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古代历史文化故事有哪些?(古代历史文化故事有哪些书)

古代历史文化故事有哪些?(古代历史文化故事有哪些书)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4098 更新时间:2023/12/21 2:06:26

我国古代历史文化遗产有哪些?

中国文化遗产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文物局为保护保存在中国境内的珍贵的历史文物、历史遗址、艺术形式而动的计划。包括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四川都江堰、陕西兵马俑、山东泰山、北京故宫等。

截止至2018年7月,中国已有53项世界文化、景观和自然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中世界文化遗产31项、世界文化景观遗产5项、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4项、世界自然遗产13项。

古代的故事有哪些故事最好听?

1、烽火戏诸侯:

在西周末年,昏庸的周幽王为博得王妃褒姒一笑,竟不惜在城中演出以烽火向诸侯求教的闹剧。结果,少数民族犬戎进攻西周,再起烽火时,诸侯无人来援,幽王被杀,西周结束。从此周天子的权威一落千丈,出现了春秋战国时期群雄并起,诸侯纷争的局面。

2、负荆请罪:

战国时,赵国有两位重臣廉颇与蔺相如,因蔺相如多次立功,赵王封他为相国,廉颇不服气,认为自己的武功盖过他的嘴。蔺相如为了国家,对廉颇多次避让,廉颇得知他的良苦用心后惭愧不已,便背着荆条,到蔺相如家门请罪,从此两人和好,成为同生共死的交情。

3、问鼎中原:

据说楚庄王在推行霸业的过程,曾率军在周王室所在的洛邑郊外耀武扬威,并遣使问九鼎的大小轻重。鼎象征王权,庄王问鼎,表明夺权之心。

4、退避三舍:

春秋时期,晋国内乱,晋献公的儿子重耳逃到楚国。楚成王收留并款待他,他许诺如晋楚发生战争晋军将退避三舍(一舍为三十里)。后来重耳在秦穆公的帮助下重回晋国执政。晋国支持宋国与楚国发生矛盾,两军在城濮相遇,重耳退避三舍,诱敌深入而大胜。

5、一鸣惊人:

相传楚庄王(另一说为齐威王)临政三年终日作乐,不理朝政。一臣下对庄王说:“听说国中有一只大鸟,三年不飞,三年不鸣,是怎么回事?”庄王说:“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然后整顿朝政,富国强兵,短短数年形成大治局面。

6、老马识途:

春秋时期,齐桓公应燕国请求,带兵打败了山戎国的侵犯;山戎国国王密卢逃到孤竹国请求救兵,管仲跟随齐桓公打败了孤竹国的援兵。在回国途中,因假向导引入迷谷,使齐军受困。管仲建议用一匹老马带路而化险为夷。

7、尊王攘夷:

齐桓公在成就霸业时,曾得到管仲辅佐。此人在齐桓公继位前曾侍从齐桓公的政敌,为与齐桓公争夺王位,曾射过齐桓公一箭。但齐桓公上台后,看重管仲的才于,不计这一箭之仇,而是拜其为相,实施改革,终于国富兵强。春秋时期,周天子的地位一落千丈,诸侯王不再听命于周王,一些强大的诸侯趁机发动兼并战争,强迫其他各国承认其霸主地位。管仲辅佐齐桓公打着“尊王攘夷”旗号,使齐国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8.、纸上谈兵:

战国时,战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饱读兵书,能健谈用兵之道,连父亲也难不倒他,自认为是天下无敌。赵奢认为他是纸上谈兵不知交通。后来赵奢死了,赵括顶替廉颇带兵,蔺相如等人极力反对,赵王坚持,赵括在长平之战中损兵40万。

9、三令五申:

孙武流寓于吴,吴王想试试孙武的军事才能,就将180名年轻宫女交给孙武操练。孙武将宫女分作两队,让吴王的宠姬当队长。孙武向宫女们交代了口令之后击鼓传令,宫女们一阵哄笑,队伍乱成一片。孙武再一次下达命令,宫女们只觉得好玩,根本不听命令。孙武说号令既然已经明白又不听令,这是头领之罪,下令将两名队长处死。吴王急忙叫人传令不能斩杀王妃,孙武仍然杀了两个王妃。然后,孙武重新操练宫女,这回没人敢不听号令了。

