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魏店的历史名人

魏店的历史名人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3752 更新时间:2024/1/24 18:04:26

一.进士

新编《秦安县志》记载,清代秦安县考中、武进士者共20人。其中魏家店就有4人,占全县的五分之一。因而魏家店便成为公认的“文脉之地”。

·刘永清(?),字海楼,魏家店镇上街道人。光绪九年(1883)癸未科进士,曾任知县、宁夏府教授等职。其余不详,人称”文老爷”。

·伏衍羲(1867—?),字乾一、天一,号砚村,魏家家窑人。光绪十八年壬辰科(1892)进士,历任刑部主事、四川省荣昌县知县、南部县知县。

·刘河清(?),魏家店镇鱼龙堡人。光绪十八年(1892)壬辰科武进士。历任御前侍卫、潼关都府护理潼关协台。其余不详,人称“武老爷”。

·魏垂象(1865—1931),字辰垣,号介石,魏家店镇北山巷人。光绪二十三年(1897)进士,授福建福清县知县,历署建阳、邵武等县。民国时曾任秦安县劝学所长、教育会长、城防局团总、甘肃省议会会员、参事会参事等职。

(二)举人、贡生等

·魏赤台(?),魏家店红土坡(今魏家坡)人。道光?年武举。

·刘中元(?),魏家店刘家四咀人。光绪?年武举。

·王友曾(1867—1932),字少尼,魏家店镇南岔人。光绪年(1897)丁酉科拔贡,初授礼部小京官,后升任礼部主事、陕西洋县知县等职。民国时曾任甘肃省参议会副会长。

·魏维翰(1861—1929),字子宗、伯宗,号神川,魏家店镇中街人。光绪二十七年(1901)辛丑庚子恩正并科举人。例授文林郎,吏部拣选知县。

·伏景毅(1888—1935),字志坚,魏家店镇王家窑人,伏衍羲长子,清末优贡。青年时加入同盟会并参加了辛亥革命,民国时历任隆德县、通渭县、华亭县县长,甘肃省正副主任秘书等职。擅书法,原“甘肃省政府”匾额为其所书。宋企Z(1897—1952),字幼平,魏店乡下柳家人。魏店小学创建者之一,曾任秦安县立初级中学训导主任(1944年)、秦安县教育科科长(1946年)。

伏景聪(1901—1963),字志达,魏店乡王家窑人。历任永登县电信局局长、甘肃省电信局报务科科长、甘肃省防空司令部防空通信传输处上校处长等职,1945年当选为国大代表。

丁玺(1904—1951),字绶青,原魏店镇鸡川保丁家店子人。民国十七年(1928)毕业于国立北平大学教育系。历任秦安县立初级中学教务主任、秦安县教育科科长、甘肃省教育厅督学、甘肃省防空司令部司令、陇西县县长、武都专员公署专员等职。

张廷栋(?),男,魏店乡团庄人。曾任国民军马步芳部骑兵一旅少将旅长

杨华(1910—1978),字秀峰,魏店乡张家苋恕T喂窬炒蟛烤柚魅危旱暾蛘虺さ戎啊

张长弓(1916—1966),男,魏店乡南村人。1949年前曾任秦安县政府秘书。桑茂林(1841—1906),魏家店镇下街道人生于道光二十一年(1841)二月二日,卒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八月十五日,清末甘肃省秦腔旦角泰斗。因饰旦角著名,人皆称“桑旦”而不知其名。看了桑老旦,三天吃不下饭”。(详见牛士颖著《陇上优伶志·桑旦》,原载《甘肃文化》2004年第二期)。

牛顺(1841—?),魏家店镇人(后代现住魏南村鱼龙堡),清末甘肃省著名秦腔旦角。与桑茂林同乡同龄,同师学艺,常同台演出,人多以桑、牛并称。初学艺时,因嗓音梢逊于桑,所以另劈蹊径,专攻武旦。在省内的武旦行当中,首屈一指,红极一时,人称“牛旦”。

