天地。甲骨文是商朝占卜的记录商人迷信鬼神,商王室的一切行政和日常事务,都要探询鬼神的意旨,于是尚卜法。商人行卜的方法是选取好的淡水龟甲和牛胛骨,干洁后在甲骨的反面挖成若干行非常整齐的椭圆孔槽,仅留薄薄的一层不穿透甲或骨面,名曰“钻”。卜时将钻好的甲骨取来,先取一孔,在正面差不多的地方画一墨道,名为“墨”。又在所选定的孔中放入艾绒,点火灼之,使未穿透的甲骨薄面出现灼裂纹,名曰“灼”。灼后反过来观察裂纹是否侵及墨道和所灼裂纹呈什么形状,凡侵及墨道者名为“食墨”,吉;不侵者为“不食”,不吉。其裂纹的形状,大致分为五种,曰雨、霁、蒙、驿、克,是为“兆”。这一系列的活动统名曰“卜”。将卜的预测和后来的征验等一系列活动写刻于所卜的兆旁,名曰“贞”。因为商人无事不卜,卜必有贞,就积累下无数片的卜辞,迄今所得已有十几万片。这些占卜记录刻在甲骨上,人们就称之为甲骨文。因为是卜的记录,故称之为“卜辞”。下面是出自《殷墟书契著华》的一段卜辞:“癸巳卜,壳贞:旬亡祸?王占曰:有祟,其有来艰。乞至五日丁酉,允有来艰自西。戛告曰:土方正于我东鄙,灾二邑;方亦侵我西鄙田。”大意是:癸巳这一天占卜,问十天内有无祸患?商王占卜的结果说:有祸祟,将有一次突来的灾难。迄至五日丁酉时,这灾难来自西方。戛警告说:土方正侵扰我东部边境,祸及两邑;方亦侵我西部边境土地。(土方、方为商朝边境的两个民族)“六书”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序》归纳古来创造文字的规律为“六书”。他说:“周礼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一曰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二曰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三曰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四曰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武信是也。五曰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六曰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历来文字研究学者,多以“六书”为标准。其实,许慎这种分类法并不十分科学,它不能完全概括古代造字的规律。《夏小正》《夏小正》是我国现存最早、含有丰富物候知识的农书。它将天象同相应的物候糅在一起,构成了物候历和天文历的结合体。例如,书中记载“五月,时有养日;十月,时有养夜”。所谓时有养日和时有养夜,已包含有夏至、冬至的含意。书中还将物候与气象、天象、农事活动等方面按月记载。以正月为例,这时的天气“时有俊风,寒日涤冻涂”(和风徐徐吹来,寒意消退,冻土消融);“鞠则见,初昏参中,斗柄悬在下”(天空中可以看到鞠星,黄昏时参星在南,北斗七星的斗柄朝下);“蛰,雁北乡,雉震峋;鱼陟负冰;囿有见韭;田鼠出;獭祭鱼;鹰则为鸠,柳,梅杏桃则华;缇缟;鸡桴粥”(冬眠的动物苏醒,大雁北飞,野鸡鸣叫求偶,水温上升,鱼在薄冰下浮游,园圃中韭菜长出嫩叶,田鼠出来活动,水獭捕捉鱼类;鹰去鸠来,柳树长出花絮,梅杏山桃开花,莎草结实,鸡开始产卵);这时“农纬厥耒,农率均田,采芸”(修理农具,整理田界,为土田的耕作分配劳力,采摘祭祀用的芸菜)。对物候的仔细观察,并与气候、天象及农事活动联系起来,反映了夏朝人们在这些方面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科学知识。由于夏代文字未被发现,《夏小正》不可能为夏人所写,是周代,更可能是战国时人追记古事。但与殷历比较,它的记载很能代表夏代的历法水平。西周青铜器的铭文夏代和商代中期以前的青铜礼器上很少铸有文字,到商代晚期青铜器的铭文最长者也不过四十余字。从西周早期开始,礼器上普遍铸有长篇铭文。至今发现有铭文的周代铜器已达三千多件。不少铭文内容丰富,足以和现存周代的古文献相媲美。西周初年的大盂鼎,有铭文291字,记载了周康王二十三年册封其臣盂,并赏赐给他奴隶及其他财物的情况。西周后期,铭文更多。周宣王时的毛公鼎有铭文近五百字,记载了宣王告诫和赏赐其臣毛公的情况,是迄今发现铭文最长的铜器。可以看出,周代的许多军国大事,如分封授土、赏赐奴仆、诉讼刑罚、职官任命、地域疆界、征伐战斗等事项,都被铸成铭文,以示垂之久远之义。这些铭文,成为研究周代历史社会的重要资料。很多铭文排列整齐,笔力流畅,具有一定书法艺术价值。西周铜器铭文的增多,既反映了铸造技术的提高,又成为展示三代文化的物质载体。干支纪年法干支是天干和地支的合称。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依一定顺序组合,共六十个单位,成为一个周期,称为六十甲子,周而复始。欲知公元某年的干支数,可以按下表推算:干支左边直行数字是公元前纪年的个位数,右边直行数字是公元后纪年的个位数;干支表下部三横行数字为公元前和公元后纪年的十位数;表左侧三立行数字为公元前纪年的百位数和千位数,右侧三立行数字为公元后纪年的百位数和千位数。例如公元1840年,可从右方立表找出“18”,再按箭头所示在表下横行中找到“4”,然后在表内右边找到“0”,“4”与“0”相交之格为庚子,可知此年为庚子年。推算公元前的干支,由左侧检算。《周易》与阴阳说《周易》是一部以八卦(乾、坤、震、巽、坎、离、艮、兑)象征天、地、雷、风、水、火、山、泽等自然现象,推测自然、社会变化和占卜的书。阴阳本是表示自然界明暗现象,形成于远古的概念。在殷墟卜辞中已经出现“阳”字。阴阳观念是《周易》经文整个结构中贯穿始终的变化发展观念。在《周易》里记载了许多属于对立事物的范畴。如吉凶、祸福、大小、出入、往来、进退、上下、得丧(失)、生死、内外、泰否、损益等。这些对立事物的存在,说明整个世界充满矛盾,是在矛盾中影响着、牵制着、变化着。所谓“小往大来,大往小来”,“无平不陂,无往不复”,世界上没有一成不变的永恒事物。任何事物都有它自身的矛盾,都从它自身的矛盾中变化着。对世界作这样的看法,具有这样的观点,可以说这是“有对”之学(辩证法)的萌芽了

