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赏赐有哪些历史故事文言文或者人物?
春秋,孙子献兵法十三篇给吴王,先以宫女作试验。
吴王任命两个爱妃为队长,谁知操练时,宫女们能都不听指挥,嬉笑一团。
孙子三令五申,无效。不顾吴王劝阻,斩杀两个王妃,重选队长,再次操练时众宫女皆服从指挥。从此,吴王重用孙子和伍子胥,在列强争霸中,吴国终于得以称霸。
战国,魏将吴起,跟最下等的士兵穿一样的衣服,吃一样的伙食,睡觉不铺垫褥,行军不乘车骑马,亲自背负捆扎好的粮食包和士兵们负重。有个士兵生了恶性毒疮,吴起替他吸吮脓液。吴起大破秦军立了军功,将自己的奖赏全部分封手下军士,身为主将率士卒冲锋最前,吴起担任魏军西河统帅后,赏罚有度,南征北战,为魏国夺取土地千里。期间共与各国军队大战七十六,大胜六十四次,其余平手,无一败绩。魏国成为当时最强盛的国家。
二、想问一下有什么app可以积累一些历史小故事(文言文中常会有历史背景)卑微学习人了?
推荐古诗文网。大部分常见史书都可以在上面看。
中学文言文爱考二十四史,比如史记,三国志,汉书,旧唐书,新唐书。故事性都挺强的。
有时也会有资治通鉴
三、在日本比较热的中国历史故事有哪些?和中文原版有何区别?
民间流传较广的,大致就是题主说的这些。不过日本文化受中国文化至深,很多中国历史故事,典故被吸收入日本文献传说之中,产生了不少出人意料,甚至令人啼笑皆非的版本,这里可以讲个故事:
《日本书纪》卷二十六,齐明天皇纪,在记载齐明女皇登基之后,写了一段莫名其妙的文字:“夏五月,庚午朔,空中有乘龙者.貌似唐人,著青油笠,而自葛城岭驰隐胆驹山.及至午时,从於住吉松岭之上,西向驰去.”
此段文字非常古怪,前后无呼应,简直毫无意义,难道日本古代出现了UFO?后世学者经过研究,大致推测,此景起源自中国也。
中国星相学有星象:“东方青龙解白虎之凶,当与白虎同度或对拱时,则诸凶不克应或减凶。流年青龙与昌曲同度,见天喜。”青龙星宿入西,大吉。齐明天皇时期遣唐使刚兴起不久,此时的日本拼命吸收中国文化,囫囵吞枣,对很多东西一知半解,错把星象图上的吉兆画像当做真实景象,书于书中。
图像大致类此,乘龙者应为青帝太昊,日本人错把华盖当做了“青油笠”。
此类误会在日本古书中不少。另外还有著名的《竹取姬》故事,与中国藏族民间故事《斑竹姑娘》在内容上基本一致,应该是日本本土化的中国故事。
四、求推荐记录中国古代军事历史,著名战役的文言著作?
谢邀。如果想看专门讲战役的,可以去找明代的《百战奇略》和胡林翼的《读史兵略》(它们是古代战役记录的摘抄汇编。),孙子兵法十一家注里也有不少,尤其是曹操注,颇多心得之言。
但就我个人来说,却不喜欢这些专门讲战役的著作,因为和西方的同类著作相比,我国古代的军事著作缺少对全局有条理的记载,充满了不切实际的花招诡计。我最爱读的还是《左传》,文笔简妙,其中的战役记载表现了运命的无常和人性的莫测,而非后世著作中那种自以为聪明、其实肤浅无聊甚至卑琐的所谓奇谋。
五、文言文对于中华文化的重要贡献有哪些?
五四之前,中华文化的所有典籍,几乎都是用文言写成的。你说有什么贡献。
问得这叫狗屁问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