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中国民族文化介绍

中国民族文化介绍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2047 更新时间:2024/3/6 8:26:24

中国民族文化介绍:

1、苗族

苗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散布在世界各地,主要分布于中国的黔、湘、鄂、川、滇、桂、琼等省区,以及东南亚的老挝、越南、泰国等国家和地区。

苗族人民能歌善舞。苗族的“飞歌”高亢嘹亮,极富感染力;舞蹈有芦笙舞、板凳舞、铜鼓舞等,以芦笙舞最为普遍。芦笙舞在正月十五、三月三、重阳节等节日及建房、丰收、迎亲等日子里跳,舞姿多重下肢变化。

在苗族,青年男女的自娱性集体歌舞多被称为“踩堂”,但由于“踩堂”舞蹈离不开芦笙的伴奏,所以如今“踩堂”这一传统名称已基本被人们改称为“芦笙舞”了。

苗族饮食习俗自有其特点。黔东南、湘西、海南岛和广西融水的苗族,主食为大米,也有玉米、红薯、小米等杂粮;黔西北、川南、滇东北的苗族,则以玉米、土豆、荞麦、燕麦等为主食。

苗族人尤其喜欢吃酸,几乎家家户户都自制酸汤、酸菜、酸辣,腌制鱼肉,苗家的酸汤鱼肉嫩汤鲜,清香可口,闻名遐迩。苗族喜饮酒。平时劳作之余,喝一点酒,舒筋活血,消除疲劳;亲友来访,逢年过节,红白喜事,必以酒待客,久之形成了一套喝酒的传统习俗和礼仪。

2、回族

回族是中国人口较多的一个少数民族,回族在饮食习惯、服饰装饰、诞生命名、成年仪式、婚姻和丧葬、节日等习俗上,都有浓厚的伊斯兰教色彩。

回族的信仰包括内心诚信、诵念表白、身体力行三个部分。具体来讲,按照伊斯兰教的规定,回族必须保持六大信仰:信安拉(真主)是六大信仰的核心,即认为安拉是独一无二的,造化天地万物,日月星辰及主宰宇宙的一切。回族宗教学者把这一信条编为十六字“清真言”,即:“万物非主,唯有真主;穆罕默德,真主使者。”

回族妇女一般都头戴白圆撮口帽,戴盖头(也叫搭盖头)。头饰是回族最典型、最富有特点的服饰。因伊斯兰教尚白色,因此回族视白色为最洁净、最喜悦的颜色。

因为信仰伊斯兰教,回族每年主要过三个重大节日,即开斋悔差碧节、古尔邦节和圣纪节,节日均以伊斯兰教历计算。其他节日主要有阿术拉日、登宵节、白拉台节、盖尔德节、法图麦节、亡人节。

3、瑶族

瑶族,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民族语言分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瑶语支、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

瑶族人民的信仰属于多神崇拜。过去,瑶族认为万物有灵,对自然虔诚膜拜,祭礼寨神、家神、水神、风神、雨神、雷神、树神、山神等,每逢年节都要上香。瑶族男女,喜蓄长发。古籍中就有瑶人男女蓄发,盘结头顶,名为“椎髻”的记载。据汉文史籍所述,早在《后汉书》中就有瑶族的先人“好五色衣服”的记载。以后的史籍也载有瑶族人民“椎发跣足,衣斑斓布”。

瑶族以玉米、稻米为主食。大部分瑶族有忌食狗肉的习惯,即使煮食,也必须在屋外进行。

瑶族的传统节日很多,小节几乎每月都有,各地过得也不尽相同。大节日有春节、清明、社节、盘王节、“祝著节”、“耍望节”等。

4、布依族

布依族,中国西南部一个较大的少数民族,民族语言为布依语,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与壮语有密切的亲属关系,通用汉文。

布依族信仰祖先和多种神灵。山、水、井、洞及生长奇特的古树无不被认为是神灵的化身。各村寨建有土地庙。一些特定的宗教仪式,要供奉神竹。各地布依族还供奉雷神、门神、灶神、龙王等等。这些反映了布依族作为农耕民族的原始宗教信仰。

布依族人民以大米为主食,兼食玉米、小麦、红稗、荞麦等。布依族尤喜糯食,并有多种制作方法,如制成糍粑、圆糖粑、耳块粑、枕头粽和三角粽等。逢年过节,必食糯米饭,并以糯米粑赠送亲友。节日里还喜食用花汁和树叶汁染制的各色“糯饭”。

