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唐朝大将牛进达简介,牛进达为什么没封国公?

唐朝大将牛进达简介,牛进达为什么没封国公?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1707 更新时间:2023/12/29 14:25:47

生平事迹关于牛进达,新、旧《唐书》都没有给他列传,但从史书仍然可以找到一些关于他的记载,这些记载足以证明他是一个能征善战的将领。

牛进达最早出现于史书是在《旧唐书·秦叔宝列传》中,当时瓦岗军失败后,秦叔宝、程知节等许多将领因走投无路,降于王世充,王世充对二人待遇甚厚。但是二人皆不满王世充多诈,于是两人开始找机会离开王世充。武德二年(619年)闰二月十九枣笑日,王世充率部进犯唐朝谷州(治新安,今属河南),与唐军交战于九曲(今河南宜阳西北)。牛进达与程知节、秦叔宝、吴黑闼等都带兵上阵,率几十个亲信骑马向西跑了一百来步,然后下马向王世充行礼,说道:“荷公接待,极欲报恩。公性猜贰,傍多扇惑,非仆托身之所,今谨奉辞。”(《旧唐书·程知节列传》)随即投奔投奔唐军。王世充惧,不敢追逼。

牛进达降唐后,与程知节、秦叔宝一起留在了秦府,成为李世民的心腹将领。

贞观七年(633年)。牛进达出任邗江府(今江苏扬州)统军,当时嘉州(治龙游,今四川乐山)、陵州(治仁寿,今属四川)的僚民举兵反叛,牛进达率戍守在此的刊江府兵将其击败,平定了叛乱。

贞观八年(634年),吐蕃赞普(吐蕃君主的专用称号)松赞干布(即弃宗弄赞)听说突厥及吐谷浑均娶唐朝公主,也遣人随唐使冯德遐入唐,多带金宝,奉表求婚,唐太宗李世民未许。使者回报系吐谷浑王离间所致。赞普大怒,即发兵击败吐谷浑、党项、白兰诸羌。贞观十二年(638年)八月,吐蕃军号称20余万进屯唐松州(治嘉城,今四川松潘)西境,遣使进贡金帛,声称来迎娶公主。都督韩威匆忙率军出战,大败而归。羌族首领、唐阔州刺史别丛卧施、诺州刺史把利步利相继举州降蕃。二十七日,唐太宗即派吏部尚书侯君集为当弥道行军大总管。二十九日,又以右领军大将军执失思力为白兰道行军总管,牛进达(时为左武卫将军)为阔水道行军总管、右(一说左)领军将军刘兰为洮河道行军总管,率步骑兵5万人进击。九月初六,牛进达率前锋进抵松州城下,乘蕃军毫无防备,夜袭其营帐,斩杀千余人(一说千人)。赞普闻讯震惊,加之属下厌战情绪日高,大臣8人自杀,遂令撤军。遣使到长安谢罪,并再次请求通婚,太宗应允。十五年(641年)正月,唐以文成公主嫁松赞干布,赞普大喜,尽子婿之礼。

此战,牛进达显示了出色的军事才能,作战时能审时度势,夜袭蕃营,以攻其不备,终获胜利;而吐蕃军自恃兵力雄厚,防务松懈,致遭此败。此战的重要意义还在于,这是唐与吐蕃在近三百年战争中的第一次大规模交锋,唐军的获胜,使吐蕃从此不敢再犯唐边。再加上贞观十五年(641年),唐朝以文成公主入嫁松赞干布,唐蕃关系在此后30余年内十分融洽,牛进达可谓功不可没。

自贞观四年(630年)时,高昌(都高昌城,今新疆吐鲁番东南高昌旧址)王麴文泰早就曾亲自到长安觐见唐太宗,贡献方物。后麴文空散泰依附西突厥,阻遏西域各国通过其境向唐入贡,并发兵袭扰内附的伊吾(都今新疆哈密)、焉耆(都员渠,今新疆焉耆西南)等国。由于高昌位于唐王朝通往西域各国的交通要道,地理位置重要,故唐太宗决心除掉这个障碍。贞观十三年(639年),唐太宗征召麴文泰入朝,麴文泰称疾不至。十二月初四,唐太宗诏令侯君集为交河道行军大总管,左屯卫大将军薛万均为副总管,契何力为葱山道副大总管,牛进达(时为武卫将军)为行军总管,随上述诸将率步骑数万及突厥、契之众征讨高昌。麴文泰以为唐离高昌有7000里之遥,沙碛阔约2000里,地无水草,气候异常,唐朝不会以大兵相加。及唐军在熟悉当地地形的契何力引领下抵达碛口时,麴文泰忧惧而死,其子智盛即位。贞观十四年(640年)八月,唐军攻下田地城(今新疆鄯善西南鲁克沁),俘男女7000余人,随即直趋高昌城。麴智盛见大势已去,被迫于初八开门出城投降。此役,唐打通了去西斗岩氏域各国的通道,促进了和西方诸国的联系,同时也起到遏制西突厥的作用。《新唐书·高昌传》中记载了牛进达随军出征一事,虽在作战中没有详细的记载,但并不能因此抹杀他的功绩。

