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古人是如何过重阳节的?他们在重阳节时都做些什么?

古人是如何过重阳节的?他们在重阳节时都做些什么?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391 更新时间:2023/12/21 10:59:58

你真的了解重阳节吗?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节,源起可追溯至远古时期的祭祀活动,古人观察星象发现“大火星”退隐于农历九月,便会举行送行祭祀的仪式。

它首次明确记载在先秦的《吕氏春秋》:“(九月)命家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藏帝籍之收于神仓,祗敬必饬。是日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意思就是说,当时的人们在9月农收的时候,就会祭祀感谢老天和感谢祖宗了。

其得名源于《易经》中的“阳爻为九”,古人以“九”为阳数,九月九,日月并阳,故谓之“重阳”。在古代,重阳节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节日,随着时代的变迁,重阳节被后人们不断丰富延伸出赏菊、饮酒、求寿、登高等习俗,并普及于唐代。

登高

登高习俗一说出自山岳崇拜,一说是为避灾祈福,后来则多归于游乐抒怀。孙思邈的《千金方·月令》记载道:“重阳日,必以看酒登高远眺,为时宴之游赏,以畅秋志。”

重阳为秋节,秋高气爽的好时节,节后草木开始纷纷凋零,所以重阳的野游登高活动,往往也被称为“辞青”,这与三月清明左右的春游“踏青”是相对应的。约上三五知己,登高“辞青”,感受自然野趣,赋诗秋日情怀,不亦说乎?

古人的登高,并非等同于今天的爬山,还包括了高台、高楼、寺庙中的宝塔等地点。登往高处是一个具有仪式感的方式,古人们希望登上祈福之地,获取福运、躲避灾祸。

赏菊、喝菊花酒

《燕京岁时记》:“九花者,菊花也。每届重阳,富贵之家以九花数百盆,架庋广厦中,前轩后轾,望之若山,曰九花山子。四面堆积者曰九花塔。”

农历九月又称菊月,赏菊、采菊、饮菊花酒、簪菊花、堆菊花山……处处有菊,处处讲究。草木遍枯,而菊清芬盛绽,重阳的诗意雅兴,菊花便占去了十之有八,人们吟诵它的傲然风骨,并赋予其吉祥长寿的寓意,享用菊花酒具有延绵益寿的作用。

佩茱萸

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一句相信大家都能熟记于心。

古人称茱萸为“辟邪翁”,认为其香有辟邪驱鬼之用。尤其是在重阳,民间认为九月初九多灾多难,被誉为“逢凶之日”,所以会给孩子们佩戴上茱萸,对他们多加保护,使他们免受鬼邪的侵害。

《西京杂记》:“汉武帝宫人贾佩兰,九月九日佩茱萸,食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佩戴茱萸也是重阳节的传统习俗,“折茱萸房以插头,言辟除恶气而御初寒也。”

食花糕

每个传统节日,都离不开“吃”的主题,重阳吃糕,还巧取了“糕”通“高”之谐音,意喻“步步登高、事事皆高”。自汉代起就出现了食蓬饵的风尚(饵即糕),吃糕亦求好彩头。古人会在重阳糕上放两只小羊的装饰品,寓意“重阳”。

不同朝代的重阳糕各有风味,麻葛糕、米锦糕、菊糕、花糕,花样繁多,馅料丰富。比如北古书中记载的重阳糕,“上插剪彩小旗,掺果实,如石榴子、栗子黄、银杏、松子肉之类。”

重阳节是最好的赏秋时期,中国南方还有些山区村落保留了“晒秋”特色,成了画家、摄影家追逐创造的素材。

如今的重阳节,除了是传统佳节,还被赋予了新的含义。我国政府于1989年将农历九月初九正式定为“中国老人节”、“敬老节”。2012年又在《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中进一步明确了相关规定,重阳节成为了一个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日子。

“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最尊,有长久长寿的含义。传统以登高避祸为中心的重阳节,本来就有祈祝长寿的内涵。所以从“登高节”到“敬老节”,其化意义没有与传统断裂,反而是一种继承与发展。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敦煌壁画线条色彩有什么特别之处?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敦煌壁画的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线条和色彩作为我国传统绘画的艺术语言,具有高度的概括力和表现力,能够以简练的笔墨,塑造出个性鲜明和内心复杂的人物形象。敦煌壁画全面地继承了这个传统,并适应创造新形象的需要而有所发展。壁画的

