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文化知识?
数学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早已是人们的常识。从历史上看,古希腊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名人,往往本身就是数学家。著名的代表人物如柏拉图、泰勒斯和达芬奇。晚近以来,爱因斯坦、希尔伯特、罗素、冯诺依曼等文化名人也都是20世纪数学文明的缔造者。
数学文化知识手抄报?
好像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难道我不是个数学家吗,本来是不讨厌数学的,整个大学的数学培养让我彻底讨厌了数学,不懂装懂还要做题的我不知道在坚持什么。
再牛逼的精算师也算不出市场发展规律,但如果有混沌理论,就能用数学合理解释。同时解答了,为什么我们总觉得这个世界总不按套路出牌,这是在耍我么的疑问了。
小学数学文化知识的内容有哪些?
小学数学文化一般包括数学史、数学与现实生活、数学与科学技术、数学与人文艺术、数学游戏等。数学史指数学家肖像、数学家生平介绍、数学概念的历史和背景、历史名题等;数学与现实生活指个人生活、学校生活、公共生活、经济生产、社会常识等所涉及的数学内容;数学与科学技术是指数学在科学技术中的应用,包括生命科学、地球科学、物质科学、高新科学等;数学与人文艺术由人文语言、美术、音乐、建筑等组成;数学游戏包括了代数游戏、几何游戏和组合游戏
数学小故事?
1、有趣的有很多2、数学家欧拉曾经在18岁时就破解了一道难题:将一座城市内12条桥连通起来,要求行走的路线不重复,能够回到原出发点。欧拉使用了图论的方法,最终证明了这道难题是无解的。3、数学是一个充满智慧和创造性的学科,不仅涉及到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各种计算,还能给我们带来思维上的启发和挑战,探索更多有趣的也许能够激发你的学习兴趣和想象力。
幼儿数学故事?
幼儿趣味数学小故事200字
唐僧师徒四人走在无边无际的沙漠上,他们又饿又累,猪八戒想:如果有一顿美餐该有多好啊!孙悟空可没有八戒那么贪心,悟空只想喝一杯水就够了。孙悟空想着想着,眼前就出现了一户人家,门口的桌上正好放了一杯牛奶,孙悟空连忙上前,准备把这杯牛奶喝了,可主人家却说:“大圣且慢,如果您想喝这杯奶就必须回答对一道数学题。”
孙悟空想,不就一道数学题吗,难不倒俺老孙。孙悟空就答应了。那位主人家出题:倒了一杯牛奶,你先喝了1/2加满水,再喝1/3,又加满水,最后把这杯饮料全喝下,问你喝的牛奶和水哪个多些?为什么?
幼儿趣味数学小故事200字
战国时期,齐威王与大将田忌赛马,齐威王和田忌各有三匹好马:上马,中马与下马。比赛分三次进行,每赛马以千金作赌。由于两者的马力相差无几,而齐威王的马分别比田忌的相应等级的马要好,所以一般人都以为田忌必输无疑。
但是田忌采纳了门客孙膑(着名军事家)的意见,用下马对齐威王的上马,用上马对齐威王的中马,用中马对齐威王的下马,结果田忌以2比1胜齐威王而得千金。这是我国古代运用对策论思想解决问题的一个范例。
幼儿趣味数学小故事200字
泰勒斯看到人们都在看告示,便上去看。原来告示上写着法老要找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来测量金字塔的高度。于是就找法老。
法老问泰勒斯用什么工具来量金字塔。泰勒斯说只用一根木棍和一把尺子,他把木棍插在金字塔旁边,等木棍的影子和木棍一样长的时候,他量了金字塔影子的长度和金字塔底面边长的一半。把这两个长度加起来就是金字塔的高度了。泰勒斯真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他不用爬到金字塔的顶上就方便量出了金字塔的高度。
幼儿趣味数学小故事200字
动物学校举办儿歌比赛,大象老师做裁判。
小猴第一个举手,开始朗诵:“进位加法我会算,数位对齐才能加。个位对齐个位加,满十要向十位进。十位相加再加一,得数算得快又准。”
小猴刚说完,小狗又开始朗诵:“退位减法并不难,数位对齐才能减。个位数小不够减,要向十位借个一。十位退一是一十,退了以后少个一。十位数字怎么减,十位退一再去减。”
大家都为它们的精彩表演鼓掌。大象老师说:“它们的儿歌让我们明白了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它们两个都应该得冠军,好不好?”大家同意并鼓掌祝贺它们。
幼儿趣味数学小故事300字
阿基米德有许多故事,其中最着名的要算发现阿基米德定律的那个洗澡的故事了。
国王做了一顶金王冠,他怀疑工匠用银子偷换了一部分金子,便要阿基米德鉴定它是不是纯金制的,且不能损坏王冠。阿基米德捧着这顶王冠整天苦苦思索,有一天,阿基米德去浴室洗澡,他跨入浴桶,随着身子浸入浴桶,一部分水就从桶边溢出,阿基米德看到这个现象,头脑中像闪过一道闪电,“我找到了!”
