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敦煌壁画为什么能如此充满着想象力?

敦煌壁画为什么能如此充满着想象力?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4552 更新时间:2023/12/21 22:41:50

敦煌壁画为什么能如此充满着想象力?或许这是因为,华夏明天然的包容性与佛教文化的弱攻击性相得益彰,给了工匠们源源不断的灵感,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大家一起分享。

敦煌能和华夏文明有着无法割裂的联系,其实是有着一定的天时地利人和。从西晋时期的永嘉之乱开始,整个中原陷入了将近200年的动乱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当时久居中原的百姓为了存亡,不得已选择离开故土,选择新的聚居地。而当时的敦煌由于远离中原、战争较少的原因,社会相对稳定。另外,敦煌的自然环境尽管较中原地区略有不足,但来自高山的冰雪融水、肥沃的土地和充足的光照使得这里成为一个合适的农耕区域。

人口的迁徙,带来的不仅是“锅碗瓢盆”,还有人口背后的文明。当时能够迁徙到敦煌的,除了少数流民外,主要是一些来自中原的世家大族。这些世家大族带来了他们的生活方式与饮食习惯,带来了他们的文学追求与审美风格,换言之,带来了华夏文明。

与这些迁徙者构成天作之合的是已经聚居敦煌200年有的敦煌人,他们从汉武帝开拓西域版图时就逐渐被迁徙到这里。尽管对当时而言,已经是晋朝的统治了,但从文明的角度看,他们依然有着相当程度的华夏文明,尤其是汉文化根基。这让迁徙者与世家大族的融合显得极为自然。

另外,敦煌本身实在是有着相当高的汉文化水平,比如有着明显敦煌色彩的书法家芝,他草书行云流水,可谓俯如虎卧、起如龙跳,草圣之名传颂千古,甚至书圣羲之也是用他的书法来评价自己。

如果我们通读中国的历史,总会惊叹华夏文明真是有太强的生命力与包容性,尽管在一些历史时期有异族占据了中原,但这些异族政权却还是习惯(或者说不得不)采取华夏文明的统治方式。

华夏文明天然的包容性既源于它的理论根基,也源于文化自信。由于长期领先于周围的其他文明,所以对其他文化有一种天然的心理优势,这使得它对外来文化的包容性极强,能够允许其他文化的存在。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唐太宗亲手为书法家立传!《圣教序》的作用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传统文化

    唐太宗亲手为书法家立传!《圣教序》的作用是什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唐太宗时期正是面临社会初步稳定,为了建立一种普遍遵奉的文化典范,李世民提出了“偃武修文”的政策,而王羲之便成了统一南北书风的首选典范。在修《晋史》时,唐太宗成为了历史上唯一一个亲手为书法家立传的皇帝,他在《王羲之论传》中描述

  • 三十六计故事介绍:第二十计混水摸鱼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传统文化

    比喻趁混乱时机攫取不正当的利益。也作“浑水摸鱼”。【原典】乘其阴乱①,利其弱而无主。随,以向晦入宴息②。【注释】①乘其阴乱:阴,内部。意为乘敌人内部发生混乱。②随,以向晦入宴息:语出《易经.随》卦。随,卦名。本卦为异卦相叠(震下兑上)。本卦上卦为兑为泽;下卦为震为雷。言雷入泽中,大地寒凝,万物蛰伏,

  • 古人是如何过重阳节的?他们在重阳节时都做些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传统文化

    你真的了解重阳节吗?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节,源起可追溯至远古时期的祭祀活动,古人观察星象发现“大火星”退隐于农历九月,便会举行送行祭祀的仪式。它首次明确记载在先秦的《吕氏春秋》:“(九月)命家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藏帝籍之收于神仓,祗敬必饬。是日也,大飨帝,

  • 敦煌壁画线条色彩有什么特别之处?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敦煌壁画的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线条和色彩作为我国传统绘画的艺术语言,具有高度的概括力和表现力,能够以简练的笔墨,塑造出个性鲜明和内心复杂的人物形象。敦煌壁画全面地继承了这个传统,并适应创造新形象的需要而有所发展。壁画的

  • 明朝皇帝姓朱,为什么国姓是"郑"?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传统文化

    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为什么明朝的国姓是“郑”?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赐国姓这种事古来有之,并不是老朱家一家干过。唐武德年间,唐高祖李渊就曾经给唐王朝的开国功臣徐世勣赐李姓,即后来力挺武则天当皇后的那位英国公李勣。其实,原本他被赐国姓之后叫李世勣,后来为了避唐太宗李世民的帝讳才改为了李勣。皇

  • 探索立冬时节的文化习俗,立冬时吃些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传统文化

    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九个节气,表示冬季开始,万物自此闭藏。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立冬时节,北方地区大地封冻,农作物进入越冬期。江淮地区“三秋”已接近尾声,江南地区正忙着抢种晚冬麦。立冬预测天气的谚语非常多,“立冬那天冷,一年冷气多”“立冬北风冰雪多,立冬南风无雨

  • 唐代的酒有哪些分类?当时的酒宴习俗是怎样的?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传统文化

    唐朝时期文化繁荣发展,随之衍生出独特的酒文化,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唐朝在中国古代的历史上,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朝代,属于一个大朝代。在唐朝时期,百姓生活的富裕生活水平较高。唐朝时期的政治经济以及思想文化都到达了一个顶端,是一个开放的时代,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 三月街是哪个少数民族的节日?它有什么历史传说?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传统文化

    三月街亦称“观音市”、“观音街”;“祭观音街”,白族传统盛大节日,也是白族传统的民间物资交流和文娱活动的盛会,流行于云南大理等地。三月街每年农历三月十五至二十一日在大理城西的点苍山脚下举行。最初它带有宗教活动色彩,后来逐渐变为一个盛大的物资交流会。明清时期,四川、西藏、江南各省都有商人到此贸易。它不

  • 帝都北京的代表!紫禁城的末代悲歌!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传统文化

    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紫禁城的末代悲歌!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说来也有意思,北京曾经叫做南京。当然,那是北宋年间辽国把这里作为陪都时候的事。往上,北京曾是燕国的都城,秦汉、隋唐时是中原王朝的北方重镇。往下,从金朝时起,北京就成了首都。前后六百多年,这里是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经过几个王朝

  • 百善孝为先,二十四孝故事介绍之扼虎救父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传统文化

    原文:晋杨香,年十四岁,尝随父丰往田获杰粟。父为虎拽去。时香手无寸铁,惟知有父而不知有身,踊跃向前,扼持虎颈,虎亦靡然而逝,父才得免于害。诗赞:深山逢白虎,努力搏腥风。父子俱无恙,脱离谗口中。译文:晋朝人杨香,十四岁时随父亲杨丰到田间收稻谷。父亲被忽然跑来的一只猛虎扑倒叼走。当时杨香手无寸铁,没有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