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时,司马懿刚刚被官复原职,复职的原因就是诸葛亮大举进攻魏国边境,而魏国却无将领可以和诸葛相抗衡,朝廷在无奈之下,只得启用之前被免职的司马懿。虽然复职,司马懿心里也是清楚的,皇帝对自己还是不放心的,说不定什么时候又把自己给撤换了,而不撤换自己的最好形式就是蜀国的军事威胁仍然存在。之前,司马懿已经平定了孟达之乱,朝廷必定是又喜又忧,喜的是国家安定,忧的是司马懿精通韬略,且素怀大志曹操曾有言,司马懿鹰视狼顾,非池中之物也,得陇望蜀也是曹操对司马懿的评价,司马懿一到街亭,不怎么费力就打败了马谡,并把诸葛逼进一座空城,此时要生擒诸葛亮,实非难事。但偏偏司马懿跑了,司马懿老谋深算,一旦捉到诸葛亮,自己的政治命运也差不多就终结了,飞鸟尽,良弓藏,司马懿再也明白不过,不过,要撤退也要对手下有个交代,于是,司马懿说了一个谎:诸葛亮生平谨慎,不肯冒险,城中必有埋伏也。想起后来司马懿的装病,盖此人也深通欺瞒之道也。所以才能成功
诸葛孔明《空城计》是真的吗?
应该是小说杜撰的
在《魏略》里真实记载的故事,也在三国时代,它的可信程度,似乎比诸葛亮的要多些。曹丕的位的时候,大将文聘镇守在江夏一带地区。有一回,孙权以五万兵马,亲自包围文聘于石阳。石阳由文聘据守已久,孙权突然来攻,刚好在连绵大雨之后,防御工事受到破坏,还未修补;壮丁也在田间劳动,未及返回。文聘认为,出城应战固不可能,闭城死守也难拒敌。他苦思之下,呼得奇计,就吩咐城里人都躲起来,让城中死寂一片,他自己又躲在官衙里,不在露面。孙权仔细度量一番,觉得非常可疑,就对部将说:“此人是曹操信赖的将领,自然非比等闲之辈。如今知我来攻,却毫不防备,必然其中大有狡诈,否则便是外面埋伏奇兵了。还是撤退为好。”于是引兵走了。
关于诸葛亮是否摆过空城计
当朝人修当朝史,因避讳而难真;后代人修前人史,因伪遗而难实。故而“历史”多是历史之后的人撰写出来的。于是,就有了那么多不是历史的“历史”,它们不知欺骗了多少后人,更不知冤屈了多少前人。
孔明吓退司马懿是“关公战秦琼”的喜剧
“瑶琴三尺胜雄师,诸葛西城退敌时。十五万人回马处,士人指点到今疑。”这段出自《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马谡拒谏失街亭,武侯弹琴退仲达”中的诗句,被后人改编成京剧、晋剧、徽剧,冠以《空城计》的名字广为流传,成千上万的老百姓在欣赏之余,也不知不觉地进入了一个误区
罗贯中《三国演义》有这样一段话:“忽然十余次飞马报到,说司马懿引大军十五万,望西城蜂拥而来,时孔明身边别无大将,只有一班文官,所引五千军,已分一半先运粮草去了,只剩二千五百军在城中,众官听得这个消息,尽皆失色。
孔明登城望之,果然尘土冲天,魏兵分两路望西城县杀来,孔明传令,教:‘将旌旗尽皆藏匿大开四门,每一门上用二十军士扮作百姓,洒扫街道。如魏兵到时,不可擅动,吾自有计。’孔明乃披鹤氅,戴纶巾,引二小童携琴一张,于城上敌楼前凭栏而坐,焚香操琴。却说司马懿前军哨到城下,见了如此模样,皆不敢进,急报与司马懿。懿笑而不信,遂止住三军,自飞马远远望之,果见孔明坐于城楼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琴。左有一童子,手捧宝剑;右有一童子,手执尘尾。城门内外,有二十余百姓,低头洒扫,旁若无人。懿看毕大疑,便到中军,教后军作前军,前军作后军,望北山路而退。”
这段话就是所谓“空城计”之所本。历史上的诸葛亮是否真的在西城凭三尺瑶琴,空城退敌过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街亭之役,魏方主帅是张,而非司马懿,孔明根本无法以“空城计”吓退远在数千里之外的司马懿。
君若不信,有史为证。《三国志蜀诸葛亮传》:“(后主建兴)六年春,(亮)扬声由斜谷道取,使赵云、邓芝为疑军,据箕谷。魏大将军曹真举众拒之。亮身率诸军攻祁山,戎阵整齐,赏罚严而号令明,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叛魏应亮,关中响震。魏明帝西镇长安,命张拒亮。亮使马谡督诸军在前,与战于街亭,谡违亮节度,举动失宜,大为所破。亮拔西县千余家还于汉中。”
从这段权威性的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出:(1)街亭之战时,蜀军主帅是诸葛亮,魏军主帅则是张。(2)诸葛亮只是“拔西县千余家还于汉中”,并未搞过什么“空城计”。
也许有的读者要问:魏军主帅是张,那司马懿在哪里?
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七十一上言之甚详:“(就在街亭之战爆发的)太和二年春,正月,司马懿攻新城,旬有六日,拔之,斩孟达。申仪久在魏兴,擅承制刻印,多所假授,懿召而执之,归于洛阳。”
“空城计”的发明权属于赵子龙
诸葛亮既然没有摆过“空城计”,那么,历史上是否真的没有用“空城计”以退敌兵的人了呢?
空城计在历史上倒并非子虚乌有。
据《明史纪事本末》记载,元末明初,邓愈(初名友德,朱元璋手下大将)率军驻守徽州,苗军来攻,“城中守兵甚少。苗军奄至,邓愈乃激励将士,大开四门以待之,苗军疑不敢入”。
如果说上述所引诸人所使的“空城计”或与诸葛亮不同时的话,那么,我们倒也不妨举出一位与诸葛亮同时而又同国的人。
此人姓赵,名云,字子龙。
据《三国志蜀关张马黄赵传》注引《赵云别传》记载:“曹公争汉中地。运米北山下,数千万囊。黄忠以为可取。云兵随忠取米。忠过期不还,云将数十骑轻行出围,迎视忠等。值曹公扬兵大出,云为公前锋所击,方战,其大众至,势逼,遂前突其阵,且斗且却,公军散,已复合,云陷敌,还趣围,其将张著被创,云复驰马还迎著。公军追至围。此时,沔阳长张翼在云围内,翼欲闭门拒守,而云入营更大开门,偃旗息鼓。公军疑云有伏兵,引去。云擂鼓震天,惟以戎弩于后射公军,公军惊骇,自相蹂践坠汉水中,死者甚多。先主明旦自来,至云营围视昨战处,曰:‘子龙一身是胆也!’作乐饮宴至暝,军中号云为虎威将军。”
罗贯中创作《三国演义》时大概是觉得把“空城计”的发明权交给赵子龙这员武将有些不太过瘾,所以,就来了个“移花接木”,把它归到了诸葛亮的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