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唐诗春雨如何鉴赏,李商隐在诗中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唐诗春雨如何鉴赏,李商隐在诗中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2074 更新时间:2024/1/17 13:10:35

春雨,唐代商隐,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

红楼隔雨相望,珠箔飘灯独自归。

远路应悲春晼晚,残宵犹得梦依稀。

玉珰缄札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

《春雨》抒写了诗人与情人相见时的欢乐,离别后的怀思失恋中强烈的痛苦。此诗开头先点明时令,再写旧地重寻之凄怆,继而写隔雨望楼,寻访落空之迷茫,终而只有相思相梦,缄札寄情。一步紧逼一步,怅念之情恰似雨丝不绝如缕。诗的意境、感情、色调、气氛都是十分清晰明丽,优美动人。

李商隐在这首诗中,赋爱情以优美动人的形象。诗借助于飘洒天空的春雨

,融入主人公迷茫的心境、依稀的梦境,以及春晼晚、万里云罗等自然景象,烘托别离的寥落,思念的深挚,构成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

“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一联,前一句色彩(红)和感觉(冷)互相比照。红的色彩本来是温暖的,但隔雨怅望反觉其冷;后一句珠箔本来是明丽的,却出之于灯影前对雨帘的幻觉,极细微地写出主人公寥寂而又迷茫的心理状态。

“远路应悲春晼晚,残宵犹得梦依稀。”他想象着,在远方的那人也应为春之将暮而伤感吧?如今蓬山远隔,只有在残宵的短梦中依稀可以相会了。

末联“玉珰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

”,也富于象征色彩。特别有创造性地借助于自然景,把“锦书难托”的预感形象化了,并把忧郁怅惘的情绪与广阔的云天,融为一体。凡此,都成功地表现出了主人公的生活、处境和感情,情景、色调和气氛都令人久久难忘。这种真挚动人的感情和优美生动的形象结合在一起,构成一种艺术魅力,在它面前,人们是免不了要支付出自己的同情的。

李商隐的爱情诗含蓄蕴藉、幽美凄艳。他致力于情思意绪的体验、把握与再现,用幽微隐约、迂回曲折的方式,将心中的朦胧意绪转化为恍惚迷离的意象。他善用哀婉的情调、美丽的意象与辞采,表达复杂的心绪。在这首诗中,红楼、珠箔、春雨、灯影等意象,加上迷茫的心境、依稀的梦境,使诗境凄美幽约;春晚日暮和云罗万里,则烘托出离别的寥落、思念的深挚。

同时,李商隐的爱情诗内涵极为丰厚,决不仅仅围绕单一的情绪反复吟唱,而是虚虚实实,忽此忽彼,或今或昔,一重情思套着另一重情思。将难言的情感表现得生动而丰富,却又让人只可意会,难以言传。

全诗借助于飘洒迷濛的春雨,融入主人公迷茫的心境,依稀的梦境,烘托别离的寥落,思念的真挚,构成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隐喻着诗人难言的感情,抒发着诗人哀伤的情愫,并且具有相当的美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唐诗春雨

更多文章

  • 成语上行下效的典故是什么?该典故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成语,上行下效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上行下效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春秋时,齐景公自从宰相晏婴死了之后,一直没有人当面指谪他的过失,因此心中感到很苦闷。有一天,齐景公欢宴文武百官,席散似后,一起到广场上射箭取乐。每当齐景公射一支箭,即使没有射中箭鹊的中心,文武百官都是高声喝彩:好呀!妙呀

  • 成语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典故是什么?该典故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成语,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西汉时候,有一位勇猛善战的将军,名叫李广,一生跟匈奴打过七十多次仗,战功卓著,深受官兵和百姓的爱戴。李广虽然身居高位,统领千军万马,而且是保卫国家的功臣,但他一点也不居功自傲。他不仅待人和气,还能和士兵同甘共苦

  • 成语“空中楼阁”历史出处是哪里?该如何解释呢?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春秋,空中楼阁

