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在古代,为什么总是刺配沧州?

在古代,为什么总是刺配沧州?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498 更新时间:2024/3/2 9:01:56

“刺配沧州”是中国北宋的一种刑罚。它适用于惩戒犯罪情节比较严重但又够不上死刑的人犯。“刺配沧州”是指在犯人面部刺画标记,然后押送至人烟稀少、土地荒凉的沧州充军,罪行较重者将劳役终身!

沧州位于河北省东南部,东临渤海,北靠天津,与山东半岛及辽东半岛隔海相望。宋代时期的沧州是在海河流域的下游,地理位置较为重要,是宋、辽两国作战的军事前沿,不但驻扎军队,而且还有很多重要军需物资存放在这里。这里人烟稀少、土地荒凉,洪涝灾害时而发生,经常被国家作为犯人流放发配的场所。

下面跟朋友们介绍一下犯人为何要刺配沧州?

那么“刺配”是什么意思呢:北宋时期处罚犯人较为盛行的方式就是刺配,也很残酷。它是对犯了国法的人一种惩戒形式,“刺”就是刺青,是在犯人的面额处刺上文字,借以证明和羞辱这个人曾犯过罪。而“配”就是发配的意思,是指把犯人充军押送至指定的地方服劳役。

“刺配”包括刺面、杖刑和流配三种处罚形式,是仅次于死刑的一种刑罚。考据《宋代刑法考》:宋人承五代为刺配之法,既仗其背,又配其人,且刺其面。是一人之身、一事之犯而兼受三刑者。

“刺配”按其罪责大、小不同而处罚也不一样,分为刺配本州、邻州、500里、1000里、2000里、3000里……的不同刑罚等级。刺青面积也分为“大刺”和“小刺”,凡重罪者刺面较大。而罪行不同刺青形状也不一样,如:凡犯盗罪者刺环于耳后;处徒刑、流刑者刺方形;处杖刑者则刺圆形。所刺内容中还要包括刺配地点,如:“选配XX州(府)牢城”。

“刺配”在一定程度能够起到震慑犯罪的作用,有效减少当前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对百姓的安居乐业和社会稳定提供了一定的法律保护。

在《水浒传》中,有7名梁山好汉被判刺配:豹子头林冲、美髯公朱仝就是被判刺配沧州;青面兽杨志被刺配大名府;及时雨宋江被刺配到江州;玉麒麟卢俊义和铁面孔目裴宣刺配沙门岛;行者武松刺配孟州。

朋友们,这回大家都知道了“为什么总是刺配沧州”了吧?欢迎一起交流探讨!

不请自来。只是看了小编的题目,觉得有些真相要告诉大家。

北宋时的沧州,并非苦寒之地,跟贫瘠更不沾边儿。如果林教头发配沧州,只是作者的臆想罢了。

首先,林冲杀人的地方,是山神庙,而沧州地处冀中平原东部,地势低平,起伏不大,海拔最高17米,最低2米,一望无际的大平原,也不知这山神庙从何谈起。

宋代沧州沿海盐业生产处于鼎盛时期,仅盐山境内拥有12大盐场,每场官盐年产达五千六百包,每包净重578斤,盐场共占地面积1628顷33亩。北宋时期沧州就有“万家青烟皆煮盐”之说。

《盐山县志》有结语:“盐之为政,始于秦汉,盛于元前,衰于明,仅存于清。”

古代官府盐铁专营,凡是产盐的地方,都非常富庶。北宋文坛领袖苏轼在盐山登上津楼游览,留下“寻君何处典春衫,杏花烟雨胜江南”的诗句。

林教头发配沧州,只是小说家言,作为消遣而已,当不得真的。

为什么总是刺配沧州?

