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红楼梦》里的刘姥姥救巧姐花了多少银子?

《红楼梦》里的刘姥姥救巧姐花了多少银子?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2450 更新时间:2024/1/18 13:46:23

《红楼梦》里的刘姥姥巧姐花了多少银子?众所周知刘姥姥家里并没有多少钱,她是怎么凑齐银子的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在女儿一家子因贫困,无法筹备过冬之需时,她又怕把外孙们,饿坏冻死。就自告奋勇的去贾府求助。

并对女儿女婿说,即便不能得到帮助,也算是去侯门公府里见见世面。

就这样这个古稀之年的老人,就带着外孙去了贾府,在周瑞家的帮忙引荐下,见到了王熙凤。凤姐这么张扬,不拘小节的一个人,见到刘姥姥,居然大发慈悲。

大家不要忘了,凤姐打小就与刘姥姥这样的底层人,毫无交集。更不知道底层人,日子会有多么苦。

当凤姐看到衣着破旧、留着鼻涕眼泪的板儿时,非但没有嫌弃,还忙命丫鬟,赶紧给他拿果子吃。这就是与生俱来的悲悯心。

又问刘姥姥可曾吃饭了没有,见刘姥姥说早上来的紧急,还没吃饭。又吩咐下人们,拿来饭菜招待。

先不说凤姐之后送给刘姥姥多少银子,光是招待刘姥姥这段戏,就已是让无数人汗颜。

咱们先说帮刘姥姥引荐凤姐的周瑞家的,八七版《红楼梦》里,还有个周瑞儿子吃鸡腿,板儿也想吃的场景。

见板儿要拿桌子上的果子,周瑞家的用嫌弃的神情,匆匆一撇。刘姥姥就慌忙失措的打了板儿一巴掌。

刘姥姥虽然贫穷,显然还是想要得到尊重。

原文里,凤姐就给了刘姥姥,足够的尊重。先是用一声请,把刘姥姥迎进房里,接下来就是招待祖孙二人先吃饭。

而原本都是底层人的周瑞家的,却没有给予刘姥姥这种关爱。

在后四十回里,贾府势败如山倒。巧姐也被奸兄狼舅,卖进了烟花巷。

势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

偶因济刘氏,巧得遇恩人。

刘姥姥知道此事后,就匆忙赶过去营救。但是由于拿的银子不够,就下跪磕头求老鸨,且容她几日,凑够了就马上拿来赎人。

这一回里就彰显出了底层人的担当,大家都知道刘姥姥是住在女儿家里,她是没有多少家产的。

再去贾府求助前,她女儿家里也是只有薄田几亩,遇见个旱涝天灾的,就无法度日。可见家里也没有多余的产物。

刘姥姥第一次去贾府时,凤姐给了二十两银子,第二次又给了八两。王夫人一次就给了一百两。

在当时这对于刘姥姥这样的底层人民,是很大一笔钱。也就是说这笔钱,足以让缺吃少喝的刘姥姥一家,过几年衣食无忧的生活。

王夫人又安排平儿,让刘姥姥拿这些银子买田置地。经过几年的发展,刘姥姥女儿一家,虽说不能算大富大贵的人家,也应该变成了小康家庭。

即便如此,让这个家庭,一下子拿出来解救巧姐的那么多银子,对她们来说,还是有很大的难度。

那么刘姥姥又如何在短期内,就筹到了这么大一笔钱的呢?

这里还要说到,在贾母带刘姥姥逛大观园时,去栊翠庵妙玉那里,吃茶的一场戏。

妙玉给贾母用的是一个五彩成化官窑杯子斟的茶,贾母喝了半杯,留给了刘姥姥半杯。

见刘姥姥用了这个杯子,妙玉就不要了。宝玉看妙玉要把杯子扔了,认为太可惜,就问妙玉要了,回到府里送给了刘姥姥。

刘姥姥对妙玉这个人,也是没什么好感的,就是因妙玉给所有人都斟了茶,唯独没给刘姥姥。连宝玉都说,出家人不是最讲“世法平等”吗?

