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十大晋商排名?
1.雷履泰(1770-1849)山西平遥人,中国票号创始人。道光三年(1823)中国第一家票号日升昌正式诞生了。从此,中国金融史翻开了新的一页,一纸便可“汇通天下”了。
2.乔致庸(1818年-1907年),字仲登,号晓池,山西祁县(今山西祁县)人,乔家第四位当家人,著名晋商,人称“亮财主”。乔致庸是清朝末年山西晋商的代表商人,在家族生意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弃文从商接手生意。在他的不断努力下,生意日渐兴隆,至清末,乔氏家族已经在中国各地有票号、钱庄、当铺、粮店200多处,资产达到数千万两白银。在国弱民贫的清朝,晋商能够走向全国,实属不易。
3.曹三喜是使曹家由一个农民走向一代巨商的关键转折性人物。他不满现状,独闯关东到了原东北热河省的三座塔村,曹家商业发展到鼎盛时期,商号达640多座,资产高达1千余万两白银,总雇员达三万七千人。
4.王实
古人曾训:积善人家,必有余庆。王家始祖以卖豆腐为生,善良无欺。曾因善心救助一位卧病荒野奄奄一息的老人。老人感待之诚把发现静升镇“九龙聚首”的吉祥宝地的天机密授给了王家基业的创始人王实。后来王实依老人所言开始建造屋宅,果然发达绵延七百多年,相传二十余代。造就了王家大院几乎囊括所有晋商家园文化意义表征的建筑群落,开始了王家与众不同的人世机缘,成就了王家大院气势的恢弘、气度的超然、气宇的轩昂、气概的辉煌。
5.渠同海(1723~1789),字百川,祁县城内人,渠氏12世,渠氏家族商业奠基人。由“走西口”经商致富,在包头购置十余顷土地,并独自独资开设“长源厚”字号。
乾隆中期,渠同海前往包头谋求发展,购置十余顷土地,独资经营菜园、粮食、油面、茶叶,兼营钱业生意,渠家从此发家。渠同海以“长源本晋川,荣华万世年”十字,作为其孙子辈以下辈分的世系排名。后来渠家在羊楼洞开办的茶庄大都与“川”有关,也与辈分世系有关,如“长源川”、“长盛川”、“三晋川”、“宏源川”等茶庄。
6.常威山西太原车辋人,清朝大富商。“能打会算,财源不断”,“买卖不算,等于白干”,“买卖争毫厘”,这是山西晋商流传的致富商谚。山西晋商有个传统的“生意经”,就是以小见大。他们不求暴利,看中薄利多销,积少成多。清朝晋商常威就是这样致富的。常威家最辉煌的时候,家财无数。
7.介休范氏家族
是近代山西晋商群落中身份、地位以及经营活动都比较特殊的一个晋商望族,其经营活动带有浓厚的官办色彩,按照今天的标准,属于典型的官僚资本的性质。
8.侯兴域,字蔚观,晋商之一,生于清乾隆年间,卒于嘉庆年间,是侯家承前启后的重要人物,他在继承祖业的基础上苦心经营,使侯氏财产达数百万两以上。
侯兴域发展起来的商号,著名的有在平遥设的协泰蔚、厚长来、新泰永、新泰义、蔚盛长,在介休张兰镇设的义顺恒、中义永,在晋南运城设的六来信等。这些商号大多是杂货绸布茶庄和钱铺。
9.亢氏家族
历史留传着一个这样神奇的传说,说财富越积越多,乾隆皇帝微服私访,在亢家连住十日,不但吃饭餐餐不重,而且餐具一餐一换,其奢华让乾隆也为之感叹。临走时乾隆说:亢氏之富,非天不可灭。不料一语成谶,果然天降大火,亢氏大院化为废墟,流出来的水都是银子化的
10.万荣李家
在清代以贩布为主业,足迹遍布豫晋陕甘与京津等地,光绪初年,李家商业发展至鼎盛。
山西历史名人有哪些?
山西历史名人有:
1、张辽(169年~222年),字文远,雁门马邑(今山西省朔州市)人。汉末三国时期曹魏名将,聂壹的后人。起初,担任雁门郡吏。又先后跟随丁原、何进、董卓、吕布,恪尽职守,历尽坎坷。吕布败亡后,张辽归属曹操。
此后,立下众多显赫的功勋。洞察敌情而劝降昌g。攻袁氏而转战河北。在白狼山之战率领先锋大破乌桓并斩杀乌桓单于蹋顿。驱逐辽东大将柳毅。以静制动桥春平定军中谋反。进军江淮击灭陈兰、梅成。此后,长期镇守合肥。
2、狄仁杰(630年-700年),字怀英,并州晋阳(今山西省太原市)人。唐代政治家、武周时期的宰相。
狄仁杰出身于太原狄氏,早年以明经及第,历任汴州判佐、并州法曹、大理敏灶耐寺丞、侍御史、度支郎中、宁州刺史、冬官侍郎、文昌右丞、豫州刺史、复州刺史、洛州司马等职,以不畏权贵著称。
3、汉景帝刘启(前188年-前141年3月9日)。西汉第六位皇帝(前157年—前141年在位),汉文帝刘恒嫡长子,母为孝文窦皇后窦氏(即窦太后)。
文帝后七年(前157年)六月继位。在位期间继续推行与民休息、轻徭薄赋政策,社会经济得到进一步恢复和发展。田租由十五税一改为三十税一,此后成为汉朝定制。为加强中央集权,采纳晁错辩启建议实行削藩。
4、卫d(286年-312年6月20日),字叔宝,小字虎,河东郡安邑县(今山西夏县)人,曹魏尚书卫觊曾孙、太保卫铩=Ъ摇⒐僭保泄糯拇竺滥兄弧
卫d是魏晋之际继何晏、王弼之后的著名清谈名士和玄学家,官至太子洗马。永嘉四年(310年),迁移南方。永嘉六年(312年),卫d去世,时年二十七岁,葬于南昌,后迁葬江宁。
5、尉迟敬德(585年-658年),本名尉迟融(《新唐书》作尉迟恭),字敬德,朔州鄯阳县人,祖籍太安狄那(今山西省寿阳县),鲜卑族。唐朝开国名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大业末年,参与平定高阳民乱,授朝散大夫。大业十三年(617年),跟随刘武周起兵,担任偏将。武德三年(620年),兵败归顺唐朝,赐名尉迟恭。
山西古代名人:
尧(约前2447—前2307年),姓伊祁,名放勋,古唐国(今山西临汾尧都区)人。中国上古时期部落联盟首领、“五帝”之一。尧为帝喾之子,母为陈锋氏。十三岁封于陶(山东菏泽市定陶区)。十五岁辅佐兄长帝挚,改封于唐地,号为陶唐氏。二十岁,尧代挚为天子,定都平阳。
尧立七十年得舜。二敏纯十年后,尧老,舜代替尧执政,尧让位二十八年后死去,葬于谷林(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境内)。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河东(今山西省永济市)人,代宗咐凳大历八年(773年)出生于京城长安,宪宗元和十四年(819年桥简咐)客死于柳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