阿基米德拿一块金块和一块重量相等的银块,分别放入一个盛满水的容器中,发现银块排出的水多得多。于是阿基米德拿了与王冠重量相等的金块,放入盛满水的容器里,测出排出的水量;再把王冠放入盛满水的容器里,看看排出的水量是否一样,问题就解决了。随着进一步研究,沿用至今的流体力学最重要基石阿基米德定律诞生了。
幼儿趣味数学小故事300字
当高斯还在上小学二年级的时候,有一天他的数学老师因为想借上课的时间处理一些自己的私事,因此打算出一道难题给学生练习。他的题目是:
1+2+3+4+5+6+7+8+9+10=?
因为加法刚教不久,所以老师觉得出了这题,学生肯定是要算蛮久的。自己也就可以藉此机会来处理未完的事情。但是才一转眼的时间,高斯已停下了笔,闲闲地坐在那里。老师看了,很生气地训斥高斯。
但是高斯却说他已经将答案算出来了,就是55。老师听了吓了一跳,就问高斯如何算出来的。高斯答道:“我只是发现1和10的和是11、2和9的和也是11、3和8的和也是11、4和7的和也是11、5和6的和还是11,又因为11+11+11+11+11=55,所以我就是这么算出来了。”老师同学听了以后,都对高斯竖起了大拇指。后来的高斯长大后,成为了一位很伟大的数学家。
幼儿趣味数学小故事300字
傍晚,我在奥林匹克书中看到一道难题:果园里的苹果树是梨树的3倍,老王师傅每天给50棵苹果树20棵梨树施肥,几天后,梨树全部施上肥,但苹果树还剩下80棵没施肥。请问:果园里有苹果树和梨树各多少棵?
我没有被这道题吓倒,难题能激发我的兴趣。我想,苹果树是梨树的3倍,假如要使两种树同一天施完肥,老王师傅就应该每天给“20×3”棵苹果树和20棵梨树施肥。
而实际他每天只给50棵苹果树施肥,差了10棵,最后共差了80棵,从这里可以得知,老王师傅已经施了8天肥。一天20棵梨树,8天就是160棵梨树,再根据第一个条件,可以知道苹果树是480棵。这就是用假设的思路来解题,因此我想,假设法实在是一种很好的解题方法。
数学阅读故事?
数学阅读高斯的故事:
高斯念小学的时候,有一次在老师教完加法后,因为老师想要休息,所以便出了一道题目要同学们算算看,题目就是:
1+2+3+.....+97+98+99+100=?
老师心里正想,这下子小朋友一定要算到下课了吧!正要借口出去时,却被高斯叫住了!!原来呀,高斯已经算出来了,小朋友你可知道他就是如何算的吗?
高斯告诉大家他就是如何算出的:把1加至100与100加至1排成两排相加,也就就是说:
1+2+3+4+.....+96+97+98+99+100
100+99+98+97+96+.....+4+3+2+1
=101+101+101+.....+101+101+101+101
共有一百个101相加,但算式重复了两次,所以把10100除以2便得到答案等于<5050>
从此以后高斯小学的学习过程早已经超越了其它的同学,也因此奠定了他以后的数学基础,更让他成为数学天才!
祖冲之数学故事?
