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知堂鉴古
说到宁波瓷器,一般人甚至陶瓷收藏爱好者都不太知道。越窑名气太大,所以现在人都不知道宁波还有瓷器了。
《宋会要辑稿》“青瓷库”条有“供御拣退”的具象描写:
青瓷库在建隆坊,掌受明、越、饶州、定州、青州白青瓷及漆器,以给用,以京朝官三班内侍二人监库。宋太宗淳化元年七月,诏青瓷库纳诸州青瓷,拣出缺璺数量,品级科罪。不及一,特与除;破二,免决勒陪却给破者;三,笞四十;四,笞五十;五原子,杖六十;六,杖七十;七已上,不计较多少杖八十。
北宋初年,明州窑第一,为宫廷五大名窑之首。那么明州和宁波是一回事吗?
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以县、鄞县、句章县设鄞州,治(mào)县(宁波市鄞州区鄞江镇)。武德八年(公元625年),废鄞州。
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将县分为慈溪、翁山(今舟山定海)、奉化、县四个县,设明州以统辖之。州治设在县(宁波市鄞州区鄞江镇)。
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为避国号讳,朱元璋取采纳鄞县读书人单仲友的建议,取“海定则波宁”之义,将明州改称宁波府。
那么宁波窑被发现了吗?答案是肯定的,她就是近年来赫赫有名的浙江慈溪上林湖越窑遗址。慈溪上林湖越窑遗址,位于慈溪市鸣鹤镇西栲栳山麓上林湖一带,为越窑青瓷主要产区之一。
慈溪(Cixi),因治南有溪,东汉董黯“母慈子孝”而得名,地处东海之滨,杭州湾南岸。东离宁波60公里,是宁波下属的县级市。
所以,看明白了吧?欢迎关注真知堂古美术,告诉你你不知道的陶瓷历史和鉴定技巧。
宁波的文化是什么?
1、以王阳明、黄宗羲为代表的浙东学术文化,以天一阁为代表的藏书文化,以建于北宋的江南第一楼保国寺为代表的建筑文化,以始建于汉晋的上林湖越窑遗址为代表的青瓷文化,是宁波独特的文化。
2、另外,还有以中国古代四大水利工程之一的他山堰为代表的水利文化以及以著名商帮“宁波帮”为代表的儒商文化,还有丰富的宗教文化、海防文化、海上丝绸之路文化等等,构成了内容极为丰富又极具个性的宁波地域文化。
扩展资料:
宁波的浙东文化:
1、宁波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特别是以王阳明、黄宗羲、朱舜水、万斯同、全祖望等学术大师为代表的明清浙东学术文化,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2、浙东学术文化及其所具有的原创性思维、经世致用、博纳兼容、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的品格,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代表性的思想成就之一,是学术大师留给后人的宝贵精神财富。
3、王阳明、黄宗羲、朱舜水、万斯同、全祖望等文化巨匠的思想成果,在明清时期曾对宁波的社会发展起过巨大促进作用,在近现代特别是当代对宁波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也发挥了难以估量的积极影响。
历史上有哪些残疾人的励志故事?
贺炳炎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他一生南征北战,历经枪林弹雨,先后11次负伤,身上留下16处伤疤,失去右臂,被称为“独臂将军”,是一位身残志更坚的典型代表。
贺炳炎(1913-1960),湖北松滋人,1929年入党并参加了红军,他是贺龙元帅部下的一名赫赫战将,1933年3月,在第四次反“围剿”作战中左臂连中两弹,臂骨被击碎。1935年12月,年仅22岁的贺炳炎出任红军六师师长,率部参加了长征,在贵州瓦屋塘遭到敌人两个师的阻击,他亲自率部向敌人冲击,右臂被汤姆子弹击中炸伤,血流如注,由于当时医疗条件限制,他的右臂被截去。
抗战中,他历任八路军120师716团团长、第120师独立第3支队司令员、358旅副旅长等职,敢打敢拚,先后参加了雁门关伏击战、百团大战等战役,开辟了大清河北抗日根据地。
解放战争中,他历任西北野战军第1纵队司令员、第1军军长,在彭德怀元帅的指挥下,率部参加了解放大西北的战斗,功勋卓著。
新中国成立后,他任成都军区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今天给大家讲一讲世界著名的作曲家贝多芬。他的一生是反映人类和命运进行搏斗,最终战胜命运,这也是他自己人生的写照。
贝多芬是世界著名的作曲家,音乐家也是命运最糟的一个。童年贝多芬是在泪水浸泡中长大的,家庭贫困,父母失和,造成贝多芬,性格上严肃,孤僻,倔强和独立,在他内心中蕴藏着强烈而深沉的感情,他从12岁开始作曲,14岁参加乐团演出并领取工资贴补家用,到了17岁,母亲病逝,家中只剩下两个弟弟,一个妹妹和已经堕落的父亲,不久贝多芬得了伤寒和天花。几乎丧命,贝多芬简直成了苦难的象征,他的不幸是一个孩子难以承受的,尽管如此,贝多芬还是挺过来了,他对音乐酷爱到离不开的程度,在他的作品中有着他生活的影子,既充满高尚的思想,又流露出对人间美好事物的追求向往,对美丽的大自然,他有抒发不尽的情怀,说贝多芬命运不好,不光指他童年悲惨,实际上他最大的不幸莫过于二十八岁那年的耳聋。
贝多芬孤独地过着聋人的生活,全部精力都用于和耳聋疾病作战。先是耳朵日夜作响,继而听觉日益衰弱,他去野外散步,再也听不见农夫的笛声了,贝多芬活在世上能理解他的人太少了,而唯一能给他安慰的只有音乐。
贝多芬在作曲时常把一根细木棍咬在嘴里,借以感受钢琴的震动,他用自己无法听到的声音,倾诉着自己对大自然的挚爱,对真理的追求,对未来的憧憬。
贝多芬著名的《命运交响曲》就是在完全失去听觉的状态中创作的,是贝多芬最杰出的一部作品。正像贝多芬所说,命运就是这样敲门的,他坚信音乐可以使人类的精神爆发出火花,顽强的战斗,通过斗争去争取胜利,这种思想贯穿着贝多芬的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