布依族服饰多为青、蓝、白等色。男子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包头巾、穿对襟短衣或大襟长衫及长裤。老人多着长衫。布依族妇女讲究头饰,婚前头盘发辫,戴绣花头巾;婚后须改用竹笋壳作“骨架”的庆段专门饰样,名曰“更考”,意为成家人。

布依族有许多传统节日,除过大年、端午节、中秋节等与汉族相似外,“三月三”、“四月八”、“六月六”等节日都具有本民族的固有特色。

5、壮族

壮族是中国人口最多的一个少数民族,壮族没有统一的宗教信仰。壮族民间信仰多神,崇拜天神、雷神、土地神、巨石神、树神、蛙碧举神、花婆神以及祖先神灵等。

壮族是最早栽培和种植水稻的民族之一,稻作文化十分发达,稻米也自然成为壮族人民的主食。稻米制作方法多种多样,有蒸、煮、炒、焖、炸等,各种米饭、米粥、米粉、米糕、糍粑、粽子、汤圆等,是壮族人民日常喜爱的食品。如果掺和其他材料,还可以制成许多更加味美营养的食品,如八宝饭、八宝粥、竹筒饭、南瓜饭、“彩色糯米饭”等。

嚼槟榔是壮族的传统习俗,今广西龙州等地的壮族妇女仍有此喜好。有些地方,槟榔是招待客人的必需品。壮族的服装,大部分和汉族相同但在桂西乡村中,尤其是中老年妇女,还保存着自己民族服装的特点。

壮族民间常用的乐器有唢呐、蜂鼓、铜鼓、大鼓、铜铙、铜锣及笙、箫、笛、马骨胡、天琴等。天琴是壮族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主要流传于广西西南部与越南交界的龙州、宁明和防城一带,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在壮族民间广为流传的传说《妈勒访天边》中,壮族先祖妈勒就是弹着天琴去天边寻找太阳的。

以藏族为例:西藏文化的发展

藏族本土文化原本是位于雅鲁藏布江流域中部雅砻河谷的吐蕃文化和位于青藏高原西部的古象雄文化逐渐交融而形成的。到了公元七世纪松赞干布时期,佛教从中原、印度、尼泊尔传入吐蕃,逐渐形成和发展为独具特色的藏传佛教。与此同时,南亚的印度、尼泊尔文化以及西亚的波斯文化、竖局阿拉伯文化等,特别是中原的汉文化,对西藏文化的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在西藏文化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藏族建筑艺术和雕塑、绘画、装饰、工艺美术等造型艺术以及音乐、舞蹈、戏剧、语言文字、书面文学、民间文学、藏医藏药、天文历算均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由于历史的原因,西藏后来发展成为一个极少数上层僧侣贵族掌权的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的地方政权,使得藏传佛教文化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处于西藏文化的主导地位。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1959年实行民主改革前。当时,西藏的生产资料和文化教育为极少数上层僧侣贵族所垄断,文化艺术只供少数上层僧侣和达官贵人消遣,占西藏人口95%的广大农奴和奴隶生活极度贫困,连基本的生存权都毫无保障,根本谈不上享受文化教育的权利。长期的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的统治不仅严重束缚了西藏生产力的发展,而且使西藏传统文化包括文物古迹、道场胜迹处于自我封闭和萎缩的状态。至于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教育,则更是一片空白。

国家尊重和保障西藏各民族人民特别是广大藏族人民按照自己传统的风俗习惯生活和进行社会活动的权利,尊重和保障他们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正常的宗教信奉、祭祀活动和参加重大的宗教和民间节日活动的自由。与此同时,一些与封建农奴制相伴随的腐朽、落后、蔑视劳动群众的旧习俗,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而被群众所摒弃,这既反映了藏族人民对现代文明、健康生活的追求,也是藏族文化在新时代不断进步的一种表现。藏族群众在保持藏族服饰、饮食、住房的传统方式和风格的同时,在衣食住行、婚丧嫁娶各方面也吸收了不少新的现代文化习俗,极大地丰富了西藏人民的生活。每年各地群众的节庆集会,既有大量的传统节日,如拉萨的藏历新年、萨噶达瓦节、望果节、雪顿节、沐浴节、酥油灯节、达玛节、煨桑节、噶尔恰钦节、赛马会等和拉萨以外其他地区的各种节日,以及许多寺庙的宗教节日,如扎什伦布寺的什莫钦布节、甘丹寺的昂觉节,桑耶寺的经藏跳神节、萨迦寺的七月金刚节、楚布寺的树经幡杆节、热振寺的帕蚌唐郭节等等,又有全国乃至世界性的新兴节庆集会,如三八妇女节、五一劳动节、五四青年节、六一儿童节、十一国庆节等。现代文明的新思想、新文化与藏族传统的优秀文化相结合,使西藏形成了既有民族特色又有时代精神的新风俗、新习惯。