10、围魏救赵:

战国时,魏军围困赵国京城邯郸。赵国向齐国求救,齐威王命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出兵救赵。田忌原想直接引兵去救赵国的邯郸,孙膑主张引兵去围攻魏国的京城大梁,魏必回兵自救,这样,不但能解除赵国的围困,还能使魏军疲劳不堪。田忌采纳了孙膑的策略,引兵直奔大梁。魏军闻讯急忙撤回围攻邯郸的部队,星夜回军援救大梁。走到桂陵,齐军以逸待劳迎击魏军。魏军大败,几乎全军覆没。

11、胡服骑射:

战国时,赵国国君武灵王决心变革图强。武灵王见胡人(少数民族)身着窄袖短褂便服,骑着战马,边跑边射箭,行动迅疾,十分灵活,便决定向胡人学习,改革士兵服装,发展骑兵。不到一年功夫,赵国拥有一支强大的骑兵,经过南征北战,赵国成了当时有数的强国之一。

12、窃符救赵:

战国时,秦国派兵围攻赵国的都城邯郸。赵国向魏国求救,魏国派兵前去救赵。秦国听说魏国派兵救赵一事,派人去魏国威胁魏王,魏王屈服于秦国,下令让前去救赵的魏兵按兵不动。赵王向魏国公子信陵君写信求救。信陵君曾为魏王的宠妃如姬报了杀父之仇,信陵君请求如姬从魏王那里盗出了兵符,从而夺取了兵权,率领几万精兵,奔赴邯郸,打败了秦军,解了邯郸之围。

13、朝秦暮楚:

战国时代秦楚相争频繁,各诸侯国视利害所重,时而助秦,时而事楚。因而形成了一个形容在列强争夺势力范围的条件下,各集团和人们的态度动摇多变,反复无常的成语。

14、盗憎主人

出自《左传成公十五年》:春秋时,晋伯宗(晋大夫孙伯纠之子)为人正直,在朝常直言不讳,妻子常劝他说:“盗憎主人,民恶其上,好直言,必及于难。”后来伯宗果然因为结怨过多而被杀。“盗憎主人”是说盗贼憎恨被他盗窃、抢劫的主人,后来就比喻坏人怨恨正直的人,无道恨有道,恶恨善,丑恨美,坏人恨好人。

15、卧薪尝胆:

春秋末年,南方的吴、越也加入了争霸战争,吴王夫差大败越国,吴王夫差打败并俘虏了越王勾践。勾践给夫差喂了三年的马,受尽折磨,越王勾践受尽屈辱。回国后立志报仇复国雪耻,请范蠡帮助训练军队,任用有贤能的人,自己亲自参加劳动并坚持睡在柴草上,每次饭前均要尝一个苦胆,经过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后来终于灭掉吴国。

16、爱媵贱女

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昔日秦穆公嫁女儿怀赢给晋公子,准备了非常丰厚的嫁妆,光穿着有华丽衣裳的嫁女妾就有70人之多。新嫁到晋国时,晋国人看到陪嫁的女子都那么漂亮,于是都想找个陪嫁的女妾抢回家去,却认为秦国的国主还不如女妾漂亮,而轻贱秦国的国主。

这是则故事是韩非借齐国传墨子学说的田鸠之口回答楚王所提出的问题时讲的一则故事。所举的“秦伯嫁女”一例与“买椟还珠”一起说明一种办事的道理,即切勿怀文忘用,甚至以文害用。后世常以此比喻办事情舍本逐末,本末倒置。

17、白虹贯日

出自《战国策之魏策四》:聂政是战国时韩国轵人,因为杀人避仇,逃到齐国,以屠宰为生。韩卿严遂与韩相韩傀有隙,想要报仇,听说聂政侠义勇为,便送黄金百镒做为聂政母亲的寿礼,并说明欲请聂政刺杀仇人之意。聂政以母亲尚在需要人奉养为由没有答应。后来聂政的母亲死后,聂政独行仗剑刺杀韩傀,碰上了白虹贯日的现象,刺中了韩哀侯,他自己也自杀身死。白虹贯日是一种大气光学现象,就是现在所说的日晕。古人迷信,常把此做为是危害君王的天象异兆,也附会为精诚上感天道。