    【成语】:空中楼阁【拼音】:kōngzhōnglóugé【解释】:悬在半空中的阁楼。比喻虚幻的事物或脱离实际的空想。【成语故事】:“空中楼阁”这则成语的意思是悬挂在空中的楼房亭阁。指脱离实际的理论、计划或虚构的东西。也可喻为高明通达。这个成语来源于《百喻经.三重楼喻》,愚人见其垒墼作舍,犹怀疑惑,不

  • 成语“空穴来风”该如何理解呢?有怎样的历史故事呢?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春秋,宋玉

    【成语】:空穴来风【拼音】:kōngxuéláifēng【解释】:穴:孔、洞;来:招致。有了洞穴才进风。比喻消息和谣言的传播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也比喻流言乘机会传开来。【成语故事】:楚国人宋玉,是屈原的学生,也是当时著名的文学家。有一次,他陪着楚顷襄王到兰台去游玩,这时,正好有一阵凉风徐徐吹来,顷襄

  • 成语“同流合污”历史出处是哪里?该如何解释呢?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春秋,孟子

    【成语】:同流合污【拼音】:tóngliúhéwū【解释】:流:流俗;污:肮脏。指跟坏人一起干坏事。【成语故事】:孟子有一次同他的学生万章谈起:孔子很厌恶那些八面玲拢,惯会奉承讨好的人。这种人虽然在乡里被称作好人,但实际上是言行不符、伪善欺世的伪君子,是道德的破坏分子。万章问道:慨然人们都称他们是好

  • 成语“同工异曲”该如何理解呢?有怎样的历史故事呢?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唐朝,韩愈

    【成语】:同工异曲【拼音】:tónggōngyìqǔ【解释】:工:细致,巧妙;异:不同的。不同的曲调演得同样好。比喻话的说法不一而用意相同,或一件事情的做法不同而都巧妙地达到目的。【成语故事】:唐代杰出的散文家韩愈。曾经担任过国子监博士。他学识渊博,讲起课来旁征博引,兼通百家,出口成章,妙语连珠,深

  • 成语“欲盖弥彰”历史出处是哪里?该如何解释呢?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春秋,邾黑肱

    【成语】:欲盖弥彰【拼音】:yùgàimízhāng【解释】:盖:遮掩;弥:更加;彰:明显。想掩盖坏事的真相,结果反而更明显地暴露出来。【成语故事】:欲盖弥彰这句成语是出自“左传”。欲是希望的意思;盖,是掩藏;弥,是更加;彰,是明显;“欲盖弥彰”是指一个人本来想隐藏事实,却反而张扬开来,更加明显。春

  • 成语“羽毛未丰”该如何理解呢?有怎样的历史故事呢?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战国,苏秦

    【成语】:羽毛未丰【拼音】:yǔmáowèifēng【解释】:丰:丰满。指小鸟没长成,身上的毛还很稀疏。比喻年纪轻,经历少,不成熟或力量还不够强大。【成语故事】:战国时洛阳人苏秦,年青时曾师从智者鬼谷子学习辩术谋略。学习结束后,周游列国,希望有朝一日,他的治国谋略能获得君王们的接纳。秦是西方的大国。

  • 仇英早期的作品更多偏向于什么?又有哪些作品流传至今?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仇英,作品

    仇英是我国明朝时期的知名画家,善于花人物图,尤其是仕女图。在水墨和白描上都有很深的功底,能够有效的结合多种笔法把画作表现得更加贴切。吴门四家之一的他又被称为“明四家”。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仇英是美术史上少有的平民出生的画家,自幼贫寒的他,年幼辍学,之后做过漆工,而

  • 《捣练子令·深院静》的原文是什么?这首词该如何赏析呢?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南唐,李煜

    【原文】深院静,小庭空,断续寒砧断续风。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译文】秋风送来了断续的寒砧声,在小庭深院中,听得格外真切。夜深了,月光和砧声穿进帘栊,更使人联想到征人在外,勾起了绵绵的离恨和相思。因而长夜不寐,愁思百结。【注释】砧(zhēn):捣衣石。寒砧:寒夜捣帛声。古代秋来,家人捣帛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