除了历史上被施耐奄为编故事提及过,就是今天各种媒体为自身需要所进行的各种炒作了,究竟为什么,做为沧州的人们也莫明其妙,题主想弄明白?别说头条,就再加上百度也不行,还是找找施耐奄们去打听打听吧。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茂名地区的文化遗产,体现的民族精神。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文史百科

    茂名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民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比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庙会、传统节日庆典等。它的最大特点是不脱离一个民族特有的生活生产方式,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活”态呈现。它依托于人而存在

  • 南充县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多少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文史百科

    10月28日,笔者从营山县政府办获悉,日前,该县非物质文化遗产评审委员会评审通过了《营山县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由县政府予以了公布。此次共公布了营山县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41项,有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技艺四大类,民间文学包括《魁星点斗》营山神话,《灵羊入蜀》、《苏道士降龙》太蓬

  • 去沧州旅游的话,都有哪些特产名吃?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文史百科

    那真是太多了,好吃的不得了,作为沧州人的我必须得回答一下,看看大家有没有同感:1、羊肠汤这真的是小编杨角风的最爱,每次回老家必吃的早餐,配上香喷喷的五香烧饼,最美味也不过如此!地点的选择也非常重要,要选老汤煮的,里面放羊头等熬制而成,配上佐料,天下美味不过如此,在南方很少能看到卖羊肠汤的!2、火锅鸡

  • 32级织锦长衫后是几多级什么装备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文史百科

    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国发〔2006〕1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国务院批准文化部确定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518项),现予公布。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拥有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遗产的重

  • 崂山道士的简要故事100字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文史百科

    《崂山道士》写的是一个年轻慕道的人,在崂山碰到了一个仙人,他凡人眼拙,看不出来仙人试探他,他吃不了苦。即使是仙人以法术暗示他,他依然不是成材的料,最终仙人教授的一招穿墙术,他回家去稍微一卖弄,就不灵验了,以失败告终。[1]文章亮点颇多,尤其是仙人在会客时表演的法术,尤其美轮美奂。故事寓意深刻,告诉人

  • 请写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文史百科

    1、花木兰传说(虞城县)2、梁山伯与祝英台传说(汝南县)3、盘古神话(泌阳县、桐柏县)4、白蛇闹许仙传说(鹤壁市淇滨区)5、董永与七仙女传说(武陟县、汝南县、西平县、遂平县)6、柳毅的传说(卫辉市)7、崔莺莺和张生的故事(辉县市)8、邵原创世神话群(济源市邵原镇)9、汉族叙事长诗《郭丁香》(固始县)

  • 海南有哪些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文史百科

    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很多,这里给你介绍第一、二、三批国家级项目第一批:1、传统戏剧有临高县的人偶戏2、传统技艺有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的黎族钻木取火技艺3、传统技艺有昌江黎族自治县的黎族原始制陶技艺4、传统技艺有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的黎族树皮布制作技艺5、传统舞蹈有三亚市的黎族打柴舞6、传统技艺黎族传统纺

  • 崔文瑞遇仙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文史百科

    ○天缘记其名曰摆花张四姐思凡。出於鼓词。荒唐幻妄。然铺设人物兵马旗帜戈甲战击刺之状。洞心目。可喜可愕。亦有足观者。段成式诺皋记云。天翁姓张名坚。字刺渴。渔阳人。然则谓天女姓张。固非无因也。大略云。张女四姐。玉皇之女。王母所生。【王母若指西王母。则不在天宫。此盖因玉皇而称王母耳。】姊妹共七人。居斗牛宫

  • 古代笛子的故事小篇幅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文史百科

    李谟是开元年间唐教坊首席笛手。李谟有一次在瓜洲吹笛。当时江上舟船很多,人声喧闹。当李谟吹出第一声笛音,喧闹的人声立即停下来。待到吹奏数节后,静谧的江面上似有微风飒飒拂来。稍顷,满江的舟子、贾客,都发出欷之声,哀、叹、悲、怨溢于言表。当时人们都说李谟吹笛,天下第一。有一次他与几位客人,在明月高悬的夜晚

  • 火里生莲世所稀 铁船过海遇风时.可怜天下苍生眼,不识公侯未过知.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文史百科

    显济宫保生大帝大道神咒灵签第卅四首、火你是求升迁吗这诗和原版有些出入。第卅四首、火、【卦○○○○●●】火里生莲世所稀,铁船渡海莫嫌迟;世间反常何难定,千山万水亦迟疑。【批注】火里生莲世所稀:在此世间,绝稀之事常见,如火里生莲花,是不可能的事。铁船渡海莫嫌迟:铁船渡海,就算遇到风浪,也能安然渡过,不要