祖冲之是我国伟大的数学家,他把一生的精力都奉献给了圆周率。
五岁的时候,祖冲之的父亲想教他念古文,可他的背诵效率不高,这令父亲十分生气,但父亲不知道的是,祖冲之对数学与天文感兴趣。
一天,老师教大家说:“圆周是直径的三倍。”祖冲之回到家中。越想越不对劲。第二天一大早,他就拿了一根绳子来到路边,这时,来了一辆马车,祖冲之立马跑上去,问:“老爷爷,请让我量一量你的车吧!”老人点点头同意了。祖冲之先用绳子量了一下车轮又将绳子折成三段,量车轮的直径,经过那么一量,他感到车轮的直径没有三分之一的圆周长。他又量了不同车子的车轮,得出的结果一模一样,这是为什么呢?经过多年的学习,他得知了另一位伟大数学家刘徽的割圆法,割圆法就是在圆内画出一个正六边形,他的边长等于半径,继续分成12边形,用勾股定理算出它的边长,再24,48……边形,一直分,所得多边形各边长之和是圆周长。
数学励志故事?
一位叫拉里的小男孩十分喜欢数学,所以他每天下午都会跑到学校去学习。有次,拉里上了数学课,他发现教室里有另外一个小男孩一直在背错了的题目,拉里走过去去帮助他,发现这个小男孩似乎不明白这道题,也很沮丧。拉里没有生气,而是充满耐心地解释给他,再一遍一遍地练习,一直到这个小男孩搞懂了这道题。在此过程中,拉里的耐心以及更深的理解和探索精神感动了教室里的所有学生以及老师。拉里从数学里学到了许多经验,让他更加明白付出和回报之间的关系,他也明白了要想在数学领域取得成功,只有死磕地努力才能最后有所回报,这也给他启发了努力奋斗的信念。从此以后,拉里便一直坚持这种精神,复习的时候他会持之以恒地用心记忆,思考的时候他会耐心追问,坚信经过努力,他一定会取得好的收获。拉里的故事让我们懂得,要想在学习数学以及其他任何事物上都取得成功,毅力和坚持才是最重要的因素,愿我们在学习路上都有像拉里一样励志并勇往直前!
数学日记,数学王国的故事?
有一天,小丁要去数学城堡里见数学国王。
他刚来到数学王国的城门口,几个卫兵就挡住了他的路。一个卫兵对他说:“你来这里做什么?”小丁回答道:“我进城去见数学国王。”那个卫兵接着说:“想进去见国王,要先闯几个关。有勇气接受挑战吗?”小丁拍着胸脯大声说:“没问题。”“好!请听题:一顶帽子16元,买3顶送1顶,小明一次买3顶帽子,每顶便宜多少钱?”小丁动了动脑筋,眼珠子转了好几圈,终于找到了答案:16×3=48(元)48÷(3+1)=12(元)16-12=4(元),所以每顶便宜4元。“算你厉害!还有更简便的办法吗?”“当然有。因为4顶共便宜了16元,所以:16÷4=4(元),每顶便宜4元。”“恭喜你闯关成功。”卫兵翘起了大拇指,打开了城门,让他进了数学王国。小丁在数学王国里走街串巷,终于找到了城堡。他刚想进去,又有几个卫兵挡住了去路。“你想进去见国王?”卫兵问。小丁点了点头。卫兵说:“那你还必须闯我这一关。请听题:一块长方形木板有四个角,锯掉一个角,请问还剩几个角?”“哈,这个问题难不倒我,图形题是我的强项。”小丁暗暗得意着。“5个!”小丁回答得很干脆。“回答正确。闯关成功!”卫兵赶紧给小丁开门,小丁如愿以偿地见到了数学国王。点评:小作者通过丰富的想象,以童话故事的形式将数学问题巧妙地串联起来,既生动有趣,又理解了数学知识,情节精巧,语言朴实
数学家陈景润的数学故事?
陈景润的数学故事:
上学后,由于瘦小体弱,常受人欺负。这种特殊的生活境况,把他塑造成了一个极为内向、不善言谈的人,加上对数学的痴恋,更使他养成了独来独往、独自闭门思考的习惯,因此竟被别人认为是一个“怪人”。
陈景润毕生后选择研究数学这条异常艰辛的人生道路,与沈元教授有关。在他那里,陈景润第一次知道了哥德巴赫猜想,也就是从那里,陈景润第一刻起,他就立志去摘取那颗数学皇冠上的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