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元代词曲代表人物生平简介:谢应芳,其室名为“龟巢”

元代词曲代表人物生平简介:谢应芳,其室名为“龟巢”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1464 更新时间:2024/1/24 11:31:13

谢应芳(1295~1392)元末明初学者。字子兰,号龟巢,常州武进(今属江苏)人。自幼钻研理学,隐白鹤溪上,名其室为“龟巢”,因以为号。授徒讲学,议论必关世教,导人为善,元末避地吴中,明兴始归,隐居芳茂山,素履高洁,为学者所宗,有《辨惑编》、《龟巢稿》等。那么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谢应芳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谢应芳生逢乱世,世衰道丧,以斯文为己任,崇正辟邪。从元至正初年起便隐居于武进白鹤溪(今邹区鹤溪河),构筑小室名叫龟巢。遂自号“龟巢老人”,乡里子弟尊称龟巢先生。常州府曾聘为教授。他对学生循循善诱,总结出一套教学法。浙江行省闻名欲聘为三衢清献书院山长,辞不就。后各地义军起,谢应芳便去苏州一带避难,几次遇危险,一年中搬了五次家,经常揭不开锅。后来苏州人对这位年高德助的饱学之人逐渐有所了解,争聘为子女的老师,他靠束修钱以维生。

朱元璋削平群雄,建立明王朝后,江南渐渐安定,谢应芳已是70多岁的老人,返回故乡,在武进芳茂山(横山)隐居,勤读写作,老而不倦。当时,朝中高官与在野缙绅们路过常州,必定要去芳茂山上“龟巢”拜访龟巢老人。不管来的人官阶多高、名声多大,谢应芳都平等相待,决不低下阿谀,而且议论必及民生、言谈必论向善。

谢应芳80岁时,不顾羸弱,应郡守的邀请,以德高望重之身,出来主持了《续毗陵志》的编撰工作,97岁高龄谢世。

谢应芳著有《辨惑编》、《思贤录》、《龟巢稿》、《怀古录》、《毗陵续志》、《龟巢诗文钞》、《龟巢词》等。最能反映他学养与思想倾向的是《武阳志馀》卷十儒林类中记载他的一些轶事。他在苏州一带避难时请求官府黜退吴江三高祠(纪念战国时期越国范蠡、晋代张翰、唐代陆龟蒙)中的范蠡;而要求修葺三国时东吴名相顾雍的墓莹。在故乡则显扬武进林庄邹忠公浩墓,去掉学官中的土地祠。他主张禁止民间办丧事时做佛事等迷信活动、还向周郎中(正五品官)上书陈述开荒等五件事并向何太守请求减少水脚之征,事事都有利民生民风。

谢应芳最著名的著作是《辨惑编》。《辨惑编》的主要内容是反佛、道,这也是理学理论的精华所在。这既是他个人思想体系的体现,也是理学的合理内核在常州地区的传承。谢应芳认为,生、死为自然之理。他斥老、庄、仙、佛(此处所言老、庄,非先秦时期的老子庄子,而是被道教改造过、并奉为道教之祖的老、庄)之说为异端,致力于破除鬼神、禁忌、禄命等迷信,认为“古之为异端邪说者众矣,若老庄仙佛之流,自秦汉以来,惑世尤甚”,“邪说害正,人人得而攻之”(《辨惑编·异端》)。他还指斥道教的斋醮仪式说:“道家以老子为理由,书亦未尝有设醮之论也,至宋徽宗妄意求福,命羽流为之,未及倾危宗社,流落金国,所求之福,竟何有哉!二君昏迷不明物理,特以此为缁黄衣食之计焉耳。”(《与王氏诸友论斋醮书》)理论锋芒直指宋徽宗,认为北宋亡国,与宋徽宗相信道教有关。是“妄意求福”,是“倾危宗社”,是“昏迷不明物理”,所以最后“流落金国”,“为缁黄衣食之计(当阶下囚)”。同时,谢应芳还以明天历年间大疫为例,大疫来临,病人众多,凡“务求医药,不事祈祷”者,大都活了下来,而那些求神保佑的,却都死掉了。认为这充分说明了佛道的虚伪性。