18、毕万昌大

出自《左传闵公元年》:春秋时,晋献公灭掉魏,把魏地赐给大臣毕万。管占卜的大夫卜偃说:“毕万之后必大。万,盈数也;魏,大名也(魏同巍,故云),现在把魏地赏给毕万,是天意要启发他的后代,使其昌大。”后来,毕万的后代果然建立了战国时的魏国。其实这些都是古人附会之说。后世就常以“毕万昌大”的典故指人后辈发扬,繁盛昌大。

19、抱冰握火

出自《吴越春秋勾践归国外传》:越王勾践为了灭吴复国,常常以艰苦的生活条件来磨砺自己的意志。他寒冬抱冰,炎夏握火,卧薪尝胆,夜以继日,内修军政,外结诸侯,经过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终于转弱为强,灭亡了吴国。后人以“抱冰握火”比喻刻苦自厉,也用指生活艰辛。

20、抱柱信

出自《庄子盗跖》,屋生与自己心爱的女子相约于河桥之下,女子一直到河水涨潮时都没有来,而尾生则宁愿抱梁柱而死都不愿失约。尾生忠于爱情,信守约誓,但头脑僵化,不知变故,故抱柱而死。后以此为坚守信约的典故,特别多用于男女间的爱情信誓方面。

21、表里山河

出自《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春秋时,晋楚决战之前,晋文公的谋臣,他也是晋文公的舅舅子犯劝文公参加决战,他认为即使仗打败了,凭太行山和黄河之险,也可固守无虞。原话为:“战也。战而捷,必得诸侯;若其不捷,表里山河(指晋国外黄河而内太行山,地理形势使国防极为稳固),必无害也。”后世常用“表里山河”说明地理国防之固。而元张养浩在《潼关怀古》中: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者,意踟蹰。中的“山河表里”即用此事,一方面说明潼关形势的险要;另一方面反衬诗人一路所见秦汉宫阙的破败,百姓处于战乱之际的无边苦难。

22、拜下风

出自《左传僖公十五年》:在秦晋韩原之战中,晋军大败,晋惠公被秦兵所俘获,晋大夫头发蓬乱下垂的拔帐随行。秦穆公劝说道,:“二三子何其担忧也!寡人准备请晋君去我秦国,岂敢太过分呢(这是表面上安慰晋国大夫等人的放话)?”晋大夫于是三拜稽首道:“君履后土而戴皇天,皇天后土实闻君之言,群臣敢在下风。”实际上晋大夫这番话,是与秦穆公约誓,希望他说了话要算数。“下风”的意思就是你的诺言不仅天地共鉴,我们在下这些做臣子的也都听见了,希望你不要食言。“拜下风”原是谦恭卑怯的举止,后逐渐又演化成“甘拜下风”的成语,用为甘居下列的自谦词。

23、背城借一

出自《左传成公二年》:公元前五八九年,晋、鲁、卫三国的联军击败齐军后,齐顷公派大臣宾媚人(即国佐,曾主持齐国之政)带上贿赂去见晋军主帅却克,当晋方提出屈辱齐国的苛刻条件(必以萧同叔子就是齐侯之母为人质,并且将齐国境内田间的垄亩变成东西走向,这样道路、水渠都将成为东西方向,以便晋军的行动)时,宾媚人本着维护齐国尊严,坚决地加以拒绝,并准备决一死战(原话中为背城借一)。鲁、卫两军主将,都劝告却克与齐停战求和,晋终于放弃了继续进攻的主张,签订了盟约,齐国得以转危为安。后来以“背城借一”表示誓与敌人决一死战。

古代战争英语故事有哪些?

TheThreeKingdoms

三国

BattleofRedCliffs

赤壁之战

In208,ZhouYuandLiuBeiledtheirforcestofightCaoCao.

208年,周瑜和刘备领导他们的军队抗击曹操。

CaoCaoledaforceof300000toattackWu.

曹操带领300000兵力攻击吴国。

ZhouYuledtheWuforces(30000)withLiuBei’sforces(20000).

周瑜带领吴国的30000人马和刘备的20000人马。

CaoCaohadpreviouslylinkedhisshipstogetherbecausehismenweremainlycomposedofNorthernerswhowerenotaccustomedtofightingonwater;theywerealsosickafteranepidemic.