贞观十九年(645年),唐太宗亲率大军征讨高丽,牛进达也随军出征。六月二十日,唐军进至安市城(今辽宁海城东南营城子)下,纵兵攻城,高丽北部耨萨(相当于唐的都督)高延寿、高惠真率15万高丽、H兵前来救援。唐太宗设计将高丽援军诱至安市城东南8里处,依山为阵,长40里。命太子詹事、左卫率李绩率1.5万名步骑兵在西岭布阵,长孙无忌率牛进达等精兵1.1万做为奇兵从山北穿越峡谷冲击高丽军阵后,唐太宗亲率4000步骑兵偃旗息鼓登上北山,敕令诸军以鼓角为号,一齐出击。二十二日,高延寿等人见李绩布阵,便***部队,准备迎战。担任奇袭任务的长孙无忌、牛进达部率先与高丽军交战,唐太宗在高处见尘烟骤起,遂命擂鼓举旗,唐军各路兵马即鼓噪并进。高延寿惊慌失色,本欲分兵迎战,但高丽军阵形已被冲乱,士卒四散奔逃,被斩2万余人。高延寿率余众依山固守,唐军四面围攻,牛进达随长孙无忌将所有桥梁撤掉,以断其归路。高延寿走投无路,遂于二十三日率士卒3.68万人归降。高丽举国震惊。此后,由于已近深秋,辽东一带早寒,草枯水冻,军粮将尽,唐太宗于九月十八日下令班师还朝。

贞观二十年(646年)五月,高丽王高藏及莫离支盖苏文遣使前来谢罪,但仍未真心归顺,并继续侵扰新罗。十月十四日,唐太宗诏令不接受高丽的朝贡,准备再次征讨高丽。鉴于上次久攻安市城(今辽宁海城东南营城子)不下的教训,唐太宗接受朝臣们的建议,派偏师深入高丽境内,轮番骚扰其边疆,使其国人疲于奔命,耽误农时,数年之间高丽便会因粮荒而土崩瓦解。

贞观二十一年(647年)三月,唐太宗诏命牛进达为青丘道行军大总管,右武侯将军李海岸为副总管,率兵万余乘楼船从莱州(治掖县,今属山东)渡海进入高丽境内;同时以李绩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右武卫将军孙贰朗为副总管,领兵3000与营州都督府兵会合从新城道进入高丽。唐军水陆并进,骚扰高丽。五月,李绩率部渡过辽水(即辽河),击败高丽兵,焚其城郭后还师。七月,牛进达、李海岸率军渡海进入高丽境内,牛进达率唐军与高丽军作战,因指挥正确,在大小百余战中,战无不胜。十日,唐军攻克石城(今辽宁庄河西北),进至积利城(今辽宁复县)下,高丽兵万余出城迎战,牛进达派遣副总管李海岸将其击败,斩首2000余级。十二月,高丽王遣其子莫离支高任武入唐谢罪。开创了隋唐史上对高丽作战的一个典型成功战例。

此后,史书再没有关于牛进达的记载。据《唐会要》记载,牛进达最后官拜右武卫大将军、琅e郡公,牛进达死后,追赠左骁卫大将军、幽州都督,谥曰壮,并陪陵昭陵。

牛进达墓志1976年出土于陕西礼泉县昭陵陪葬墓群中,对其事迹有较详细记载,可查阅三秦出版社《昭陵碑志》第20页、第122页。

小说演绎《隋唐演义》、《说唐》、《兴唐传》中尤俊达的历史人物原型便是唐朝著名大将牛进达。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河南开封红色故事一百字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文史百科

    一九二九年冯玉祥在河南主政时所立孙中山铜像,身高1.96米,原在龙亭高台南面(台前),后移于此。辛亥革命烈士墓是座庄严肃穆的青石陵墓。墓为圆顶,青石条砌成八角形图案,建在面积为225平方米的台座上,墓前树碑一座,碑“辛亥革命十一烈士墓”。墓壁上,镶嵌着赞扬烈士的题词如记述烈士生平事迹的碑文,字里行间

