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有没有比较有特色的文化分享??
英国的Lads文化-。-
到现在都没有找到一个贴切的中文翻译,也鲜为人知。比高富帅粗鲁,比霸道总裁要穷,比丝要有能力有情怀。
专指18-28岁这个年龄段的英国男性,颜值至少要6分以上,中产阶级家庭背景,身材要好穿衣服精致(万变不离黑色破洞牛仔裤和紧身衬衫),能喝酒爱泡吧耍夜店会撩妹,爱去nandos,玩tinder,嗓门大爱在地铁上唱歌,放荡不羁笑点低。
坐等科普。
二、你是否认同「文化本应共享」这一观点?
您好,谢邀。
打个比方好懂。
家里蒸了一笼包子,妈妈需要付出什么呢?
面、肉、菜、水、刀、墩、灶、柴、火、面板、擀面杖……,这些是原料成本;外加体力和手艺,这是人工成本。
假如自家吃,也分给邻居吃。
这是我们能理解的分享,可是这种分享邻居要承受多大的情意呢?
可是如果这笼包子送到包子铺呢?
除了包子的成本,还需要店面租金、税钱、桌椅板凳等额外费用。
售卖包子,算盈利呢?还是算分享呢?
如果邻居说:吃几个包子小意思,不需要担负多少人情。因为大部分包子都让你们家人吃了啊,我只是顺道吃两个。
行不行呢?
这和认为包子铺老板赚钱了,我们是拿钱换的,不需要担人情。有区别吗?
妈妈送包子与老板卖包子的初心不同、目的不同,但结果相同。
妈妈的初心是是利己利人,目的就是分享;
老板的初心是利己(大部分商贩是这样想的),目的是盈利。
可是他们的结果是相同的,都达到了利人利己的结果。
分享是由想法和结果两部分组成的。不能因为没有分享的想法就否定分享的结果。
只要做到了利人利己,就是分享。
只是人的境界不同,分享的程度不同。
文化分享同理。
文化分善恶深浅。
分享文化的形式多种多样,分享者的境界也是各有不同。
我们需要清楚的是:分享的文化是善是恶,是深是浅。
追根究底,分享的内容对人有益还是有害。
因此,接受分享的人也同样要注意分清真假善恶。
要用正确的方式去读书,才能得到真正的益处。
信、解、行、证,是学习所有学问的正确方式。
坚信对自己有益的道理才是应该接受的;
了解书本所阐述的道理;
践行得到所述道理的方法;
验证所述道理的真假。
末学后进,才疏学浅,仅供参考。
三、什么是文化交流,文化交流有什么意义?
文化交流的过程,就是文化传播的过程。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知识、信息、观念、情感和信仰,以及与此相关的所有社会交往活动,都可视为文化传播。简单来说,文化交流是通过一定手段,方式传播文化。
意义:从经济方面: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通过文化活动可以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实现经济上的互利共赢;从政治方面:有利于促进国家间的相互理解,减少隔阂,增进共识构建和谐世界;从综合国力方面:有利于扩大中华文化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提高我国文化的综合国力;中华文化的对外传播与交流,对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贡献;外域文化不断传入中国,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四、在跟别人分享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或体验(自己的或他人的)的过程中(线上或线下),得到了哪些经验或教训?
谢邀。
这个问题问我:(600多个回答,比关注者还多
在知乎坚持回答儒学问题,其实对我有两个坚持下去的理由:
1、这个回答和关注的比例就说明了作为儒者需要坚持在知乎回答儒学问题的必要性
2、回答了这么多问题,但我一个儒学相关的都没有问过,这是因为自某一天读论语读到痛哭流涕之后,我已建立起了自己的儒学体系,所以儒学在我没有问题了。有问题是由于认识不足所导致的,但体系建立起来之后,所有认识到的都已经自怡了,所以我的问题就在于认识不到,或干脆点说就是视野狭隘。在这个时代,想找个人聊聊儒学,提升自己儒学的水平,实在是无语,所以我很感谢知乎,更感谢这个时代,可以让我们低成本的进行交流与问答。也正是通过回答这些问题,我关于儒学的思考才更深入
至于说到教训,被黑了这么多次以后,我现在养成了一个很不好的习惯:不看别人的回答更不参与对别人回答的讨论。泥人还有个土性子,再是以谦谦君子要求自己,也真的无法做到啊,所以干脆就眼不见心不烦了。
高兴的事也有,之前我对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学的未来是绝望的,但近来也有不少小朋友还是高中的小朋友对传统文化甚至是儒学感兴趣,确实很高兴。只是沟通方面还有问题,所以有段时间和几个这样的小朋友也有误会,对黑儒学的我不理会就是了,对这样的小朋友我是难过的,但好像确实有代沟,而且现在的小朋友的自尊心好像也确实太敏感了些。
无论如何,能有知乎这样一个可以宣传儒学的小阵地还是很高兴的。所以定了个小目标:回答到1000个儒学问题。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五、更好感受城市文化的方式是什么呢?
现在呢,人们越来越倾向于愿去外地旅行,来放松身心,寻找生命的意义,那么,你每到一个地方都会怎样去体会当地的风土人情啊?个人采取的方式都会很不一样,怎么去感受城市文化呢?那么我就推荐我经常去的几个地方
第一个呢,就是一定要去博物馆逛一逛,不管收藏的大多是和城市相关的,一些古墓里面有很浓厚的文化氛围,也许是从唐朝到现代的,艺术的种子在这里生根发芽,感受到当地的浓浓的文化氛围下,会让你对城市文化的了解更深的。
第二个可以去很多街边小巷转一转,去吃一吃路边摊,这是最富有人间烟火气的地方,这些也是全是最真实的地方,是当地原住民的歌最真实的写照,可以去吃一吃这个城市美食,在和当地人的闲聊中更加会到这个城市的文化
第三个呢,当然就是打卡一些旅游景点啦!当然,我一般都会,在手机上上提前做好攻略,并不是越有名的景点,越值得学有一些反而没有那么火爆的景点,你去了之后绝对不会后悔。
今天分享就到这里啦,你是怎么了解城市文化的呢?欢迎听听你的意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