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而素有“避暑之都”、“森林之城”美誉的贵阳就是我美丽可爱的家乡中国古代以山北为阴,山南为阳。“贵阳”因城区位于境内贵山之南而得名。古代贵阳盛产竹子,以制作乐器“筑”为主,因“竹”与“筑”谐音,故贵阳简称“筑”。贵阳市位于祖国西南部的云贵高原上,这里风光秀美、气候宜人,是旅行游玩的好地方。贵阳在贵州省的中部,是贵州的省会城市。说到贵阳的特产美食,我这个小馋猫又要开始忍不住咽口水了,下面我就给各位介绍一下有着甜蜜气息名字,便宜又好吃的美食恋爱豆腐果了。恋爱豆腐果”是贵阳有名的风味小吃。它的主料是切成长方形小块的白豆腐。制作时将铁制烤床上抹油,下用糠壳作燃料,将豆腐块放在铁烤床上不停翻动,至皮色黄亮即可。吃时还另配内装有酱油、味精、香醋、胡辣椒、香油、葱花、姜末等佐料的小碟,趁热蘸着吃。其特点是外脆内嫩、咸辣爽滑,满口喷香,而且价廉物美、携带方便、节省时间,是风靡贵州的大众小吃。“恋爱豆腐果”是烤豆腐果的雅号。它之所以有这样一个雅号,是因为它的流行与抗日战争时期的一个浪漫故事有关。1939年,我国北部、东部、中部的大片国土已沦丧日本侵略军铁蹄之下,为进一步扩大侵略,日军还对西南大后方进行空袭。当时,贵阳也是他们袭击的重要目标。贵阳自被空袭后,警报频繁,有时一天几次。市郊东山、彭家桥一带是人们躲避空袭的藏身之地。彭家桥附近有一对年近半百的张华丰夫妇,在菜地里搭了数间茅屋,作为制造“烤豆腐果”场地,在这里做好的烤豆腐果拿到别处设摊和沿街叫卖。空袭开始后,这几间茅屋成了避空袭的场所,人来人往,十分热闹。张华丰夫妇因为空袭也不上街做买卖,他们发现躲警报的人往往腹中饥饿,又无法回家就餐,就将这几间作坊辟成店铺,向躲警报的人出售烤豆腐果。由于烤豆腐果速度快,吃起来简单,价格便宜,又能充饥,很快就打开了销路。一般人吃豆腐果往往是解馋或充饥,吃完了便走。唯有一些热恋中的青年男女,却买一盘豆腐果,蘸着辣椒水,细嚼慢咽,谈天说地,一坐就是半天。还有一些青年,也经常在此相聚,逐渐谈起恋爱来。他们似乎忘记了空中的威胁,把张家店铺当成谈情说爱的场所,显得更加浪漫,一时成了街谈巷议的佳话。久而久之,人们常说吃烤豆腐果为吃恋爱豆腐果,张氏夫妇干脆就把烤豆腐果改名为“恋爱豆腐果”。这一浪漫很快影响到全贵阳的青年人,他们纷纷前来品尝。抗战结束后,吃恋爱豆腐果的人仍有增无减,他们虽然没有过去那样浪漫。但却饱尝了美味的小吃。以至于在今天的贵阳,恋爱豆腐果仍是当地名小吃,不仅深受当地人喜爱,而且还得到过往的外地人的青睐。怎么样,想不到一块小小的烤豆腐,居然会有这么一段长期的故事,其实我的家乡还有很多的特色小吃,例如肠旺面、波波糖、牛肉干、布依蜡染、茶叶,酸汤鱼,牛肉粉等等,希望远方的朋友们多到贵州旅游,享受这爽爽的天气,爽爽的美食。
合作,共嬴,创新作文素材古今中外各1个
我很喜欢养些花花草草,于是小小的阳台便成了我的天地。那一盆桔子,被弃置于阳台的一个角落。没有书中描绘的角落那样阴暗惨淡,也没有藏污纳垢,干干净净的,只不过是一块被遗忘的地方罢了。那一树热闹喜庆的桔子在春节后纷纷落土,之后不受主人宠爱,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就是这个角落,原本一盆在此安家的枝繁叶茂的绿萝很受我的垂怜,角落也成阳台富有春意的一角。待绿萝枯萎后,这个角落也随之被桔子取代。两者都是打入冷宫,真是相宜。那盆桔子就在此安家了,一日一日,没有太大的变化。无非是冬去春来时抽出几枝嫩芽,或是开了几朵小花。我在给花浇水时,也不会缺它一份。看它似乎也挺享受的,躲在角落里,平平淡淡而不引人注目地活者。由于雨下得很大,花盆里的泥土被冲刷出来,在盆底形成薄薄的一层。又不知是风从哪儿带来了种子,一两株草儿长起来了。同时,角落的墙缝里也萌发出几棵无名的草儿。这样一来,倒像是形成一个大家庭,谁也不会想到,一个被遗忘的角落衍生出一片绿!小小的地方仿佛自成一个园子,生机盎然。我没有拔去这小小的杂草,也没有更多地关注它。只是如同一开始,刻意保持这个角落的平静,除了旱天里的一瓢水,便没有太多理会,就让它默默成长。其实我很羡慕这个角落和桔子,即使不被关注,还是坚持自己成长生活。以孤独骄傲的姿态,活在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