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文化在汉唐两个时期都达到了顶峰,丝绸锦绣,以其华美的外形、精湛的技艺、高超的品质俘获了全人类的心,更是创造了泱泱中华文化三千年的辉煌。而谁又能想到,这样灿烂的文明竟是滥觞于小小虫叶之间呢?
丝路文化或风俗的故事
丝绸之路,并不是一条单一的道路,而是指中国与世界其它地区之间贯穿古今的海上和陆上通商以及文化交流的区域。中国的丝绸、瓷器、陶器、茶叶等大量珍贵产品和科学文化,除通过横贯大陆的陆上交通线路大量输往中亚、西亚和非洲、欧洲之外,也通过海上源源不断地销往东亚、大洋洲、美洲和世界各地。因此,学界习惯于将这些陆上与海上的交通路线区域称之为“丝绸之路”。海上的称“海上丝绸之路”,陆上的称“陆上丝绸之路。”而沿这些丝路所传播和衍生的文化则被称之为“丝路文化”。
有关丝绸之路的故事〈简单版〉
公元1368年,明朝建立,控制着河西走廊及哈密一带,中亚一带则被控制在自称为成吉思汗后裔的铁木尔帝国手中,铁木尔一生征战,建立了一个东起中国北部边境,南抵印度北部,西至小城邦国家,北至俄国南部的大帝国.铁木尔王朝热心于建设华丽的建筑,表现了对学识和艺术的深刻理解,首都撒马尔汗就是集东西方文化之大成之地.但是,铁木尔帝国在远征中国途中,随着铁木尔君主之死,快速走向衰退,丝路上的游牧民族也由盛至衰,丝路贸易也趋于丝绸之路中国古代经中亚通往南亚、西亚以及欧洲、北非的陆上贸易通道.因大量中国丝和丝织品多经此路西运,故称丝绸之路,简称丝路.丝绸之路这一名称是由德国地理学家F.P.W.von李希霍芬在1877年出版的《中国》一书中首先提出的.原指两汉时期中国与中亚河中地区以及印度之间,以丝绸贸易为主的交通路线.其后,德国历史学家A.赫尔曼把丝路延伸到地中海西岸和小亚细亚,确定了丝路的基本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