三代是中华文明的勃兴时期,为后世的中国文化奠定了基础(1)出现了甲骨文和金文(2)历法:有<夏小正>,<干支纪日法>(3)天文:有最早的日食月食记录(4)有医药学常识(5)生物学:有动植物的名字,对保护环境有初步认识(6)地理学:<周易>朴素辩证法,有中华民族的精神(7)雕塑和青铜铸造艺术达到高峰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夏朝商朝周朝夏商周这三个朝代都是什么民族?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文史百科

    中国原生农耕文明的发祥地在长江流域,这是稻作文化的故乡,中、下、上游均为不同文明与早期国家的发源地,但在长江中游最早形成了国家大文明。该地区自旧石器晚期以来,至新石器时代,其文化发展一脉相承至青铜时代早期;一直致力于发展稻作农业生活方式,在屈家岭、石家河时期相继进入铜石并用时代和青铜时代,出现了以云

  • 夏朝青铜文化辉煌发展的主要因素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文史百科

    一,夏商是中国奴隶社会发展的高峰,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有一种更好的生产工具来代替原有的落后工具,青铜文化的发展正是生产力发展的一个产物。二,冶炼技术的提高,三,仓颉造字以来,文字的出现赋予了青铜器一个新的灵魂。四,国家的产生有利于集中财力物力,为青铜器的冶炼提供了坚强的后盾。五,奴隶贵族的奢华生活需要。

