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属于北方平原地区,有历史的有名小吃还是有几样的:下面我来给大家介绍:如有老乡看到我没有想起来的有名小吃勿喷,你可以添加咱们的家乡吗,都是为了提高家乡知名度,各抒己见。
冀州区的铁锅焖饼.枣强县的鞋底烧饼.故城县的熏肉.衡水湖烤鸭蛋.枣强县流常豆腐脑.深州市的酥糖.还有小巨鹿的熏肠。欢迎全国各地的朋友来衡水投资游玩。笑迎八方客,诚交天下友。
衡水特色美食之深州过油炒饼
衡水市所辖十来个县市,因民风,民俗的差异,各个地方的餐饮美食也不尽相同,各个兄弟县市都有其特色美食,比如,饶阳豆腐脑,金丝杂面,武邑扣碗,武强酥鱼,枣强的鞋底儿烧饼,景州的粉达,冀州的焖饼......
我的家乡是深州,特色美食也很多,比如深州铜火锅,宓二烧饼,深州杂烩菜,深州过油肉带汁,肉带汁,老回民清炖牛肉,润家庄烫面饺,于科豆腐脑,前磨头的大饼卷肉,双井大集的白皮烧饼,菜市场附近的天津包子等等,其中在深州以外吃不到的,吃完还可以要一碗清汤的就要说说老深州过油炒饼了。
居住在深州的老人们都知道,过油炒饼是一道美食,会做的也就几个有几个饭店了。
临近中午了,肚子咕咕作叫,与其不能做过美食家,就做个吃货吧,寻找身边的美味,舌尖上的中国,在脑海里一闪而过。
电话响了,有老友约酒,去离家不远的饭店,要了两个小菜,一瓶酒,两个人,天南地北,五湖四海,古今中外,喝着喝着酒瓶底朝天了。
服务员有什么主食啊,大饼,饺子,面条,米饭,稀饭,焖饼,炒饼......
来半斤过油炒饼分两份,再来点蒜瓣,弄两碗清汤。
等待的时间总是漫长,剥好蒜瓣,炒饼姗姗到来,饼丝有筷子粗细,不沾不连,一根一根的,色泽金黄,蒜薹碧绿,鸡蛋白黄,豆芽绿白,淡淡油香,吃一口,劲道有力,有嚼劲,再吃一口,饼的香气,菜的香气,鸡蛋的香气充斥着味蕾,吃口蒜,吃口饼,那叫一个得【dei】。
这时清汤也端了上来,其实就是炒饼出锅后,在锅里放水烧开,加点油盐酱醋,飘点菜叶,上面有点油花。吃完炒饼,喝碗清汤溜缝,摸摸肚子,结结实实得饱了。
如果说老深州过油炒饼的魅力在于食材的美妙搭配和厨师的精湛技艺,那么只有吃过的人才会深深眷恋着它的味道。
不知道什么原因,这道美食只留在了深州这片古老的大地上!
梅花拳起源于邢台,为什么衡水武强梅花拳却很有名?
关于梅花拳的起始时间说法不一,有文字可考的是流传于平乡后马庄的手抄本梅花拳秘本《大文底》。该文记载梅花拳的开派祖师为邹宏义。邹宏义,字光大,清代直隶顺德府(今邢台市)人,明崇祯年间,集各派之长,创出了闪、展、腾、挪、跃、滚、翻、打别具一格的拳术。因其桩步宛如梅花开放,步行三法犹如梅花枝干相连,故名为梅花拳。后来他的儿子邹文聚定居邢台平乡,广收弟子,将梅花拳传遍冀鲁豫。
邢台威县李廷玉、李廷桂为梅花拳第十三代传人,他们将梅花拳传到了衡水武强。后来因为兄弟二人率众焚烧外国传教士的教堂,被清政府通缉,李廷玉逃到武强,靠给人打短工栖身,李廷桂被捕入狱。李廷玉在武强广收徒弟一百多人,传梅花拳十年之久,其中二十多个徒弟都很有名,各有所长,号称“京南二十大侠”,李廷玉出狱后,也来到武强进行教拳。在二十多个得意弟子的带动下,武强有二十八个村设了拳场。影响了周边好多乡镇。
1934年4月,山东省开擂比赛,号召天下武林高手登台比武,武强梅花拳派出参加打擂的有李万兴、尹桂芳等八人,最后李万兴夺魁,尹桂芳第二,每人获得宝剑一把,银樽一个。自此,梅花拳无论是在全国还是在武强,都变得声势浩大,练习的人越来越多。据说,如今在武强,梅花拳已经发展到了十七代,参加者上千人,并且已经成立了武强县梅花协会。武强梅花拳成了梅花拳的代表,衡水武强也因梅花拳在武林有一定名声。
因为是邢台的养老女婿进去武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