《辨惑编》是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重要著作,在明初有极大的影响。后世论及元明之际,无论是思想史、哲学史,谢应芳的《辨惑编》是必提的著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元代谢应芳

更多文章

  • 红楼梦中夏金桂嫁给薛蟠之后,薛家是什么样的?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夏金桂,清朝

    曹雪芹笔下的夏金桂是个和十二钗完全相反的人物,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红楼梦》是一本称颂女性的小说,曹雪芹开篇便称:今风尘碌碌,一事无成,忽念及当日所有之女子,一一细考较去,觉其行止见识,皆出于我之上,何我堂堂须眉,诚不若彼裙钗哉,实愧则有余。纵览红楼全书,各女子皆是才貌双全之类,至少在品行上鲜有污

  • 孟浩然《秦中感秋寄远上人》:诗充满了失意与追求归隐的情绪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孟浩然,《秦中感秋寄远上人》

    孟浩然(689年—740年),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其诗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后人把孟浩然与盛唐另一山水诗人王维并称为“王孟”,有《孟浩然集》三卷传世。那么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孟浩然的《秦中感

  • 苏轼《永遇乐·明月如霜》:由今日凭吊昔人,设想后人凭吊自己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苏轼,《永遇乐·明月如霜》

    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

  • 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词人借景写情,远韵悠然无尽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

    欧阳修(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景德四年(1007年)出生于绵州(今四川省绵阳市),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被后人合称“千古文章四

  • 《孟子》:离娄章句下·第四至十四节,原文、译文及注释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孟子》

    《孟子》,儒家经典著作,由战国中期孟子和他的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所著,与《大学》《中庸》《论语》合称“四书”,也是四书中篇幅最长,部头最终的一本,直到清末时期都是科举必考内容。《孟子》共七篇,记录了孟子与其他各家思想的争辩、对弟子的言传身教、游说诸侯等内容,其学说处罚点为性善论,护长德治。《离娄下》

  • 刘方平简介:唐代诗人,其诗大多为咏物写景之作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刘方平,唐代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刘方平(生卒年不

  • 刘昼简介:北齐文学家,曾著《六合赋》给北齐尚书魏收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刘昼,北齐

    南朝(420-589)承自东晋,有南朝宋、南朝齐、南朝梁、南朝陈四朝,均以建康(今江苏南京)为都;北朝(386-581)承自十六国,有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五朝,北魏分裂为东魏、西魏,北齐取代东魏,北周取代西魏,北周灭北齐。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这一时期杰出诗人刘昼的详细介绍,一起

  • 红楼梦第六十三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死金丹独艳理亲丧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红楼梦》,清朝

    《红楼梦》,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清代章回体长篇小说,通行本共120回,一般认为前80回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后40回是清代作家高鹗所补。《红楼梦》是一部从不同角度展现女性美以及古代社会世态百相的史诗级著作,也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人情小说,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

  • 红楼梦中贾蓉是什么人?他在贾府是何地位?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贾蓉,清朝

    贾蓉为《红楼梦》中的人物,贾珍之子,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下去。冷子兴演说荣国府的时候,曾介绍过贾珍的儿子贾蓉,当时贾蓉的年龄十六岁。等贾蓉正式出场的时候,就是刘姥姥一进荣国府的那一回,书中写贾蓉此刻的年龄十七八岁,是个长相清秀的少年。一、红楼梦中的倒霉孩子贾蓉。书中没有写贾蓉的生母

  • 《红楼梦》里的刘姥姥救巧姐花了多少银子?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红楼梦,刘姥姥

    《红楼梦》里的刘姥姥救巧姐花了多少银子?众所周知刘姥姥家里并没有多少钱,她是怎么凑齐银子的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在女儿一家子因贫困,无法筹备过冬之需时,她又怕把外孙们,饿坏冻死。就自告奋勇的去贾府求助。并对女儿女婿说,即便不能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