每次看到妙玉嫌弃刘姥姥这一段,就认为实在是可笑至极。

一个在庙里装神弄鬼,靠世人香火供奉的人,她居然还嘲笑劳动人民粗俗。

真不知道这种本末倒置的勇气,是哪里来的?

包括嘲讽刘姥姥为牛耳的林黛玉,也是一样。她们过的锦衣玉食的日子,何尝不是万千的刘姥姥,省吃俭用的民脂民膏。

林黛玉一句“携蝗大嚼图”与“母蝗虫”,就败光了自己所有的人设。

还有那群跟着起哄的小姐太太们,她们有没有搞懂,曹公是在讥讽谁为“母蝗虫”?

刘姥姥古稀之年,还在田地里劳作,自食其力。

池大王八多的贾府里,这些个小姐太太包括妙玉,她们除了消耗,又为社会创造过什么价值?

第五十三回里,乌之孝交租那场戏,就写的明明白白。从各种动物肉和粮食蔬菜银子,都是从老百姓家里收上去的。

乌之孝还对贾珍说,从三月开始,就下连阴雨,一直到八月,就没连续晴过五天。收成是实在不好。九月里又开始下冰雹,连人带牲畜,砸伤了成千上万。

第三十九回里,刘姥姥讲的雪中抽柴的故事,就是作者对这群躺平的、贾府子弟的嘲讽。

贫穷的刘姥姥,就是一块试探人性的试金石,大家可以留意观察,贾府里对刘姥姥冷嘲热讽的那些人。

生活中也都是尖酸刻薄小性的人,她们就是看不上,衣着破旧、举止也不善于装腔作势的劳动人民。

既然看不上粗俗的刘姥姥,那就最好自己争气的劳动生产,连她们种出来的食物也不要吃。

像妙玉这样躲在庙里,僧不僧、俗不俗的人,又有什么可以骄傲的呢?

即便是王爷府里的郡主,不还依然是寄生虫吗?

就是宝玉这个举手之劳,最终又给巧姐积下了福德。刘姥姥应该就是用这个杯子,换到了银子,救出的巧姐。

那个时期的有钱人,还是对古玩珍品具有鉴赏力的,也肯出大钱。

第四十八回里,贾赦就要拿五百两银子,买石呆子的扇子,石呆子还不肯出售。

妙玉的这个成化官窑五彩杯子,就是瓷中之王,稀世珍品。

刘姥姥应该也能卖出个好价钱,然而这仅是我们的美好愿望。

像巧姐这样侯门公府的女儿,烟花巷里也不多见,老鸨定会,狠狠的敲诈刘姥姥一笔钱。上千两银子,应该也会要的。

刘姥姥又登了多少门,求了多少人,我们也不得而知。

《红楼梦》里,曹公写了很多贾府的,丫鬟与婆子们底层人性的恶。

却把刘姥姥这个乡下人,塑造的熠熠生辉。

智慧包容的刘姥姥,更是把忍字功与善良。发挥的淋漓尽致。“不忍百福皆雪消,一忍万祸皆灰烬。”“一善良可进,吾思法春秋。”

“识真君子,敬古如来”。救了巧姐的刘姥姥,不止给贾府带去了温暖,也给世人传递了,无穷的力量与希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红楼梦刘姥姥

更多文章

  • 史达祖诗词名句赏析:曾把芳心深相许。故梦劳诗苦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史达祖,诗词

    史达祖(1163~1220?年),字邦卿,号梅溪,汴(河南开封)人。一生未中第,早年任过幕僚。韩侂胄当国时,他是最亲信的堂吏,负责撰拟文书。韩败史受黥刑,死于贫困中。史达祖的词以咏物为长,其中不乏身世之感。他还在宁宗朝北行使金,这一部分的北行词,充满了沉痛的家国之感。今传有《梅溪词》。存词112首。