曹操在开战前就将他的船只都拴在了一起因为他的军队中大多是北方人,不习惯于水上作战,而且将士们还感染了风寒。

Inthemeantime,HuangGaifakedhimselfaturncoat,seekinggivingtopsecretofWu’sarmytoCaoCao.

同时,黄盖装作吴国的叛徒,企图将吴军的顶级机密告诉曹操。

Atthenightofthebattle,HuangGaifabricatedhisescapefromtheSouthsideoftheYangtseRiverwhereWu’scampistotheNorthsidewhereWei’sbaseis.

作战之夜,黄盖假装从扬子江南边的吴军营地溜到了北边的魏军营地。

NeartheNorthernbank,HuangGaisethistailboatonfire.

他在北岸附近点燃了自己的长尾船。

TheCaoCao’sarmada,connectedtogether,wascaughtfiredinthebayandnearlytotallydestroyed.

曹操联接在一起的舰队在河湾上着了火,几乎全军覆没。

古代英雄的故事有哪些?

1,拿破仑.拿破仑波拿巴即拿破仑一世,出生于科西嘉岛,法国军事家与政治家,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第一执政(1799年-1804年),法兰西第一帝国及百日王朝的皇帝(1804年-1814年,1815年),曾经占领过西欧和中欧的广大领土,使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得到了更为广阔的传播,在位前期是法国人民的骄傲,直至今日一直受到法国人民的尊敬与热爱.1815年,在滑铁卢大战中被击败,拿破仑波拿巴被再次流放.这次他被远远地流放到大西洋一个孤岛上,5年后的1821年在岛上孤独地死去.

2,岳飞.岳飞出生于北宋相州汤阴(今河南汤阴县)的一户佃农家里.据传,母亲在他的背上刺了四个字“尽忠报国”,让他铭记国仇家恨.曾经拜周侗为师学习武艺.且喜欢看《左氏春秋》、《孙子兵法》.他亲眼目睹北宋灭亡前后的惨痛史实,和当时中原沦陷区的人民呼吸相通,有坚决抗击女真贵族民族压迫,收复故土,统一祖国的强烈愿望和要求.岳飞立志收复北方,可惜被高宗和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被害于临安风波亭.

3,荆轲.荆轲,喜好读书击剑,为人慷慨侠义.被燕国智勇深沉的“节侠”田光推荐给太子丹,拜为上卿.秦国灭赵后,兵锋直指燕国南界,太子丹决定派荆轲入秦行刺秦王.公元前227年,荆轲带燕督亢地图和樊於期首级,前往秦国刺杀秦王.临行前,许多人在易水边为荆轲送行,场面十分悲壮.“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是荆轲在告别时所吟唱的诗句.荆轲来到秦国后,秦王在咸阳宫隆重召见了他.荆轲在献燕督亢地图时,图穷匕首见,刺秦王不中,被杀.

4,文天祥.文天祥,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民族英雄,初名云孙,字天祥.选中贡士后,换以天祥为名,改字履善.宝四年(1256年)中状元后再改字宋瑞,后因住过文山,而号文山,又有号浮休道人.文天祥以忠烈名传后世,受俘期间,元世祖以高官厚禄劝降,文天祥宁死不屈,从容赴义,生平事迹被后世称许,与陆秀夫、张世杰被称为“宋末三杰”.

蕲春有哪些古代的故事?

[人文景观]“蕲春人物彬彬”,“英杰代兴”。宋代有参与纂辑《太平御览》、《太平广记》等巨型类书的文学巨擘吴淑;明代有伟大的中医药学家李时珍,著名战将康茂才;清代有著名文学家顾景星、陈诗,首创中国海运的陈銮;近代有辛亥革命先驱詹大悲、田桐,训古学家、“章黄学派”创始人黄侃,“一二九”运动组织者、华北抗日联军司令董毓华,著名诗人、文艺理论家胡风等。二十世纪以来,秉文衡、掌科苑、主讲坛者遍及五洲,人数多达800多人,故有“教授县”美誉。

古代禁毁书籍故事有哪些?

这个问题,首先,应该是秦始皇“焚书坑儒”,就是烧毁书籍,坑杀儒生。

其二是,应该是清朝的“文字狱”。就是从文学作品中摘取字句,罗列罪名,造成冤狱,压迫知识分子。以上仅供参考。

古代比赛的故事有哪些?