  • 明朝皇帝姓朱,为什么国姓是"郑"?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传统文化

    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为什么明朝的国姓是“郑”?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赐国姓这种事古来有之,并不是老朱家一家干过。唐武德年间,唐高祖李渊就曾经给唐王朝的开国功臣徐世勣赐李姓,即后来力挺武则天当皇后的那位英国公李勣。其实,原本他被赐国姓之后叫李世勣,后来为了避唐太宗李世民的帝讳才改为了李勣。皇

  • 探索立冬时节的文化习俗,立冬时吃些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传统文化

    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九个节气,表示冬季开始,万物自此闭藏。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立冬时节,北方地区大地封冻,农作物进入越冬期。江淮地区“三秋”已接近尾声,江南地区正忙着抢种晚冬麦。立冬预测天气的谚语非常多,“立冬那天冷,一年冷气多”“立冬北风冰雪多,立冬南风无雨

  • 唐代的酒有哪些分类?当时的酒宴习俗是怎样的?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传统文化

    唐朝时期文化繁荣发展,随之衍生出独特的酒文化,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唐朝在中国古代的历史上,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朝代,属于一个大朝代。在唐朝时期,百姓生活的富裕生活水平较高。唐朝时期的政治经济以及思想文化都到达了一个顶端,是一个开放的时代,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 三月街是哪个少数民族的节日?它有什么历史传说?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传统文化

    三月街亦称“观音市”、“观音街”;“祭观音街”,白族传统盛大节日,也是白族传统的民间物资交流和文娱活动的盛会,流行于云南大理等地。三月街每年农历三月十五至二十一日在大理城西的点苍山脚下举行。最初它带有宗教活动色彩,后来逐渐变为一个盛大的物资交流会。明清时期,四川、西藏、江南各省都有商人到此贸易。它不

  • 帝都北京的代表!紫禁城的末代悲歌!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传统文化

    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紫禁城的末代悲歌!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说来也有意思,北京曾经叫做南京。当然,那是北宋年间辽国把这里作为陪都时候的事。往上,北京曾是燕国的都城,秦汉、隋唐时是中原王朝的北方重镇。往下,从金朝时起,北京就成了首都。前后六百多年,这里是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经过几个王朝

  • 百善孝为先,二十四孝故事介绍之扼虎救父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传统文化

    原文:晋杨香,年十四岁,尝随父丰往田获杰粟。父为虎拽去。时香手无寸铁,惟知有父而不知有身,踊跃向前,扼持虎颈,虎亦靡然而逝,父才得免于害。诗赞:深山逢白虎,努力搏腥风。父子俱无恙,脱离谗口中。译文:晋朝人杨香,十四岁时随父亲杨丰到田间收稻谷。父亲被忽然跑来的一只猛虎扑倒叼走。当时杨香手无寸铁,没有任

  • 为什么对迟到的人我们要说"等得黄花菜都凉了"?这句话是怎么来的?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传统文化

    为什么对迟到的人我们要说“等得黄花菜都凉了”?这句话是怎么来的?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从古至今,在世界上的任何一个角落,似乎人人都很反感“等”这个字,即便是你迟到了一分钟,那也是对人家的一种不尊重。在我们中国有一句俗语就是来形容这个词的,经常我们会对那些迟来的人说:“怎么才来,等

  • 大壮卦"不能退,不能遂,无攸利,艰则吉"是吉是凶?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传统文化

    还不知道:易经中的大壮卦“不能退,不能遂,无攸利,艰则吉”是吉是凶?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大壮卦上六。羝羊触藩,不能退,不能遂,无攸利,艰则吉。《象》曰:不能退,不祥也。艰则吉,咎不长也。意思就是:大壮卦上六。公羊冲撞藩篱,不能退后,不能如意,没有任何适宜的事。在艰难

  • 袁姓的人主要分布在哪里?袁姓男宝宝好听的名字合集!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传统文化

    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袁姓男宝宝好听的名字合集!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在春秋时期,袁姓主要分布于河南一带,其中心在陈郡。秦汉时期,袁姓大量外迁,成为以汝南汝阳为中心的一个大姓,袁氏家族也十分显赫,相信大家都知道四世三公的袁绍。下面是为大家准备的一些袁姓男生三字名,给宝宝起名多一点参考也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