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老家(江西宜丰),聊天有以下几种说法。
1、话闲事。这是最常用的,男女老少都这么说。如阿俚候话闲事(我们在这里聊天)。
2、话事。有人说话简洁明了,干脆把闲也去掉了。比如开会了,领导提醒部下们:开会莫话事(开会不要聊天)。当然,话事更多的时候,表达的意思为说话。比如蛮会哇事(他很会说话)。
3、扯乱谈(扯x蛋)。这表明说话人不高兴了,或平时为人比较粗野。比如莫紧同嘎扯乱淡(不要总是跟他聊天)。
4、扯谈(扯蛋)。也有语言简约之人,把乱省了,只剩了扯谈二字。比如“俚候块扯谈(他们在这里聊天)。
5、扯闲谈。说这话者一般是有了一定年纪,且有一定文化涵养的人。如阿宁来扯一下叽闲谈(我们来聊一会儿天),现在的年轻人一般不这么说了。
6、打乱话。这就有点骂人的意思了,或者说话人不高兴了,或说话人自谑、自嘲。比如阿俚几个人候打乱话(我们几个人在这里聊天)。但打乱话,更多的时候是表达乱说、胡说之意。如莫到块打乱话(不要在这里胡说)。
我们老家坐标山东,聊天就叫“拉呱”,或者“拉闲呱”,在山东境内的普及率还是非常之高的,提起拉呱无人不知。
山东卫视有一档民生新闻节目就叫“拉呱”,在省内比较受欢迎,特别是那个叫小么哥的主持人,在山东境内人气很旺,特别是中老年妇女,尤其爱看“拉呱”节目。
虽然现在的普通话普及非常之广泛,已经从城市走到乡村,但在我们老家一带,仍然是“大土话”当道,老少爷们没事儿时就围坐在一起“拉呱”,而吹牛式的聊天则称为“拉大呱”,如果有人信口开河胡说八道,则会被斥为“朝说八拉”,“朝”也是山东的方言,形容一个人很傻时就称之为“朝八”。同时,“拉呱”一词还派生出许多特有的说法,比如把给别人介绍个对象说成是“拉呱个媳妇”,说别人说话难听是“呱难听”等等。
另外,在新疆当兵时,当地把聊天称为“扯闲篇”,我不知道这是不是新疆当地的方言,但从到部队开始,老兵们都一直这样叫,大家想聊天了就来一句“来来来,扯会闲篇儿”,或者说“篇儿一篇儿”,后来到陕西和甘肃,我发现也有一些人喜欢把聊天称为“扯闲篇儿”,不知道西北地区是不是也存在这种说法。
南浔四象那些民国富商的子孙现在在哪里?
你好,谢邀。南浔以“四象八牛七十二金狗”为首的富商,以四象之首的刘墉为例,崛起于清乾隆年间,距今已经二百多年。个人认为,历时十几代人的变迁,绝大多数已经败落流于各地民间。少数富庶的后人应流向港澳台,东南亚及欧美地区。具体的要查询南浔四大家族的族谱了。
湖州南浔
江浙雄镇-南浔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中国十大魅力名镇之一,有小莲庄、嘉业堂藏书楼以及张石铭旧宅等古建筑群。另有含山、石淙蚕花和南浔辑里湖丝、养蚕技艺等蚕桑习俗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此皆吾兄左将军之事,非某所宜预也."此乃什么故事
云长曰:“此皆吾兄左将军之事,非某所宜预也。”肃曰:“某闻昔日桃园结义,誓同生死。左将军即君侯也,何得推托乎?”云长不之答。周仓厉声而言曰:“天上地下,惟有德者居之,岂但是汝东吴之有耶!”云长变色,夺周仓所捧大刀,立于亭中曰:“此乃国家之事,汝何敢多言!”以目视之。仓会其意,先来岸口把红旗一招,关平船如箭发,奔过江东来。云长右手提刀,左手挽住鲁肃手,佯推醉曰:“公今请吾赴宴,非问是非。醉后不堪问答,恐伤故旧之情。他日令人请公到荆州赴会。”同到船中,鲁肃魂不附体,被云长将至江下。吕蒙、甘宁见对江又有船来,二将各引本部军,一齐要出。云长当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