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特别注意尊重和保护藏族人民的宗教信仰自由和正常的宗教活动。民主改革以后,按照大多数僧尼的意愿和人民群众宗教信仰的需要,有关宗教的文物、古迹、寺庙都得到了妥善保护。中央政府把布达拉宫、拉萨三大寺、大昭寺、日喀则扎什伦布寺等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些寺院的壁画、雕刻、塑像、唐卡、工艺装饰、经卷、供品、法器、佛龛,包括经堂、殿宇、寺庙、塔刹等宗教文化的载体,都尽力保护或修缮复原。特别是八十年代以来,国家拨出巨款,重修了甘丹寺、雍布拉康、桑嘎果托寺等著名寺庙,抢救维修了年久失修轿闷的桑耶寺、夏鲁寺、萨迦寺、昌珠寺、强巴林寺、托林寺等一批著名寺庙。布达拉宫、罗布林卡、萨迦寺等所藏经卷和典籍获得了很好的保护,《布达拉宫典籍目录》、《雪域文库》和《德吴宗教源流》等文献古籍得到及时抢救、整理、出余帆让版。目前,西藏共有1700多座寺庙和各类宗教活动场所,僧尼46000多人,各种宗教活动正常举行,每年都如期举行各种重大宗教节日或活动。中国佛教协会西藏分会,是西藏藏传佛教各教派的组织,现有地(市)级佛教协会7个,并有藏文版会刊《西藏佛教》以及1所西藏佛学院和1所藏文印经院.

著名的《格萨尔王传》是藏族人民在漫长历史长河中创造出来的一部珍贵的长篇英雄史诗,是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宝库中少有的珍品,但一直是通过民间说唱艺人口头流传。为了保护藏民族的这一文化瑰宝,西藏自治区于1979年成立了抢救、整理《格萨尔王传》的专门机构,进行全面搜集、采录、整理、研究和出版工作。国家将《格萨尔》列入“六五”、“七五”、“八五”三个五年计划的重点科研项目。经过20年的努力,共搜集藏文手抄本、木刻本近300部,除去异文本约有100部,现已正式出版藏文本70余部,总印数达300余万册,使这一长期零散传唱的口头文学变成了一部系统完整、被称为“世界史诗之王”的文学巨著。同时还出版了20多部汉译本,并有若干种译成英、日、法文出版。这在藏族民间文艺遗产的保护以及出版史上都是前所未有的。

藏医药学科学研究和教育工作得到重视。各级藏医机构积极开展藏医药科学研究,搜集整理近百部藏医学文献、专著,在继承前辈藏医学家的实践经验和理论精华的基础上,在藏医史、藏医药文献、医药学理论、医德与师承、藏医本草等方面的研究都有新的成果问世。《四部医典》(藏汉文版)、《蓝琉璃》、《四部医典系列挂图全集》、《藏医诊断学》、《藏医新剂学》、《藏医名医列传》等32部专著已付梓出版。西藏藏医学院建立10年来共输送各级各类藏医药人才615名。藏药生产走上标准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的管理轨道。目前西藏有10多家藏药制药厂,其中自治区藏药厂拥有两条生产线,产品共有110多种,年产值4610万元。

更具体的,以及其他民族的参见

有物理学新基本理论(或物理学新基本定律),发表在《科技创新导报》洞慎2008年第12期的171页上。该成就,在百度工作人员无偿的劳作下,被定为:中国人在悉竖近100年来对人类的贡献睁颤大推荐答案。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坚守合规底线演讲稿?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文史百科

    一、合规的三大职能宏观的,政策性的督导,把控,识别职能。员工的素质,企业文化的培养、培训、组织,落实功能。契合法律,促成合法办企业的功能。二、合规另外的意思合规是一张网,兜住我们工作中的陋习;合规是一展指示灯,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合规是一丝丝雨露,滋润我们心中“爱岗敬业”的幼苗;合规是一张云帆,让我