在我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体育活动由来已久,源远流长,在体育赛事中曾出现很多奇人逸事,趣闻掌故。

史上含金量最高的奖牌

早在23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齐国就为赛马设置重奖千两黄金。

战国时期齐国名将田忌,很喜欢赛马,经常与齐威王一起比赛,金牌得主为千两黄金,而且是AA制。他们在开赛前定好比赛规则,把双方参赛的马分成上,中,下三个等级,在比赛的时候,要上等马对上等马,中等马对中等马,下等马对下等马,共比三局。

古代诗人李白有哪些故事?

李白的故事

1:李客没有当过官,是个很有文化修养的大商人,对家里的子弟要求很严。李白是李客第12个儿子,从小聪慧过人,学习又十分刻苦,李客非常疼爱他,而且精心培养他。

李白5岁时,李客就指导他诵读汉代著名文学家司马相如的辞赋,并常对他说:“孩子,你要为我们李门争气,希望你将来也成为司马相如那样有成就的人。”李白把父亲的殷切期望铭记在心,立志做一个超过司马相如的文学家。

李白10岁那年,开始动笔学习辞赋,创作非常认真,字斟句酌,一丝不苟。他想到少年时在眉州象耳山读书,有一次逃学回来,经过一条小溪,见一位老大娘在溪旁磨铁杵(舂米的工具)李白问老大娘磨它做什么,老大娘回答说:“磨成针。”李白想,我学习辞赋,只要有这个精神,超过司马相如是不会有问题的。

李白按照这个意愿,勤学基础练。一天,他经过几次修改,把一篇辞赋写好了,便兴冲冲地送给父亲看。他自认为写得不错,一定会得到父亲的夸奖。不料,父亲读了以后,很不满意,对他说:“你这篇赋写得太差了,既无气势,又乏文采。不过你也不要灰心,应当继续努力。”

李白点了点头:“一定按照父亲的要求办。”回到书房,他把那份文稿投到火炉中烧了。然后重新构思,重新创作,连续拟作了三次,没有一次感到满意,只得都付之一炬,直到第四次,才写成比较满意的两篇,即《拟别赋》、《拟恨赋》。《拟别赋》后来散失了,《拟恨赋》还保留着,收在宋人宋敏求所编的《李太白集》中。

古代治军严格的故事有哪些?

从古到今,令行禁止纪律严明是带兵人的制胜法宝,历史上就有孙子练兵杀皇妃,田穰苴立表斩监军的故事。如果说这些都是偶发事件的话,那么,接下来提到的三个古代将军,是历史上有名的常胜将军,他们为何打仗所向无敌呢?主要在于治军严格纪律严明,在严明军纪上简直是六亲不认,治军之严让人肃然起敬。

古代智慧小孩的故事有哪些?

有曹冲称象,司马光砸缸

曹冲说:“把象放到大船上,在水面所达到的地方做上记号,再让船装载其它东西,称一下这些东西,那么比较下就能知道了。”曹操听了很高兴,马上对大象照这个办法做了。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古代历史文化故事20字(古代历史文化故事20字左右)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文史百科

    《山海经》是中国一部记述古代志怪的古籍,现存于世的十八篇里,有两篇我们耳熟能详的故事和黄河相关。第一个故事,就是我们大家耳熟能详的“大禹治水”。《山海经》里说大禹是黄帝的后代。在三皇五帝时期,黄河发大洪水,禹的爸爸鲧受命于尧,专门负责治水。鲧从天帝那里偷来息壤,随着水位的升高而生长,水一直涨,“息壤

  • 古代历史文化故事100字(古代历史文化故事100字左右)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文史百科

    《山海经》是中国一部记述古代志怪的古籍,现存于世的十八篇里,有两篇我们耳熟能详的故事和黄河相关。第一个故事,就是我们大家耳熟能详的“大禹治水”。《山海经》里说大禹是黄帝的后代。在三皇五帝时期,黄河发大洪水,禹的爸爸鲧受命于尧,专门负责治水。鲧从天帝那里偷来息壤,随着水位的升高而生长,水一直涨,“息壤

  • 古代历史文化故事大全(古代历史文化故事大全100篇)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文史百科

