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红楼梦中王熙凤害怕贾琏休妻吗?她背后的靠山是谁?

红楼梦中王熙凤害怕贾琏休妻吗?她背后的靠山是谁?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3015 更新时间:2024/1/18 2:49:55

王熙凤性格要强,即使在丈夫贾琏面前也有咄咄逼人的气势。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

古代的女人结婚后最怕的事,不是夫家的贫穷,也不是婆婆的虐待,而是被丈夫休掉。但有一个女人例外,她就是《红楼梦》中的王熙凤。

红楼梦第六十八回中,因尤二姐事发,王熙凤大闹宁国府,曾怒怼尤氏,要求自请被休,这绝非一个普通的女人敢做的事,王熙凤却不管不顾的去做了,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她有一个有权有势的叔叔王子腾。那个从未露面的男人,才是王熙凤不怕被休的真实原因。

原文如下:凤姐儿滚到尤氏怀里,嚎天动地,大放悲声,只说:“给你兄弟娶亲,我不恼,为什么使他违旨背亲,把混帐名儿给我背着?咱们只去见官,省了捕快皂隶来拿。再者,咱们过去,只见了老太太、太太和众族人等,大家公议了,我既不贤良,又不容男人买妾,只给我一纸休书,我即刻就去!“

这是王熙凤第二次提到要让贾家休了自己,第一次就在这句话的前面,也是理直气壮的要求贾家休了自己。当时王熙凤还提到了自己的话,其中就是被休的条件,那就是既不贤良,又不允许丈夫纳妾,完全符合被休的七条。

那么王熙凤为何不怕被休呢?

首先,王子腾是王熙凤最大的依靠。王家如果没有王子腾这样的耀眼人物,按照王熙凤在贾家的做法,估计贾琏早就有休妻的想法,即便他没有,贾赦邢夫人也起了这个心,王熙凤被休也是迟早的问题。

原文如下:凤姐又差了庆儿暗中打听告下来了,便忙将王信唤来,告诉他此事,命他托察院,只要虚张声势,惊唬而已。又拿了三百银子给他去打点。是夜,王信到了察院私宅,安了银子。那察院深知原委,收了赃银,次日回堂,只说张华无赖,因拖欠了贾府银两,妄捏虚词,诬赖良人。都察院素与王子腾相好,王信也只到家说了一声。

从这件事来看,那个从未露面的男人王子腾,才是王熙凤不怕被休的真实原因。

其次、尤氏不敢把这些话学给贾母。红楼梦第六十八回中,王熙凤大闹宁国府,曾经说了一句话”这会子叫人告我们,连官场中都知道我利害,吃醋。如今指名提我,要休我。我到了这里,干错了什么不是,你这么厉害?或是老太太、太太有了话在你心里,叫你们做这个圈套挤出我去?如今咱们两个一同去见官,分证明白,回来咱们合族中人,大家觌面说个明白,给我休书,我就走!”

王熙凤这样说话的原因,除了有她自身的原因不怕外,更重要的是她笃定了尤氏不敢真的把这些话学给贾母,她也是出口恶气,所以气急之下,口无遮拦,居然要自请被休,足见王熙凤算是一个敢对现实生活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说不的人,当然她背后有一个强大的娘家撑腰,不然她也不敢这也做。

回到话题上来,王熙凤正是笃定尤氏不敢把这件事说给贾母听,她才敢这样做。其实除了这之外,还有一个最主要的原因,那就是王家此刻在四大家族中的势力排序已经洗牌,王子腾的不断晋升,也给王家带来了真正的权势。王熙凤不怕被休的原因,正是因为那个未曾露面的男人王子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王熙凤清朝

更多文章

  • 为何说弟弟的死,是林黛玉开启人生悲剧的源头?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黛玉,清朝

    黛玉,《红楼梦》的女主角。金陵十二钗正册双首之一,以上问题历史故事网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红楼梦》有一些小事,却往往有着影响大局的关键作用。现实中也叫“牵一发动全身”或者“蝴蝶效应”。林黛玉一生的悲剧,也源自一次“蝴蝶效应”,与一个三岁就夭折的孩子有关。先说林黛玉的一生,不到十八岁就泪尽而亡