  • 童年里的关于高尔基的故事有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文史百科

    高尔基小时候家里很穷,没有办法,他只好到一家裁缝店当学徒。在裁缝店里,小高尔基一边干活,一边想方设法读书,老板订了一份《俄罗斯报》,小高尔基就趁老板不在时,偷偷看这份报纸。有一次,小高尔基从邻居家借来一本小说,趁老板晚上睡着以后,在窗边借着月光津津有味地读起来。过了一会儿,月亮躲到了云层后面,小高尔

  • 餐桌上的故事800字作文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文史百科

    我们每天都会在餐桌上吃饭,当然在餐桌上也会发生许许多多有趣的故事。特别是在我们家,每到周末的晚餐时,在餐桌上就会发出连绵不断的笑声。又是一个周末,晚上我们一家团聚在餐桌前吃晚餐。忽然,我宣布:每到周末的三餐必须用左手拿筷子吃饭。“为什么?”,“为什么要用左手拿筷子吃饭?”爸爸妈妈争先恐后埋银的问我。

  • 乐不思蜀是什么意思 这个成语出自那本书,作者是谁,后主是谁,曾辅导他的历史上有名的丞相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文史百科

    《三国演义》,后主是刘禅,乳名刘阿斗。有名丞相是诸葛孔明,也就是诸葛亮刘禅,又名阿斗,刘备的儿子“此间乐,不思蜀历史上,兆掘闹乐不思蜀的典故出自三国时期蜀汉后主散衡刘禅。蜀汉被曹魏灭了之后,到洛阳,当时的晋王司马昭问他,在这里住的习惯吗?他乐呵呵地说很好,比在四川好多了。他的旧臣听到后,于是教他要悲

  • 文化的定义和四个层次之间的关系?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文史百科

    文化,具有多样性。不同的文化相互之间具有认同性,渗透性,对抗性等特征。且同一文化又有可塑性可创作性。渗透引发侵略,对抗引发战争,认同形成结盟。同一文化可塑成变态,文化创作允许编故事。所以:说不清楚的叫文化。说得清楚的叫科学。玩文化的把简单复杂化。玩科学的把复杂简单化。对于文化众说纷纭,有人说是文字,

  • 三国演义的简介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文史百科

    简介《三国演义》由东汉末年黄巾起义末期开始描写,至西晋初期国家重归统一结束,以魏(曹操)、蜀(刘备,诸葛亮)、吴(孙权)三个政治、军事集团之间的形成演变,矛盾斗争为主线,最后由魏的替代者晋统一全国,国家重归一统。小说在广阔的社会历史背景上,展示出那个时代尖锐复杂又极具特色的政治军事冲突,在军事政治谋

  • 供热企业文化宣传文案?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文史百科

    供热企业的文化宣传文案应该突出服务的重要性,强调企业核心价值观,宣传企业的绿色理念,扩大社会正面影响力,向客户传递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愿景。应该说,企业文化的建立是企业管理的精髓。企业宣传只是企业文化建立的一部分。当然,企业文化建立固有其共同点。但对于具体的企业,根据企业性质,企业所处环境,企业发展状况

  • 餐饮企业文化又些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文史百科

    不同的企业文化起着根本不同的作用。企业文化构成要素如下:有活力的企业文化僵化的企业文化价值观挑战精神、进取心、速战速决谨慎、固执、保守、没有气魄情报收集分析注重信息分析、内部沟通良好喜欢主观判断、沟通有限创新构想爽快提出构想、有活力、脑力激荡、以客户导向、市场导向重视规则、强调规范、不考虑顾客需求、

  • 励志小故事一鼓作气?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文史百科

    在距今天2OOO多年以前的春秋时代,邦国林立,如齐、鲁、秦、晋、宋、燕、楚、郑、卫、吴、越等大大小小的许多诸侯国,这些诸侯国之间互相吞并,不断发动战争。一次,齐国出兵进攻鲁国。当时齐国是称霸的大国,而鲁国是比较弱小的。在强敌压境的情况下,一名叫曹判的去见鲁国的国君鲁庄公,要求与他同上战场去迎战敌人。

  • 企业文化心得结尾怎么写?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文史百科

    心得结尾: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文化,任何有生命力的优秀文化都是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的创新发展的结果,只有在员工内心产生共鸣的企业,文化才是真正的企业文化,我们可以学习借鉴一些知名企业的成功路径,给我们的员工提出一份要求,期待着我们在企业文化之上能够给我们的企业带来更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