    1、炎黄子孙:大约四千七百多年前,轩辕(即黄帝)联合炎帝战胜九黎族蚩(chi)尤,蚩尤俘虏被称为“黎民”,之后黄帝打败炎帝族,成为中原地区的部落联盟首领。后人将黄帝誉为华夏族的祖先,因为黄帝和炎帝是近亲,又融合在一起,所以我们又称为“炎黄子孙”。2、禅让制:尧是黄帝以后比较著名部落联盟首领,尧去世后

  • 古代历史文化故事简短(古代历史文化故事简短50字)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文史百科

    1、唐伯虎潜心学画唐伯虎是明朝着名的画家和文学家,小的时候在画画方面显示了超人的才华。2、陈平忍辱苦读书陈平西汉名相,少时家贫,与哥哥相依为命,为了秉承父命,光耀门庭,不事生产,闭门读书,却为大嫂所不容,为了消弭兄嫂的矛盾.1、虎牢关三英战吕布,在老百姓当中最耳熟能详的事了。吕布本有希望称霸一方的。

  • 中国历史文化故事简写50字左右(中国历史文化故事简写50字左右怎么写)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文史百科

    1指鹿为马秦朝二世的时候,宰相赵高掌握了朝政大权。他因为害怕群臣中有人不服,就想了一个主意。有一天上朝时,他牵着一只梅花鹿对二世说:“陛下,这是我献的名马,它一天能走一千里,一夜能走八百里。”二世听了,大笑说:“承相啊,这明明是一只鹿,你却说是马,真是错得太离谱了!”赵高说:“这确实是一匹马,陛下怎

  • 中国历史文化故事简写50字内容(中国历史文化故事简写50字内容概括)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文史百科

    汉字不光神奇、有趣,还有着悠久的历史,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它们就像一个个顽皮活泼的孩子;就像一个个快乐的精灵;就像一幅幅跳跃的画;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中国汉字简短故事,供大家参考。中国汉字简短故事1在第五组课文中,我们小组讨论了有关“汉字”的知识。通过调查,我们知道了汉字是中国的独创文字,也具有悠久

  • 中国历史文化故事简写50字怎么写(中国历史文化故事简写50字怎么写的)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文史百科

    嫘祖是黄帝的正妃,她贤惠、善良,又是教民养蚕缫丝的创始人。传说黄帝战败蚩尤开庆功会时,有一位身披马皮的美丽姑娘前来献丝,这便是传说中的蚕神。原来,远古时候,有一家父女二人养了一匹马,因父远征数月未归,女儿思父心切,边给马添料边开玩笑说:“马儿呀,马儿,你若能找回父亲,我就嫁给你。”不料马闻听姑娘此言

  • 文化历史故事100字(文化历史故事100字左右)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文史百科

    《山海经》是中国一部记述古代志怪的古籍,现存于世的十八篇里,有两篇我们耳熟能详的故事和黄河相关。第一个故事,就是我们大家耳熟能详的“大禹治水”。《山海经》里说大禹是黄帝的后代。在三皇五帝时期,黄河发大洪水,禹的爸爸鲧受命于尧,专门负责治水。鲧从天帝那里偷来息壤,随着水位的升高而生长,水一直涨,“息壤

  • 中国历史文化故事300字兵马俑(中国历史文化故事300字兵马俑怎么写)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文史百科

    一、苏武牧羊北海上1、卫律知道苏武终究不可胁迫投降,报告了单于。单于越发想要使他投降,就把苏武囚禁起来,放在大地窖里面,不给他喝的吃的。天下雪,苏武卧着嚼雪,同毡毛一起吞下充饥,几天不死。匈奴以为神奇,就把苏武迁移到北海边没有人的地方,让他放牧公羊,说等到公羊生了小羊才得归汉。2、同时把他的部下及其

  • 中国历史文化故事300字左右(中国历史文化故事300字左右作文)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文史百科

    1指鹿为马秦朝二世的时候,宰相赵高掌握了朝政大权。他因为害怕群臣中有人不服,就想了一个主意。有一天上朝时,他牵着一只梅花鹿对二世说:“陛下,这是我献的名马,它一天能走一千里,一夜能走八百里。”二世听了,大笑说:“承相啊,这明明是一只鹿,你却说是马,真是错得太离谱了!”赵高说:“这确实是一匹马,陛下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