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民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比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庙会、传统节日庆典等。它的最大特点是不脱离一个民族特有的生活生产方式,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活”态呈现。它依托于人而存在,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并以口授身传得以延续,是祖先留下的宝贵的精神财富。
2009年,历时四年的茂名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基本完成。资料显示:茂名市共收集非物质文化遗产线索562条,有价值的项目涵盖文化部所列的所有16个门类,共238项。其中民间文学132个,传统音乐7个,传统舞蹈14个,传统戏剧6个,曲艺4个,民间杂技16个,民间美术19个,民间技艺22个,生产商贸习俗8个,消费习俗6个,人生礼俗4个,岁时节令7个,民间习俗6个,民间知识1个,传统体育、游艺与竞技7个,传统医药1个。
茂名的民间传说、神话、故事、歌谣等数量最多,内容最丰富,也深深地影响着茂名人不同历史时期的生活方式、生活内容和思想行为。如:在茂名地区广为流传的为维护祖国统一的“高凉圣母”冼夫人;以治病救人、拯救生命为已任的“粤西道教之父”潘茂名;以幽默诙谐、智斗贪官的“岭南才子”陈鉴等等,都是茂名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是激发和凝结茂名人情感的重要纽带。
茂名传统音乐有山歌、渔歌、民歌及器乐。高州山歌起源较早,源于南朝,清朝乾隆年间广东第一部诗歌集《东山樵唱》已有记载,至今仍传唱不衰。茂名的鼓乐以高州冼太庙铜鼓音乐和八音锣鼓为代表,弦乐以化州十八学士为代表。这些传统音乐今天仍非常活跃,农村的喜庆节日,都少不了它的身影,并成为民众交流情感的重要手段。
无论是婉转动听的山歌、渔歌,还是质朴粗犷的木偶戏;无论是活灵活现的民间故事,还是精湛高超的传统技艺飘色……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都与茂名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生活血脉相连,是茂名人智慧与文明的结晶。
崂山道士王生的故事续写400字
《崂山道士》续写王七的妻子笑话他没本事,一事无成.王七于是又准备重返崂山拜师学艺了.崂山老道士似乎知道他会回来,一句责备的话也没说,只是让王七开始练功,就这样王七彻底沉下心来,跟着师父潜心修道,朝夕晨阳,再也不敢偷懒了.又过了三个月,王七的穿墙术终于学有所成,于是又收拾行囊准备拜别师父,临行前师父再次叮嘱他不可用法术做坏事,要乐于助人.王七记住师父的话,下山了.回到家中马上向妻子炫耀他的本领,他的妻子和他来到后院,只见王七默念几句就朝一堵墙冲去,只见王七的头就在墙的那边了,他的妻子很惊喜,夸奖他学到了好本领.这下全村的人都知道王七会法术,人人羡慕.王七和他的妻子乐得嘴都合不拢了.王七一下子成了家喻户晓的名人,就连走在街上腰板都挺得特直.一天他利用穿墙术帮助老奶奶取家中遗落的东西,老奶奶非常高兴,夸他是个热心人;过了不久,他就走了一个被一帮匪徒关押起来的小孩,那个孩子的父母也向王七道谢.这下村子里的人都说王七是大英雄,王七夫妇渐渐变得骄傲起来了.王七夫妇这么受村民拥护越来越自大而不满现状了,两口子琢磨想用穿墙术整些不义之财来买房置地.他们想法愈加膨胀起来,在准备一些盘缠后,随便编个看望远房亲戚的谎言后就匆匆离开了村子.他们到了一个大县城,计划晚上从这县城中最富的人家下手实行偷盗.晚上王七信心十足,很顺利的就用穿墙术进入了富人家,可当他拿到偷来的钱财准备回家时咒语却突然失去了作用,怎么也穿不过去,不但撞得满头大包,还被人发现押到衙门之后,法力从此就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