  • 《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为杜甫所作,七言歌行中沉郁悲壮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

    杜甫(712年2月12日~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出生于河南巩县,原籍湖北襄阳。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的思想核心是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

  • 《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为杜甫所作,诗题在“九马图”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杜甫,《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

    杜甫(712年2月12日~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出生于河南巩县,原籍湖北襄阳。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的思想核心是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

  • 《晋书》卷八十九 列传第五十九的原文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晋朝,晋书

    ◎忠义○嵇绍(从子含王豹刘沉麹允)焦嵩贾浑王育韦忠辛勉刘敏元周该桓雄韩阶周崎易雄乐道融虞悝沈劲吉挹王谅宋矩车济丁穆辛恭靖罗企生张祎古人有言:"君子杀身以成仁,不求生以害仁。"又云:"非死之难,处死之难。"信哉斯言也!是知陨节苟合其宜,义夫岂吝其没;捐躯若得其所,烈士不爱其存。故能守铁石之深衷,厉松筠

  • 史部《晋书》卷八十八 列传第五十八原文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晋朝,晋书

    ◎孝友○李密盛彦夏方王裒许孜庾衮孙晷颜含刘殷王延王谈桑虞何琦吴逵大矣哉,孝之为德也!分浑元而立体,道贯三灵;资品汇以顺名,功苞万象。用之于国,动天地而降休征;行之于家,感鬼神而昭景福。若乃博施备物,尊仁安义,柔色承颜,怡怡尽乐,击鲜就养,亹癖忘劬,集包思艺黍之勤,循陔有采兰之咏,事亲之道也。属属如在

  • 水浒传第三十九回:梁山泊好汉劫法场,白龙庙英雄小聚义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水浒传

    《水浒传》,元末明初时期的章回体长篇小说,作者或编者一般被认为是施耐庵,现存刊本署名大多有施耐庵、罗贯中两人中的一人,或两人皆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中国历史上最早用白话文写成的章回小说之一,脍炙人口,流传极广。问世后在社会上产生巨大影响,为中国后世小说创作的典范。《水浒传》也是汉语言文学中具备

  • 《盐角儿·亳社观梅》赏析,词人晁补之当时被贬为亳州通判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晁补之,《盐角儿·亳社观梅》

    晁补之(1053年—1110年11月8日),字无咎,号归来子,济州钜野(今山东巨野)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晁补之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

  • 成语“胆小如鼠”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历史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胆小如鼠,南北朝

    还不知道成语“胆小如鼠”是什么意思?这个成语是形容胆子小,不自信的人;总是怕事情落在自己头上,怕惹麻烦或是不好的事情要自己承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胆小如鼠的主人公元庆和,河南洛阳人。北魏宗室大臣,景穆皇帝拓跋晃曾孙,汝阴威王拓跋逞之子。胆小如鼠的出处元庆和,汝阴王拓跋天赐之

  • 《魏书》卷二十五 列传第十三◎长孙嵩 长孙道生原文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三国,魏书

    长孙嵩,代人也,太祖赐名焉。父仁,昭成时为南部大人。嵩宽雅有器度,年十四,代父统军。昭成末年,诸部乖乱,苻坚使刘库仁摄国事,嵩与元他等率部众归之。刘显之谋难也,嵩率旧人及乡邑七百余家叛显走,将至五原。时寔君之子,亦聚众自立,嵩欲归之。见于乌渥,称逆父之子,劝嵩归太祖。嵩未决,乌渥回其牛首,嵩僶俛从之

  • 诗经·小雅·常棣有什么含义?该如何理解呢?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春秋,诗经

    常棣佚名〔先秦〕常棣之华,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死丧之威,兄弟孔怀。原隰裒矣,兄弟求矣。脊令在原,兄弟急难。每有良朋,况也永叹。兄弟阋于墙,外御其务。每有良朋,烝也无戎。丧乱既平,既安且宁。虽有兄弟,不如友生。傧尔笾豆,饮酒之饫。兄弟既具,和乐且孺。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和乐且湛。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