  • 周代文化具体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文史百科

    西周西周的文化和科技成就西周享国近三百年,这一时期创造的文化亦是灿烂多姿。文化方面的成就第一、“五行”与《周易》。西周末年就已出现了对“五行”的认识。《尚书洪范》把水、火、木、金、土这五种物质称为“五行”,并认识到五行中的每一行都有不同的性能,认为“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墙;

  • 夏朝、商朝、西周。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文史百科

    夏朝(约前2070-前1600),重要事件有:鲧禹治水、涂山之会、九州、三苗、皋陶作刑、钧台之享、灭有扈氏、太康失国、后羿代夏、寒浞夺位、少康中兴、五十而贡、孔甲乱政、鸣条之战等。重要人物有姒启,姒太康,姒少康,姒桀等。商朝(约公元前1600年约公元前1046年),重要事件有:商汤灭夏、景亳之命、伊

  • 急需有关夏朝,商朝和西周时期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文史百科

    夏朝大禹治水,后羿射日商朝伊尹归商,酒池肉林(商纣王)西周武王伐纣,烽火戏诸侯(周幽王)夏:夏启即位后,很能继承大禹的事业,可惜死后,他的儿子「太康」无能,被一位诸侯首领、传说中「嫦娥」的丈夫「后羿」所逐。太康死后后羿立太康的之弟「仲康」为夏王,但实权操纵在后羿之手。仲康死后,其子「相」立,后羿被他

  • 我国古代青铜文化灿烂时期是:A.夏朝B.商朝C.西周D.东周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文史百科

    B商青铜器的冶炼与制造都相当成熟,各种常用的器具和礼器、酒器十分精美。著名的司母戊大方鼎重达875公斤,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 大汶口文化、红山文化、半坡文化等等在年代上与夏、商或西周是什么关系?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文史百科

    大汶口文化、与红山文化仍是母系社会,半坡文化时期已经开始向父系社会进化,但仍属原始社会,而夏、商与西周已经是完全父系社会并已变为奴隶制社会,从年代上讲,大汶口文化、与红山文化半坡文化要比早很久大汶口文化(公元前4300-前2500年)半坡文化(距今5600-6700年)红山文化(距今五、六千年延续时

  • 夏朝的历史 稍微具体点 就可以了 谢谢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文史百科

    夏朝(约为前2050年约前1600年)中国史书记载的第一个朝代。根据史书记载,夏朝是禹的儿子启废除了传统的部落“禅让”制,杀死益而称王,建立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禹传子代替了以前的禅让制度,由禅让制变成王位的世袭制。夏朝共传13代,16王。夏朝其中心区域在今天的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一带。据说启死后

  • 夏朝主要有哪些异姓方国?分别生活在哪里?最终的结局如何?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文史百科

    夏朝除了12个核心同姓方国之外,还有不少异姓方国,下面分别来介绍一下,当时方国很多,据说有上万个,要知道西周初年,参与周武王讨伐商纣王的天下诸侯就有800多个,而在夏朝和商朝,天下诸侯国或者方国的数量更多。1、涂山氏涂山氏是大禹的妻族,大禹治水时期,娶了涂山氏的女子为妻,生下了启,大禹治水13年,三

  • 三皇五帝和夏朝到底存在不存在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文史百科

    没发现夏朝的文字记录,龙山文化和二里头文化的遗址发现了一些,但不能证明这些遗址就和三皇五帝有关,皇甫谧的帝王世纪里,夏朝以前排了几十个国王,不知道都怎么来的,竹书纪年还有尚书等等史料的记载都不知道真的假的,首先,夏朝不存在,并不是什么西方白人为了打击中国人自信编造出来的念过一点中国古代史的都知道,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