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安全原理什么是安全文化,它有哪几个层次?
安全是从人身心需要的角度提出的,是针对人以及与人的身心直接或间接的相关事物而言。然而,安全不能被人直接感知,能被人直接感知的是危险、风险、事故、灾害、损失、伤害等。安全文化就是安全理念、安全意识以及在其指导下的各项行为的总称,主要包括安全观念、行为安全、系统安全、工艺安全等。安全文化主要适用于高技术含量、高风险操作型企业,在能源、电力、化工等行业内重要性尤为突出。所有的事故都是可以防止的,所有安全操作隐患是可以控制的。安全文化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这就需要将安全责任落实到企业全员的具体工作中,通过培育员工共同认可的安全价值观和安全行为规范,在企业内部营造自我约束、自主管理和团队管理的安全文化氛围,最终实现持续改善安全业绩、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目标。安全文化是在人类生存、繁衍和发展的历程中,在其从事生产、生活乃至实践的一切领域内,为保障人类身心安全(含健康)并使其能安全、舒适、高效地从事一切活动,预防、避免、控制和消除意外事故和灾害(自然的、人为的或天灾人祸的);为建立起安全、可靠、和谐、协调的环境和匹配运行的安全体系;为使人类变得更加安全、康乐、长寿,使世界变得友爱、和平、繁荣而创造的安全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安全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别,但从其产生和发展的历程来看,安全文化的深层次内涵,仍属于“安全教养”、“安全修养”或“安全素质”的范畴。也就是说,安全文化主要是通过“文之教化”的作用,将人培养成具有现代社会所要求的安全情感、安全价值观和安全行为表现的人。倡导安全文化的目的是在现有的技术和管理条件下,使人类生活、工作地更加安全和健康。而安全和健康的实现离不开人们对安全健康的珍惜与重视,并使自己的一举一动,符合安全健康的行为规范要求。人们通过生产、生活实践中的安全文化的教养和熏陶,不断提高自身的安全素质,预防事故发生、保障生活质量,这就是被一部分人认为的安全文化的本质。
二、什么是核安全文化?
安全文化指的是存在于单位和个人中的种种特性和态度的总和,这种概念超出一切之上,那就是核电厂的安全问题由于它的重要性必须保证得到应有的重视。这种实现意味着“内在的探索态度、谦虚谨慎、精益求精,以及鼓励核安全事务方面的个人责任心和自我完善。”它强调的既是态度问题,同时又是体制问题,既和单位有关,又和个人有关,同时还牵涉到处理所有核安全问题时所应该具有的正确理解能力和应该采取的正确行动。
就安全文化表现而言,它是由以下两个主要方面组成的,第一是体制,由单位的政策和管理者的活动所确定;第二是每个人的响应,这些人在上述体制中工作,并从中受益。但是,事情的成功取决于两方面的因素,即政策和管理方面以及每个人本身的承诺和能力。
三、什么是企业安全文化?它和科学发展观的关系?
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在实现企业宗旨、履行企业使命而进行的长期管理活动和生产实践过程中,积累形成的全员性的安全价值观或安全理念、员工职业行为中所体现的安全性特征、以及构成和影响社会、自然、企业环境、生产秩序的企业安全氛围等的总和。
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文化延伸和渗透到安全管理工作的一脉分支,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文化的必不可少的组成之一;创建企业安全文化是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必不可少的支护,同时开展好和建设好企业安全文化又不能离开企业文化理念和企业文化建设规划的统一指导,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成效也将从一个侧面充分反映企业文化创建的实效。
坚持倡导先进安全文化,增强安全发展的软实力
十七大报告提出“文化软实力”这一概念,“文化软实力”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有句名言:“国家富强在于经济,经济繁荣在于企业,企业兴旺在于管理,管理优劣在于文化”。企业文化是现代管理理论、管理思想、管理方式研究与实践的成果。安全发展的软实力需要安全文化。安全文化是安全科学发展之本,是实现安全生产的基础和灵魂。国网公司的安全文化为:理念是“相互关爱、共保平安”;基本要求是抓“三基”,用“三铁”反“三违”,杜绝“三高”现象,坚持“四全”,实现“三控”。建设先进的具有金电特色的安全文化要高起点,高标准,要以构建“以人为本、忠诚企业、奉献社会”的企业文化为目标,要以国网公司安全文化为指导,要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作为企业安全文化的灵魂,把“以人为本”作为安全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把“关注安全、关爱生命”、“落实责任、确保安全”作为企业安全文化的行为准则,通过安全文化建设,努力超越,追求卓越,实现建设“和谐金电”、“一强三优”企业的安全愿景。
四、如何做好企业安全文化
我个人认为,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可以从几个方面入手:
一、全员心态、安全文化的培养
1、安全思想教育:主要是针对全体员工,就安全认识长期进行思想、态度、责任、法制、价值观等方面的系统教育,从根本上提高其安全意识,树立“安全第一”的观念。
2、安全知识教育:通过一定的手段(讲座、黑板报、培训班等)对职工进行生产作业安全技术知识、专业安全技术知识等教育,加强其自我保护意识。
3、创造安全文化氛围:通过各种形式的安全活动,逐步形成企业安全文化的浓厚氛围,制造安全需求环境。
二、制度安全文化的教育
1、建立强有力的企业安全管理机制:一是切实执行“企业负责制”,各层次人员逐级落实责任,建立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安全管理网络;二是切实履行“社会监督”职责,奖惩严明、行之有效。
2、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所谓执法有依。有了完善的安全法规和制度以及安全规程,就可以规范员工的安全行为,起到约束作用。
3、有了健全的规章制度,并不是说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必须将死的制度变成活的思想。通过对员工的宣传、教育,使其能掌握并接受,最终形成员工的一种自主行为。
三、全员行为安全文化教育
理论要与实践相结合,一个人树立了正确的安全观念,掌握了一定的安全知识还不够,必须进行反复的技能训练,才能真正做到自我保护、安全作业。我们搞现场危险源、危害因素辨识就是一种手段。
四、物态安全本质化培训
整个安全强化过程要按照PDCA循环的方式来加以提高。事故危险的消除、制度的建设、现场的监督、可靠的安全设施、先进的技术、优良的作业环境缺一不可。
五、组织领导
主要是指安全文化建设的运筹部署,需要得到组织的协调,单位领导要参与管理,以便安全工作的顺利进行和有效实施。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必须统一布置,分步实施,建立长效机制。通过建立、完善企业文化,改变员工的思想、行为以及价值观,形成积极向上的团队氛围,在这样的前提下,再创建企业的安全文化,规范员工的安全行为,让安全管理工作逐步向自主管理、团队管理这样更高的目标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