民国晚期,秦腔艺术在魏店出现了空前的普及,一时艺人荟萃,名角辈出。其中影响较大的有:享誉陇东南的著名须生魏业(人称“掌鱼儿”,魏店镇人)、净角魏吉荣(人称“魏大净”,祖籍通渭,移居魏家店)、须生魏明华(人称“春生儿”,魏店镇魏家坡人)、须生兼净角魏国栋(绰号“三裸龙”,魏店镇人)、武须生魏叠玺(人称“叠娃儿”魏店镇人,),名武净魏杰(绰号“摆设儿”,魏店镇人)、丑角何秀山(俗称“何丑”,魏店镇问家湾人)等。民国二十四年(1935),邻村牛家坡(属通渭县)秦腔艺人牛具奎创办了半职业性剧团“德顺社”。当时魏店籍秦腔艺人多在该社搭班。1.刘景泉(1904—1977),字盈川,秦安魏店人。出生中医世家,自幼学习岐黄之术。在长期实践过程中,融百家之长,钩沉提炼,形成独特而有效的临床医术;其子刘东汉现为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教授,有着50年临床经验和扎实的中医理论基础。因其医术高超,被省政府评为我省著名中医(原载甘肃日报)。

2.刘东汉,刘景泉之子,甘肃省著名中医学老专家。供职于兰州大学一附院,魏店龙王庙内有其玻璃书匾一副。2008年刘景泉,刘东汉两父子《医案精选》出版。《医案精选》收录了刘氏父子在临床实践中疗效确切的验方千余篇,涉及内、外、妇、儿、男、五官、皮肤诸科各类常见病和疑难病症,并附带分析论证病案、脉症、方药、效验(来自兰州晨报,甘肃日报等)。2011年7月5日,卫生部副部长王国强一行在甘肃省副省长咸辉、卫生厅厅长刘维忠的陪同下接见了我院刘东汉教授。1.魏东斌,男,魏店北山巷道人,主要从事环境化学、环境毒理学和生态风险评价等方面的研究,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SCI论文20多篇。现为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2.武文,男,汉族,兰州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兰州大学中文系副系主任、兰州大学文学院副院长,1999年至2006年兼任兰州大学学位委员、西北民族大学客座教授、中国民俗学会理事、甘肃省民俗学会秘书长、甘肃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等社会职务。武文的许多研究成果具有较大的创造性和开拓性,填补了地域文化研究的空白。2006年退休。

3.刘永明:魏店鱼龙堡人,中国第一位敦煌学博士后(光明日报),现为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

4.魏。。,美国newyorkuniversity副教授,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王禄维,魏店王窑人。现任省司法厅党委书记、厅长、省监狱管理局第一政委。曾任秦安县公安局刑警队副队长,秦安县公安局副局长、局长,天水市公安局副局长,天水市公安局副局长兼政治部主任,金昌市公安局局长,省公安厅副厅长、党委委员。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安全原理 什么是安全文化,它有哪几个层次?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文史百科

    安全是从人身心需要的角度提出的,是针对人以及与人的身心直接或间接的相关事物而言。然而,安全不能被人直接感知,能被人直接感知的是危险、风险、事故、灾害、损失、伤害等。安全文化就是安全理念、安全意识以及在其指导下的各项行为的总称,主要包括安全观念、行为安全、系统安全、工艺安全等。安全文化主要适用于高技术

  • 家乡的故事150~200字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文史百科

    家乡的故事作文200字祖国在成长,可爱的家乡也在祖国的怀抱中成长着。我的家乡在一个美丽的小村庄,美就美在她的荷塘田坝、美就美在她的树林和沙滩,美就美在她的人民是那样热情与善良……听家乡的老人说,以前的房子都是用泥土砌成的,道路是弯曲不平的,人们穿的衣服是一种样式一种颜色;而现在一座座崭新的楼房像花朵

