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唐诗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如何鉴赏,李商隐在诗中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唐诗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如何鉴赏,李商隐在诗中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3427 更新时间:2023/12/17 1:23:26

无题·昨夜辰昨夜,唐代商隐,下面历史故事网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东。

身无彩凤双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听鼓应去,走兰台类转蓬。

首联以曲折的笔墨写昨夜的欢聚。“昨夜星辰昨夜风”是时间:夜幕低垂,星闪烁,凉风习习。一个春风沉醉的夜,萦绕宁静漫的温馨气息。句中两个“昨夜”自对,回环往复,语气舒缓,有回肠荡气之概。“画楼西畔桂堂东”是地点:精美画楼的西畔,桂木厅堂的东边。诗人甚至没有写出明确的地点,仅以周围的环境来烘。在这样美妙的时刻、旖旎的环境中发生了什么故事,诗人只是独自在心中回味,我们则不由自为诗中展示的风情打动了。

颔联写今日的思。诗人已与意中人分处两拨儿,“身无彩凤双飞翼”写怀想之切、相思之苦:恨自己身没有五彩凤凰一样的双翅,可以飞到爱人身边。“心有灵犀一点通”写相知之深:彼此的心意却像灵异的犀牛一样,息息相通。“身无”与“心有”,一外一内,一悲一喜,矛盾而奇妙地统一在一体,痛苦中有甜蜜,寂寞中有期待,相思的苦恼与心心相印的欣慰融合在一起,将那种深深相爱而又不能相厮守的恋人的复杂微妙的心态刻画得细致入微、惟妙惟肖。此联两句成为千古名句。

颈联“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是写宴会上的热闹。这应该是诗人与佳人都参加过的一个聚会。宴席上,人们玩着隔座送钩、分组射覆的游戏,觥筹交错,灯红酒暖,其乐融融。昨日的欢声笑语还在耳畔回响,今日的宴席或许还在继续,但已经没有了佳人的身影。宴席的热烈衬托出诗人的寂寥,颇有“热闹是他们的,而我什么也没有”的凄凉。

尾联“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写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无奈:可叹我听到更鼓报晓之声就要去当差,在秘书省进进出出,像蓬草随风飘舞。这句话应是解释离开佳人的原因,同时流露出对所任差事的厌倦,暗含身世飘零的感慨。

全诗以心理活动为出发点,诗人的感受细腻而真切,将一段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情感描绘得扑朔迷离而又入木三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唐诗春雨如何鉴赏,李商隐在诗中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唐诗,春雨

    春雨,唐代李商隐,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远路应悲春晼晚,残宵犹得梦依稀。玉珰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春雨》抒写了诗人与情人相见时的欢乐,离别后的怀思和失恋中强烈的痛苦。此诗开头先点明时令,再写旧地

  • 成语上行下效的典故是什么?该典故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成语,上行下效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上行下效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春秋时,齐景公自从宰相晏婴死了之后,一直没有人当面指谪他的过失,因此心中感到很苦闷。有一天,齐景公欢宴文武百官,席散似后,一起到广场上射箭取乐。每当齐景公射一支箭,即使没有射中箭鹊的中心,文武百官都是高声喝彩:好呀!妙呀

  • 成语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典故是什么?该典故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成语,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西汉时候,有一位勇猛善战的将军,名叫李广,一生跟匈奴打过七十多次仗,战功卓著,深受官兵和百姓的爱戴。李广虽然身居高位,统领千军万马,而且是保卫国家的功臣,但他一点也不居功自傲。他不仅待人和气,还能和士兵同甘共苦

  • 成语“空中楼阁”历史出处是哪里?该如何解释呢?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春秋,空中楼阁

    【成语】:空中楼阁【拼音】:kōngzhōnglóugé【解释】:悬在半空中的阁楼。比喻虚幻的事物或脱离实际的空想。【成语故事】:“空中楼阁”这则成语的意思是悬挂在空中的楼房亭阁。指脱离实际的理论、计划或虚构的东西。也可喻为高明通达。这个成语来源于《百喻经.三重楼喻》,愚人见其垒墼作舍,犹怀疑惑,不

  • 成语“空穴来风”该如何理解呢?有怎样的历史故事呢?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春秋,宋玉

    【成语】:空穴来风【拼音】:kōngxuéláifēng【解释】:穴:孔、洞;来:招致。有了洞穴才进风。比喻消息和谣言的传播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也比喻流言乘机会传开来。【成语故事】:楚国人宋玉,是屈原的学生,也是当时著名的文学家。有一次,他陪着楚顷襄王到兰台去游玩,这时,正好有一阵凉风徐徐吹来,顷襄

  • 成语“同流合污”历史出处是哪里?该如何解释呢?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春秋,孟子

    【成语】:同流合污【拼音】:tóngliúhéwū【解释】:流:流俗;污:肮脏。指跟坏人一起干坏事。【成语故事】:孟子有一次同他的学生万章谈起:孔子很厌恶那些八面玲拢,惯会奉承讨好的人。这种人虽然在乡里被称作好人,但实际上是言行不符、伪善欺世的伪君子,是道德的破坏分子。万章问道:慨然人们都称他们是好

  • 成语“同工异曲”该如何理解呢?有怎样的历史故事呢?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唐朝,韩愈

    【成语】:同工异曲【拼音】:tónggōngyìqǔ【解释】:工:细致,巧妙;异:不同的。不同的曲调演得同样好。比喻话的说法不一而用意相同,或一件事情的做法不同而都巧妙地达到目的。【成语故事】:唐代杰出的散文家韩愈。曾经担任过国子监博士。他学识渊博,讲起课来旁征博引,兼通百家,出口成章,妙语连珠,深

  • 成语“欲盖弥彰”历史出处是哪里?该如何解释呢?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春秋,邾黑肱

    【成语】:欲盖弥彰【拼音】:yùgàimízhāng【解释】:盖:遮掩;弥:更加;彰:明显。想掩盖坏事的真相,结果反而更明显地暴露出来。【成语故事】:欲盖弥彰这句成语是出自“左传”。欲是希望的意思;盖,是掩藏;弥,是更加;彰,是明显;“欲盖弥彰”是指一个人本来想隐藏事实,却反而张扬开来,更加明显。春

  • 成语“羽毛未丰”该如何理解呢?有怎样的历史故事呢?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战国,苏秦

    【成语】:羽毛未丰【拼音】:yǔmáowèifēng【解释】:丰:丰满。指小鸟没长成,身上的毛还很稀疏。比喻年纪轻,经历少,不成熟或力量还不够强大。【成语故事】:战国时洛阳人苏秦,年青时曾师从智者鬼谷子学习辩术谋略。学习结束后,周游列国,希望有朝一日,他的治国谋略能获得君王们的接纳。秦是西方的大国。

  • 仇英早期的作品更多偏向于什么?又有哪些作品流传至今?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仇英,作品

    仇英是我国明朝时期的知名画家,善于花人物图,尤其是仕女图。在水墨和白描上都有很深的功底,能够有效的结合多种笔法把画作表现得更加贴切。吴门四家之一的他又被称为“明四家”。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仇英是美术史上少有的平民出生的画家,自幼贫寒的他,年幼辍学,之后做过漆工,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