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三十六计故事介绍:第十五计调虎离山

三十六计故事介绍:第十五计调虎离山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1615 更新时间:2023/12/9 4:38:09

设法使老虎离开山头。比喻为了便于行事,想法子引诱人离开原来的地方。

【原典】

待天以困之①,用人以诱之②,往蹇来连③。

【注释】

①待天以困之:天,指自然的各种条件或情况。此句意为战场上我方等待天然的条件或情况对敌方不利时,我再去围困他。

②用人以诱之:用人为的假象去诱惑他(指敌人),使他向我就范。

③往蹇来连:语出《易经.蹇》卦。蹇,卦名。本卦为异卦相叠(艮下坎上)。上卦为坎为水,下卦为艮为山。山上有水流,山石多险,水流曲折,言行道之不容易,这是本卦的卦象。蹇,困难;连,艰难。这句意为:往来皆难,行路困难重重。

此计运用这个道理,是说战场上若遇强敌,要善用谋,用假象使敌人离开驻地,诱他就我之范,丧失他的优势,使他处处皆难,寸步难行,由主动变被动,而我则出其不意而致胜。

【按语】

兵书曰:“下政攻城”。若攻坚,则自取败亡矣。敌既得地利,则不可争其地。且敌有主而势大:有主,则非利不来趋;势大,则非天人合用,不能胜。汉末,羌率众数千,遮诩于队仓崤谷。诩即停军不进,而宣言上书请兵,须到乃发。羌闻之,乃分抄旁县。翔因其兵散,日夜进道,兼行百余里,令军士各作两灶,日倍增之,羌不敢逼,遂大破之。兵到乃发者,利诱之也;日夜兼进者,用天时以困之也;倍增其灶者,惑之以人事也。

【故事:赵括轻出长平关】

战国时,秦国出兵攻打赵国。赵国名将廉颇凭借长平关易守难攻的险要地势,屡次挫败秦军。

秦国把坚守长平关的廉颇视为眼中钉、肉中刺,精心策划了反间计,使赵王对廉颇起了疑心,将廉颇撤换下来,派去了无实战经验、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

秦将白起为了引诱赵括离开长平关,故意打了几个败仗后退走。赵括求胜心切,轻易杀出长平关,出城追击秦军,结果进入了秦军的埋伏圈。白起将赵括的40万大军断成两段,分而制之。赵括只好就地筑起营垒,等待援兵。其实援兵早被白起悉数全歼。赵括在营垒里苦等了40余天,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这时秦军故意网开一面,引诱赵括强行突围,结果赵括轻易离开营垒,再次进入秦军的埋伏圈。这一次赵括回天无力,全军覆没。

在这里,秦军三次使用调虎离山之计。第一次用反间计调走了廉颇这只虎,第二次调赵括离开易守难攻的长平关,第三次诱骗赵括离开临时营垒。值得称奇的是,秦军使用调虎离山之计连连得手,赵括一而再、再而三地上了秦军的圈套。

【故事:韩世忠征讨刘忠】

南宋初年,刘忠拥兵数万,占据了蕲阳白面山,与朝廷为敌。韩世忠奉命征讨刘忠。

韩世忠统兵来到白面山下,看到刘忠的防守很坚固,便下令结营扎寨,不许出战。就这样对峙了好多天,韩世忠每日下棋喝酒,似乎无心打仗,众将士感到很奇怪。其实,韩世忠已派出细作查探敌人的情况,正在心中谋划胜敌之策。他嫌细作探明的敌情不够详备,遂在一天夜里带领一名部将偷偷到敌营附近巡察。四周看过一遍之后,韩世忠对部将说:“真是天助我也,我已有破敌妙计了!”