  • 《红楼梦》里贾政为什么叫“假正经”?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红楼梦,贾政

    《红楼梦》里贾政为什么叫“假正经”?贾政的为人行事,当属贾府中的一股清流,但年过半百的他,也娶了赵姨娘这样年轻的小妾,难怪有人送他一个外号:假正经。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年轻的时候看到这样一个中年大叔,总觉得作为父亲的他,过于严肃,尤其是看到他下死手打宝玉时,更觉得不可思议,

  • 红楼梦中王熙凤害怕贾琏休妻吗?她背后的靠山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王熙凤,清朝

    王熙凤性格要强,即使在丈夫贾琏面前也有咄咄逼人的气势。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古代的女人结婚后最怕的事,不是夫家的贫穷,也不是婆婆的虐待,而是被丈夫休掉。但有一个女人例外,她就是《红楼梦》中的王熙凤。红楼梦第六十八回中,因尤二姐事发,王熙凤大闹宁国府,曾

  • 为何说弟弟的死,是林黛玉开启人生悲剧的源头?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黛玉,清朝

    黛玉,《红楼梦》的女主角。金陵十二钗正册双首之一,以上问题历史故事网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红楼梦》有一些小事,却往往有着影响大局的关键作用。现实中也叫“牵一发动全身”或者“蝴蝶效应”。林黛玉一生的悲剧,也源自一次“蝴蝶效应”,与一个三岁就夭折的孩子有关。先说林黛玉的一生,不到十八岁就泪尽而亡

  • 《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为杜甫所作,七言歌行中沉郁悲壮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

    杜甫(712年2月12日~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出生于河南巩县,原籍湖北襄阳。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的思想核心是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

  • 《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为杜甫所作,诗题在“九马图”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杜甫,《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

    杜甫(712年2月12日~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出生于河南巩县,原籍湖北襄阳。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的思想核心是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

  • 《晋书》卷八十九 列传第五十九的原文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晋朝,晋书

    ◎忠义○嵇绍(从子含王豹刘沉麹允)焦嵩贾浑王育韦忠辛勉刘敏元周该桓雄韩阶周崎易雄乐道融虞悝沈劲吉挹王谅宋矩车济丁穆辛恭靖罗企生张祎古人有言:"君子杀身以成仁,不求生以害仁。"又云:"非死之难,处死之难。"信哉斯言也!是知陨节苟合其宜,义夫岂吝其没;捐躯若得其所,烈士不爱其存。故能守铁石之深衷,厉松筠

  • 史部《晋书》卷八十八 列传第五十八原文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晋朝,晋书

    ◎孝友○李密盛彦夏方王裒许孜庾衮孙晷颜含刘殷王延王谈桑虞何琦吴逵大矣哉,孝之为德也!分浑元而立体,道贯三灵;资品汇以顺名,功苞万象。用之于国,动天地而降休征;行之于家,感鬼神而昭景福。若乃博施备物,尊仁安义,柔色承颜,怡怡尽乐,击鲜就养,亹癖忘劬,集包思艺黍之勤,循陔有采兰之咏,事亲之道也。属属如在

  • 水浒传第三十九回:梁山泊好汉劫法场,白龙庙英雄小聚义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水浒传

    《水浒传》,元末明初时期的章回体长篇小说,作者或编者一般被认为是施耐庵,现存刊本署名大多有施耐庵、罗贯中两人中的一人,或两人皆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中国历史上最早用白话文写成的章回小说之一,脍炙人口,流传极广。问世后在社会上产生巨大影响,为中国后世小说创作的典范。《水浒传》也是汉语言文学中具备

  • 《盐角儿·亳社观梅》赏析,词人晁补之当时被贬为亳州通判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晁补之,《盐角儿·亳社观梅》

    晁补之(1053年—1110年11月8日),字无咎,号归来子,济州钜野(今山东巨野)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晁补之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