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条地理题,求解
在对流层中,海拔每增高100米,气温平均下降0.6摄氏度。神农顶海拔3105米,山脚处海拔505米,二者海拔相差2600米,大约相当于温差0.6乘以26,温度相差约15.6摄氏度。所以山脚处气温等于山顶气温加上15.6摄氏度。零下6摄氏度加上15.6摄氏度,等于9.6摄氏度。所以答案C是正确的。可以肯定,标准答案错误,它是用6加上15.6,得出答案D的。放心吧,你是正确的。
二、生态文明和生态文化有什么关系
生态文明贯穿于生态文化,并且生态文明和生态文化共同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文明进步状态。而且生态文化在生态文明的促使下能使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和谐共进,促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文化。
生态文化最早起源于人类图腾时代,行至现代生态文明,历经了漫长的岁月。图腾是人类最早的文化现象,社会生产力的低下和原始民族对自然的无知是图腾产生的基础,他们运用图腾解释神话、古典记载及民俗民风。在原始社会,部落或公社被分成若干群体或氏族,他们在采集生活物资的过程中,同自然界的动植物发生密切的关系,并用原始思维认识和理解生活实践中的相关问题。
三、树立生态文化意识是怎样的?
生态文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文化。新世纪新阶段,人类已逐渐认识到长期对自然进行掠夺性索取、破坏必将遭受惩罚,一个从征服自然、破坏自然到回归自然、珍爱自然的新理念正在形成。全民生态意识觉醒之日,就是我国生态环境改善之时。因此,进行生态教育,提高人们对生态文化的认同,增强人们对自然生态环境行为的自律,牢固树立生态文化意识,是解决生态问题的一项重要举措。
四、怎么建设文化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建设的文化层面,是指一切文化活动包括指导人们进行生态环境创造的一切思想、方法、组织、规划等意识和行为都必须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这就要求人们:
1。树立生态文化意识
生态文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文化。新世纪新阶段,人类已逐渐认识到长期对自然进行掠夺性索取、破坏必将遭受惩罚,一个从征服自然、破坏自然到回归自然、珍爱自然的新理念正在形成。
全民生态意识觉醒之日,就是我国生态环境改善之时。因此,进行生态教育,提高人们对生态文化的认同,增强人们对自然生态环境行为的自律,牢固树立生态文化意识,
是解决生态问题的一项重要举措。
2。注重生态道德教育
生态与道德不可割裂。生态环境的优劣,反映着人们生态
道德水准的高低;同时,人们生态道德水准的高低,也极大地
影响着生态环境的优劣。
生态道德驱动着人们的生态意识和行
为的自觉性、自律性与责任感。加强生态道德教育,可以使人
们自觉地承担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和义务,同一切破坏生态环
境的行为作斗争。应广泛动员人民群众参与多种形式的生态道
德实践活动,努力形成防止污染、保护生态、美化家园、绿化
祖国的社会文明新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