  • 文化故事美文(文化故事美文摘抄大全)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文史百科

    英语作为美英两个国家的母语,英语几乎已经成为“外语”的代名词了,世界上恐怕没有那种东西比英语更加全球化了。当年波兰籍犹太人柴门霍夫博士推出世界语,由于不接地气,喧嚣了一时,如今已经归于了沉寂。英语的全球化通行无阻,给美国带来的价值则是无法估量的。对于英语作为外语的其他国家,学习英语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接

  • 历史文化故事(中国历史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文史百科

    《山海经》是中国一部记述古代志怪的古籍,现存于世的十八篇里,有两篇我们耳熟能详的故事和黄河相关。第一个故事,就是我们大家耳熟能详的“大禹治水”。《山海经》里说大禹是黄帝的后代。在三皇五帝时期,黄河发大洪水,禹的爸爸鲧受命于尧,专门负责治水。鲧从天帝那里偷来息壤,随着水位的升高而生长,水一直涨,“息壤

  • 中华文化故事(中华文化故事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文史百科

    有利于增强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话语权。全球从经济、文化等各方面联系日益密切。文化输出正是基于这样一种前提,潜移默化地受到它的影响。而此时中国也逐渐成为国际关注的焦点,讲好中国故事输出中国文化正是塑造中国正面形象,提升国际话语权的时刻。为此,我们要加强文化渗透,打破不同国家不同种族之间的交流障碍。Inr

  • 文化故事分享案例范文(文化故事分享案例范文大全)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文史百科

    例如:我的父亲叫XX,今年X岁,是XX的退休职工,我的母亲叫XX,今年XX岁,是供销合作社的下岗病退职工。原本应颐养天年安度晚年的时候,却双双患癌住进了医院!作为父母,总是不愿意自己的儿女被拖累,面对疯狂的病魔和沉重的医疗费用,妈妈几欲放弃不愿再治疗!作为儿女,又怎么忍心父母被折磨而放任不管,就算再

  • 文化故事分享案例分析(文化故事分享案例分析怎么写)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文史百科

    一个民族文化就是主线,它会延伸出很多东西,比如饮食就是一个方面,读懂了一个民族的文化,就会明白他们喜欢的饮食。雀巢作为一个和食品有关的企业它肯定要对文化作分析,就好比它永远在中国,也不能把咖啡卖过茶叶,这个就是文化,永远改变不了。小米的米粉文化其实就是利用这一个很多人对一种性价比的一种追求,而且利用

  • 文化故事分享案例怎么写(文化故事分享案例怎么写范文)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文史百科

    销售案例成功,销售地点,环境及人物介绍,销售过程展示及分析,销售案列启示,案例总结,未来销售方案设想。在澳大利亚布里斯班市有一家大公司,该公司的员工来自23个不同国家和地区,由于语言,风俗习惯,价值观等千差万别,此员工平时的沟通很不顺利。一、销售案例成果二、销售地点环境及人物介绍三、销售过程展示及分

  • 经典文化故事小故事大道理(经典文化故事小故事大道理摘抄)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文史百科

    没有比脚更长的路那是一支24人组成的探险队,到亚马逊河上游的原始森林去探险。由于热带雨林的特殊气候,许多人因身体严重不适应等原因,相继与探险队失去了联系。直到两个月以后,才彻底搞清了这支探险队的全部情况:在他们24人当中,有23人因疾病、迷路或饥饿等原因,在原始森林中不幸遇难;他们当中只有一个人创造

  • 中华文化故事有哪些(中华文化故事有哪些书)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文史百科

    中国传统文化有中国画、武术、书法、八卦、玉雕、皮影、彩陶、茶道、神话故事等。传统文化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除了艺术类文化之外,节日、民俗、语言、文字等也在传统文化范畴之内,它历史极为悠久,神农氏以前就已出现。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成果根本的创造力,是民族历史上道德传承、各种文化思想、精神观念形态的

  • 中华文化故事:抛砖引玉的典故(中华文化故事:抛砖引玉的典故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文史百科

    抛砖引玉的故事:【成语】:抛砖引玉【拼音】:pāozhuānyǐnyù【解释】:抛出砖去,引回玉来。比喻用自己不成熟的意见或作品引出别人更好的意见或好作品。【成语故事】:唐朝有个叫赵嘏的人,写得一手好诗,就连著名诗人杜牧也十分赞赏。当时有个叫常建的诗人,也很欣赏赵嘏的才能。一天,常建听说赵嘏要到灵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