  • 关羽的知恩图报故事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文史百科

    关羽是一个义气深重的人,他受到了别人的敬重和恩惠,会以命相报,这一点是特别令人钦佩的。关羽对刘备的知恩图报,是基于刘备对他关怀备至,让他感受到知遇之恩基础之上的。关羽是一个杀人逃犯,整天过着东躲西藏,担惊受怕,惶惶不可终日的日子。刘备不嫌弃他出身卑微,不嫌弃他是杀人逃犯,仍然愿意与他结义为兄弟,给他

  • 手抄报我爱汉字内容怎么写400字?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文史百科

    我爱汉字,但不是因为那种毫无目的的爱,我爱汉字是因为有了汉字才有了孔子的论语、李白的诗句、李清照的词等一些文学巨献。当我看见了“飞翔”的飞字时,仿佛让我看见了一位身穿白色衣裙,面露慈祥笑容的天使手握仙女棒,在雪白的云层间自由自在的穿梭。我想到这里,好像听见了一首既快乐自在又悦耳的歌曲。“飞”一个极其

  • 我和书的故事50字?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文史百科

    我脑海里每一缕记忆的游丝都和我那心爱的书在一起,它牵着我的魂,绕着我的梦……儿时在山区里的我进学校念书了。老师常带着我与同伴们坐在校园的草地上,绘声绘色地讲着:美人鱼的善良,坏皇后的恶毒,唐老鸭的幽默等。从此,书像磁铁那样深深地吸引着我。童年时,我更渴望拥有天下所有的好书,好让自己在知识的海洋中快乐

  • 黄姓的广东人来源和历史?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文史百科

    说到黄姓这个姓氏,可以说很熟悉,在我家乡附近就有一个村子全部姓黄的。在读书的那几年,也遇到了很多黄姓的同学朋友,记得大学的宿舍里就有两个舍友是姓黄的。可见黄姓在我身边是十分常见的,的确,这个姓氏在中国发布很广,其中以广东为最,广东省黄姓约占全国汉族黄姓人口的19%,可见这个数量之多,现在黄姓在全世界

  • 急求作文<我的成长故事>三千字,大学作文?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文史百科

    在我的记忆里,成长是拔节的玉米秸,每经历过一件难忘的事情,我就长高了一节,又长大了一岁。翻开我的成长记录,看到六岁时学骑自行车时那小心翼翼的样子,我不由得笑出了声。六岁那年,看到邻居姐姐经常骑着自行车在院子里潇洒地转来转去,我非常羡慕,就央求爸爸也给我买了一辆。趁热打铁,开始练习学骑自行车。我这样的

  • 成语"手不释卷"的主要人物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文史百科

    只有一个:而立之年,拼音[érlìzhīnián]【解释】:人到三十岁可以自立的年龄。后为三十岁的代称。【出自】:战国孔子《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译文】: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学问,到三十岁,知书识理,能够做事合于礼,到四十岁,对自己的言行学说坚信不疑。

  • 手指斗和簸箕的顺口溜?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文史百科

    在我国民间流传着的手指纹斗和簸箕顺口溜是:“一斗穷,二斗富,三斗四斗销豆腐,五斗六斗开当铺,七斗八斗坐着走(当官),九斗十斗享清福。”一斗穷,二斗富,三斗销豆腐,四斗捉狗屙,五斗高官做,六斗磨刀枪,七斗杀爹娘,八斗八,敲菩萨,九斗九,做太守,十斗全,生个小囝中状元。

  • 三国演义大乔是哪个国家?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文史百科

    三国演义大乔是东汉末年的人,是小霸王孙策的老婆。在孙权称吴大帝的时候,先尊称孙坚为皇帝,然后是孙策只给了王,也没有封孙策大乔的封号,据估计公元224年时大乔可能已经死了。那样的话大乔不能算是吴国人。三国演义大乔死在公元221年前,大乔属于东汉末年的人物。大乔小乔,并称二乔,历史上没有真名的记载,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