回营后,韩世忠派出2000精兵趁着夜色埋伏于白面山下。自己则率众将士拔营,向刘忠发起突然进攻。刘忠仓促应战,感到兵力不足,便把山上的兵马全都调集过来。此时那2000精兵乘山上空虚,迅速占领了中军了望台。正与韩世忠激战的刘忠部卒见中军了望台上插满了官军的旗帜,知后方已失守,军心很快涣散,许多士兵争相奔逃。刘忠最后死于非命。

韩世忠谋而后动,巧施调虎离山之计,先使敌人后方易帜,形成前后合击之势,一举攻破坚固的防线。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三十六计故事介绍:第十九计釜底抽薪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传统文化

    从锅底抽掉柴火。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原典】不敌其力①,而消其势②,兑下乾上之象③。【注释】①不敌其力:敌,动词,攻打。力,最坚强的部位。②而消其势:势,气势—。③兑下乾上之象:《易经》六十四卦中,《履》卦为“兑下乾上”,上卦为乾为天.下卦为兑为泽。又,兑为阴卦,为柔;乾为阳卦,为刚。兑在下,从循

  • 正一道、天师道和五斗米道分别是什么?为什么五斗米道不受待见?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传统文化

    正一道、天师道和五斗米道分别是什么?为什么五斗米道不受待见?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我们都知道,中国本土唯一宗教——道教,主要分为两大派系:全真道和正一道。其中,正一道又被人们称作天师道、五斗米道、鬼道等。不过,在正一教内人士看来,称“天师道”没有问题,但称“五斗米道”、“鬼道”却不

  • 年糕是怎么制成的?探索年糕的由来与传说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传统文化

    对年糕的由来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年糕是中国传统年节特色食品,有年年高升的吉祥寓意,年糕是怎样制成的?有什么由来与传说?年糕的由来关于春节年糕的来历,有一个故事。在远古时期有一种怪兽称为“年”,一年四季都生活在深山老林里,饿了就捕捉其他兽类充饥。可到了严冬季节,

  • "能在人下为人,不在树下为树"是什么意思?怎么理解其中含义?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传统文化

    “能在人下为人,不在树下为树”是什么意思?怎么理解其中含义?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从古至今,在我国民间流传了不少的俗语老化,多的数不胜数。这些俗语老化都是老祖宗们的智慧结晶,每一句都能传授给我们深刻的道理。就比如说今天我们要说的这句“能在人下为人,不在树下为树”俗语。那么这一

  • 汉族服饰历史详解:汉服琵琶袖的特点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传统文化

    最近不是有一部电影比较火叫“云中歌”相信大家又看到里面的饰演者身上穿的得服饰,汉服,是不是被吸引了。中国传统服饰是我华夏的智慧的结晶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他们所穿的汉服中有一个比较突出的特点就是琵琶袖,不知道是什么?没关系小编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好了。琵琶袖,用于深衣等服装上的袖式。其造型大袖小口,腋部较窄

  • 历史上京剧是怎么形成的?京剧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传统文化

    道光二十年至咸丰十年间(1840-1860),经徽戏、秦腔、汉调的合流,并借鉴吸收昆曲、京腔之长而形成了京剧。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其标志之一:曲调板式完备丰富,超越了徽、秦、汉三剧中的任何一种。唱腔由板腔体和曲牌体混合组成。声腔主要以二簧、西皮为主;之二,行当大体

  • 四副堪称千古绝对的对联!每一对都有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传统文化

    四副堪称千古绝对的对联!每一对都有故事!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对联是传统文化的瑰宝,得到了众多朋友的喜爱。历史上有许多名联流传,让人津津乐道。我是真游泳的猫,关注我,一起来欣赏文采飞扬的4副对联,堪称千古绝对,值得细细品味。第1副对联: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危而不持,

  • 鼠年李姓男宝宝怎么起名?有涵养的李姓男宝宝名字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传统文化

    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鼠年李姓男宝宝怎么起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最近不少的鼠年男宝宝出生了,大家也看到了这个男宝宝出生了,还是比较喜庆的,喜庆之余也不要忘记了这个给宝宝起个好名字,那么这个鼠年李姓男宝宝到底要怎么起名字呢?其实也比较简单了,好听就好了,下面小编也给大家收集了很多,文章末尾

  • 探索元宵节的由来,关于元宵节的由来有哪些传说?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传统文化

    下面由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元宵节的由来,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就有了,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

  • 什么是考据学?对古籍加以整理、校勘、注疏、辑佚等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传统文化

    考据学,是一种治学方法,又称为考证学或朴学,主要的工作是对古籍加以整理、校勘、注疏、辑佚等。对于考据学,梁启超在“概论”中有几句扼要的话:其治学之根本方法,在“实事求是”,“无证不信”。其研究范围,以经学为中心,而衍及小学、音韵、史学、天算、水地、典章制度、金石、校勘、辑佚,等等。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